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45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过程控制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
背景技术
套筒调节阀由气动多弹簧薄膜执行机构和套筒阀组成,是一种压力平衡调节阀,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以多弹簧薄膜结构为执行器驱动阀门,采用平衡式阀塞结构,以套筒为导向,可以减小不平衡力;流体通道呈S流线型,总体结构紧凑,重量轻,阀塞的稳定性好,不易产生震动,噪音低,对温度敏感性小,允许使用的压差较大,套筒阀的互换性和通用性较强,因此广泛用于要求动态稳定性好、噪声低、空化气蚀小、高低温及高压差的工况场合。套筒调节阀正常工作时,外部输入信号转化为空气压力,压力进入气动薄膜执行机构的气室中产生推力,通过阀杆推动阀芯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介质节流。如图1所示,阀芯2包括一体成形的上部23与下部24,上部23的外径较大,下部24的外径较小,套筒I内壁上部设有凹槽,套筒调节阀完全闭合时,阀芯2的上部23与套筒I内壁上的凹槽接触配合,上部23与套筒I内壁被第一个密封面切断;阀芯I的下部24与阀座3接触配合,下部24与阀座3被第两个密封面切断。套筒调节阀的介质采用高进低出的方法,阀芯介质从套筒调节阀右边的进口 51流入套筒I的节流窗口 11,再从套筒调节阀左边的出口 52流出。套筒I的节流窗口 11呈圆孔形均布于套筒I下部侧壁上,由于套筒调节阀多应用于工况场合,因此流入调节阀内部的介质颗粒大多较为粗大,介质质地大多较为粘稠,在套筒阀进行节流时,介质从套筒的节流窗口 11向套筒I内部流入时,容易聚集在套筒I内,由于套筒调节阀直接由套筒I导向,且套筒I采用柱塞式结构,因此套筒I与阀芯3之间的间隙较小,若阀门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作业,随着残留在套筒内的聚集物慢慢地风干变硬,很容易将阀芯2与套筒I卡死,从而影响套筒调节阀的正常作业且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该结构可在阀门作业时及时清除聚集在套筒内阀芯上部的杂质等残留物,防止发生阀门卡死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阀门的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所述套筒调节阀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阀芯,所述套筒下方设有与所述阀芯相对的阀座,所述阀芯可在所述套筒内上下移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节流窗口,所述套筒为一圆筒体,所述圆筒体的内径上下一致,所述节流窗口为多个,呈高低交错状均布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所述阀芯包括上半部、与上半部固定连接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位于下半部上方,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为外径相同的圆柱体。优选地,所述节流窗口为4到8个长条形窗口。进一步地,上半部材料为不锈钢,所述下半部材料为碳化钨。[0007]优选地,所述上半部的外壁上设有自清洗槽。进一步地,所述上半部与所述下半部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套筒调节阀还包括阀杆、阀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阀盖,所述套筒、阀芯、阀座均位于阀体内部,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阀座上,所述阀杆上端部与一执行机构相连,所述阀杆下端部穿过所述阀盖后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为多弹簧气动薄膜结构。该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解决了套筒调节阀在工作过程中,阀芯与阀盖间容易被聚集在套筒内的残留物卡死的问题,保证了阀门正常、顺畅的运行作业。

图1显示为现有套筒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套筒调节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图3中的阀芯2的放大视图。图5显示为图4的A向视图(阀芯2的上半部21)。图中标号说明I套筒11节 流窗口2阀芯21上半部22下半部23上部24下部25自清洗槽3阀座4阀杆5阀体51进口52出口6阀盖7执行机构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套筒调节阀包括套筒1,套筒I内设有阀芯2,套筒I下方设有与阀芯2相对的阀座3,阀芯2可在套筒I内上下移动,套筒I的侧壁上设有节流窗口 11,套筒I为一圆筒体,圆筒体的内径上下一致,节流窗口 11为多个,呈高低交错状均布在套筒I的侧壁上,阀芯2包括上半部21、与上半部21固定连接的下半部22,上半部21位于下半部22方,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为外径相同的圆柱体。节流窗口 11为4到8个长条形窗口,上半部21材料为不锈钢,下半部22材料为碳化钨,上半部21的外壁上设有自清洗槽25,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通过螺栓连接,套筒调节阀还包括阀杆4、阀体5、与阀体5固定连接的阀盖6,套筒1、阀芯2、阀座3均位于阀体5内部,套筒I固定在阀座3上,阀杆4上端部与一执行机构7相连,阀杆4下端部穿过阀盖6后与阀芯2固定连接,执行机构7为多弹簧气动薄膜结构。节流窗口 11的面积大小需根据所需介质流量的大小计算得出,节流窗口 11 一高一低交错均布在套筒I的侧壁上,阀芯2的上半部21可选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而下半部22可选用碳化钨材料制成,碳化钨材料耐冲刷、耐腐蚀,但质地较为脆硬,因此阀芯2的金属块21与之配合使用可增加阀芯2的韧性,并且当阀门关闭、下半部22落在阀座3上时,因阀座3为质地较硬的金属材料,故碳化钨材料制成的下半部22与金属材料制成的阀座3接触时可减少阀芯2的磨损,增强阀芯2的使用寿命。套筒1、阀座3、阀杆4、阀体5、垫圈等阀内件仍采用标准套筒调节阀的零件,以提高系列产品间零件的通用化程度。套筒调节阀的执行机构7采用多弹簧气动薄膜结构,执行机构7位于套筒调节阀阀体5的上方,阀杆4的上端部与执行机构7相连接,阀杆4的下端部与阀芯2相连接,执行机构7与阀体5间通过支架8固定。当套筒调节阀正常工作时,外部输入信号转变为空气压力带动阀杆4以及阀芯3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当阀芯2运动至最高点时,阀门完全打开,介质高进低出,由套筒调节阀阀体5右侧的进口 51进入,再由套筒调节阀套筒I的节流窗口 11进入套筒I内部,随后由套筒调节阀阀体5左侧的出口 52流出;当阀芯2运动至最低点时,即阀芯2下半部22落在阀座3上,此时阀芯2与阀座3间用密封面切断。此时套筒调节阀被完全关闭,从而完成了介质节流。如图4所示,阀芯2上半部的侧壁上设有自清洗槽25(凹进上半部外壁的凹槽),并且,阀芯2与现有套筒调节阀阀芯相比高度较小。由于套筒调节阀的工作环境多为工况环境,例如煤炭行业,介质的颗粒大多较为粗大,且介质质地粘稠,在套筒调节阀工作过程中,介质很容易聚集残留在阀芯2上部。当套筒调节阀阀芯2进行并且上下往复运动时,由于阀芯2的高度较小,而节流窗口 11程长条形,相对应的可运动的行程距离也较现有套筒调节阀阀芯的行程距离长,因此阀芯2的往复运动更易将残留在套筒I内侧的介质残留物刮下,刮下的残留物随着不断流入套筒I内的介质一同从节流窗口 11中流出。此外将套筒I侧壁上开多个长条形的节流窗口 11,可分流介质,加快介质流通速度,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套筒调节阀进口 51与出口 52间的压差,从而减小气蚀对阀门造成的损害。此外,自清洗槽25也减小了阀芯2与套筒I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阀门被卡死的几率,使阀门更有效、更安全地工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解决了套筒调节阀在日常工作中阀盖6与阀芯2被聚集在套筒I内阀芯2上部的残留物卡死,且残留在阀芯2上部的残留物过多容易减小套筒调节阀阀芯2的工作行程的问题,将套筒I与阀芯2进行改进,在套筒调节阀内加装自清洗结构,使套筒调节阀在正常工作中将聚集在套筒内易造成阀芯2与阀盖6卡死的残留物自行清除干净,防止阀门卡死情况的发生,且套筒1、阀座3、阀杆4、阀体5等阀内件均采用标准套筒调节阀阀内件,系列产品间的通用性化程度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所述套筒调节阀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I)内设有阀芯(2),所述套筒(I)下方设有与所述阀芯(2)相对的阀座(3),所述阀芯(2)可在所述套筒(I)内上下移动,所述套筒(I)的侧壁上设有节流窗口( 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I)为一圆筒体,所述圆筒体的内径上下一致,所述节流窗口( 11)为多个,呈高低交错状均布在所述套筒(I)的侧壁上,所述阀芯(2)包括上半部(21)、与所述上半部(21)固定连接的下半部(22),所述上半部(21)位于下半部(22)上方,所述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为外径相同的圆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窗口(11)为4到8个长条形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21)材料为不锈钢,所述下半部(22)材料为碳化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21)的外壁上设有自清洗槽(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21)与所述下半部(22)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调节阀还包括阀杆(4)、阀体(5)、与所述阀体(5)固定连接的阀盖(6),所述套筒(I)、阀芯(2)、阀座(3)均位于阀体(5)内部,所述套筒(I)固定在所述阀座(3)上,所述阀杆(4)上端部与一执行机构(7)相连,所述阀杆(4)下端部穿过所述阀盖(6)后与所述阀芯(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7)为多弹簧气动薄膜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所述套筒调节阀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阀芯,所述套筒下方设有与所述阀芯相对的阀座,所述阀芯可在所述套筒内上下移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节流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一圆筒体,所述圆筒体的内径上下一致,所述节流窗口为多个,呈高低交错状均布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所述阀芯包括上半部、与上半部固定连接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位于下半部上方,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为外径相同的圆柱体。该套筒调节阀的自清洗结构解决了套筒调节阀在工作过程中,套筒内的阀芯与阀盖间容易被聚集在套筒内的残留物卡死的问题,保证阀门正常行程,顺畅、安全的运行作业。
文档编号F16K3/24GK202901341SQ2012204771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吴勇 申请人:上海大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