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扁防松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9864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扁防松螺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特别是涉及一种压扁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和螺栓是现代机械结构中应用最广泛的紧固件之一。普通螺母和螺栓的连接在剧烈震动下易出现松动,甚至自行脱落,造成设备的故障和危及人员安全的事故。压扁螺母是一种用模具对普通螺母的非支承侧弧面进行挤压而获得的螺母。由于靠近非支承面的螺纹被挤压而产生形变,需预加扭矩才可拧动螺母,因此,即使在振动条件下,压扁螺母发生松动,也不易脱落,具有一定的防脱能力。虽然压扁螺母可以通过产生形变的几牙内螺纹提供较好的防脱能力,但在一些要求高的场合,其防松能力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压扁防松螺母的内螺纹也是三角形螺纹,三角形螺纹虽然在静载荷和工作度变化不大时不会自动松脱,但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螺母仍有可能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优良的防松能力及防脱能力的压扁防松螺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扁防松螺母包括内螺纹、压槽、支承面以及非支承面,其中所述压槽形成于所述非支承面上,所述支承面与所述非支承面分别位于所述压扁防松螺母的相对两侧;每牙所述内螺纹具有引导牙侧、跟随牙侧以及在所述引导牙侧和所述跟随牙侧之间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引导牙侧的连接处和所述斜面与所述跟随牙侧的连接处相比,更远离所述内螺纹的轴线;所述斜面与所述内螺纹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15度,小于或等于45度;靠近所述非支承面的多牙所述内螺纹的形状在径向和轴向上具有微量变形。较佳地,所述斜面与所述内螺纹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较佳地,所述压槽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围绕所述内螺纹的轴线均匀分布。较佳地,所述压槽为三个。较佳地,所述压槽为三角形。本实用新型的压扁防松螺母的内螺纹由于采用了施必牢螺纹,螺栓在受力时,夕卜螺纹的牙顶会抵靠在内螺纹的斜面上,产生很大的锁紧力,有效地防止螺母从螺栓上松脱,从而实现了螺纹副的良好的防松能力。进一步地,在与螺栓进行配合时,可通过靠近非支承面的内螺纹的螺距和形状提供预置扭矩,从而提供较佳的防脱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压扁防松螺母兼具优异的防松能力及防脱能力。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压扁防松螺母。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压扁防松螺母100具有内螺纹110、压槽120、支承面130及非支承面140,支承面130与非支承面140分别位于压扁防松螺母100的相对两侧,支承面130用于抵住需要紧固的机械零件的表面。压槽120形成于压扁防松螺母100的非支承面140。如图2所示,每牙内螺纹110具有引导牙侧111、跟随牙侧112以及在引导牙侧111和跟随牙侧112之间延伸的斜面113,且斜面113与引导牙侧111的连接处和斜面113与跟随牙侧112的连接处相比,更远离内螺纹的轴线。斜面113与内螺纹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可以为15度 45度。在本实施例中,β优选为30度。在本实施例中,非支承面140上围绕内螺纹110的轴线均匀分布了三个压槽120,且压槽120大致为三角形。靠近非支承面140的几牙内螺纹的形状在径向和轴向上具有微
量变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压槽的形状并不限于三角形,其数量也并不限于三个,只要是在挤压非支承面进而改变靠近非支承面的内螺纹的形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槽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由于压扁防松螺母100靠近非支承面140的几牙内螺纹在径向和轴向上具有微量变形,当其与螺栓旋合时,螺栓的标准螺距的外螺纹会挤压变形的内螺纹,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起到防松作用。压扁防松螺母100在与螺栓未产生预紧力时,需要使用一定的扭矩才能进行旋合,此扭矩即为预置扭矩,可以使得压扁防松螺母100具有较好的防脱效果。另一方面,螺栓的外螺纹的另一部分牙顶抵靠在压扁防松螺母100的内螺纹110的斜面113上,产生很大的锁紧力。由于内螺纹110的牙形的改变,使得在内螺纹及外螺纹接触点所产生的法向力与螺栓的轴线成大于或等于45度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60度角,而不是像三角形螺纹那样的30度角。显然,牙形改变后,螺纹上的法向压力增大,因此,所产生的防松摩擦力也就必然大大增加了。因此,有效地防止了压扁防松螺母100从螺栓上松脱,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防松效果。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压扁防松螺母能够通过螺纹副与螺栓紧密地旋合连接,不易松开,而当意外原因造成螺母有稍许松动后,螺栓和螺母也不会彼此脱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压扁防松螺母兼具优异的防松能力及防脱能力。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压扁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螺纹、压槽、支承面以及非支承面,其中所述压槽形成于所述非支承面上,所述支承面与所述非支承面分别位于所述压扁防松螺母的相对两侧;每牙所述内螺纹具有引导牙侧、跟随牙侧以及在所述引导牙侧和所述跟随牙侧之间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引导牙侧的连接处和所述斜面与所述跟随牙侧的连接处相t匕,更远离所述内螺纹的轴线;所述斜面与所述内螺纹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15度,小于或等于45度;靠近所述非支承面的多牙所述内螺纹的形状在径向和轴向上具有微量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扁防松螺母,其中所述斜面与所述内螺纹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扁防松螺母,其中所述压槽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围绕所述内螺纹的轴线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扁防松螺母,其中所述压槽为三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扁防松螺母,其中所述压槽为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扁防松螺母,包括内螺纹、压槽、支承面以及非支承面,其中所述压槽形成于所述非支承面上,所述支承面与所述非支承面分别位于所述压扁防松螺母的相对两侧;每牙所述内螺纹具有引导牙侧、跟随牙侧以及在所述引导牙侧和所述跟随牙侧之间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引导牙侧的连接处和所述斜面与所述跟随牙侧的连接处相比,更远离所述内螺纹的轴线;所述斜面与所述内螺纹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15度,小于或等于45度;靠近所述非支承面的多牙所述内螺纹的形状在径向和轴向上具有微量变形。本实用新型的压扁防松螺母兼具优异的防松能力及防脱能力。
文档编号F16B39/30GK203067480SQ2012205207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顾茂众, 彭树庆, 张芬 申请人:上海底特精密紧固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