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电机注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561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电机注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电机附属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电机注油结构。
背景技术
矿用电机因受安装空间限制,要求其结构紧凑,导致尺寸紧张,常规的注油结构是设置在轴承外盖外侧部,通过外部的注油管分别与轴承外盖上的注油口和油杯连接,此种结构易对电机的运行造成干涉,由于矿用电机的结构特性所限,常规的注油结构不能满足其要求,这就使得一些矿用电机在实际的使用中,取消了注油结构,由此给轴承的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一旦电机轴承出现润滑不良,则会造成因轴承破损或烧毁而导致停机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受空间和结构限制,保证轴承安全运行的矿用电机注油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包括电机端盖、轴承端盖、轴承外盖、轴承内盖和轴承,其中,在电机端盖上设有纵向注油孔,轴承外盖上设有横向注油孔,该横向注油孔穿过轴承端盖与轴承内盖上设置的注油槽相连通,注油槽与轴承的贮油腔相连通,纵向注油孔与横向注油孔之间通过注油软管相连,纵向注油孔的注油端口处装有油杯。所述横向注油孔与注油软管相连的一端装有注油口接头。所述注油软管为石棉软管,包塑软管或不锈钢软管之一。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矿用电机注油结构,可使电机轴承始终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而且注油十分方便,具有不受空间限制,保证轴承安全运行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为矿用电机注油结构,包括电机端盖5、轴承端盖7、轴承外盖3、轴承内盖8和轴承10,其中,在电机端盖5上设有纵向注油孔4,轴承外盖3上设有横向注油孔6,该横向注油孔6穿过轴承端盖7与轴承内盖8上设置的注油槽9相连通,注油槽9与轴承10的贮油腔11相连通,纵向注油孔4与横向注油孔6之间通过注油软管I相连,纵向注油孔4的注油端口处装有油杯2。所述横向注油孔6与注油软管I相连的一端装有注油口接头12。所述油杯2为MlOX I油杯,注油口接头12为MlOX I端式接头。所述注油软管I可采用石棉软管,包塑软管或不锈钢软管之一。该注油软管I具有良好的弯曲特性,可以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轴承注油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电机注油结构,该结构包括电机端盖、轴承端盖、轴承外盖、轴承内盖和轴承,其特征在于:在电机端盖上设有纵向注油孔,轴承外盖上设有横向注油孔,该横向注油孔穿过轴承端盖与轴承内盖上设置的注油槽相连通,注油槽与轴承的贮油腔相连通,纵向注油孔与横向注油孔之间通过注油软管相连,纵向注油孔的注油端口处装有油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电机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注油孔与注油软管相连的一端装有注油口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电机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软管为石棉软管,包塑软管或不锈钢软管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电机注油结构,该结构包括电机端盖、轴承端盖、轴承外盖、轴承内盖和轴承,其中,电机端盖内部设有纵向注油孔,轴承外盖内部设有横向注油孔,横向注油孔穿过端盖与轴承内盖上设置的注油槽相连通,注油槽与轴承的贮油腔相连通,纵向注油孔与横向注油孔之间通过注油软管相连,纵向注油孔的注油端口处装有油杯。该注油结构可使电机轴承始终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而且注油十分方便,具有不受空间限制,保证轴承安全运行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C33/66GK202971590SQ20122064347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梦林, 王正阳, 尚勇, 李晓阳, 郑金沛 申请人: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