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环以及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581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环以及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环以及设置该套环的拉索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中,拉索是一种连接结构件的钢索,其是用于传递拉力的结构,例如小吨位履带起重机用于变幅的拉索,辅助安装的拉索等,在实际工作中其受力可从几顿到几十吨不等。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拉索的实施方案(或称:实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一、如图1所示,钢丝绳两头压制接头3与接叉8。通过压制、浇铸等工艺将接头3、接叉8固结成型在钢丝绳2两端,保证接头3、接叉8能够顺序连接。方案二、如 图2所示,钢丝绳吊索6外加连接板7。钢丝绳吊索6是钢丝绳2在两端用铝合金或铁合金套管4通过机械压制成环眼再在两端装上重型套环5制成,重型套环5是一种有槽沟的薄金属环,用来保护钢丝绳吊索6末端的套圈。该方案与方案一相比工艺稳定,成品率高。在需要通过连接而达到所需长度时,通过连接销轴9和连接板7将多个钢丝绳吊索6连接起来。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方案一:如图1所示,方案一中接头3、接叉8通过压制、浇铸等工艺固结在钢丝绳2的两端,由于钢丝绳2隐藏在接头3、接叉8内,加工时无法完整看清内部固结情况,没法实时跟踪整个加工过程,加工质量无法保证,造成的结果就是报废率较高,不仅间接提高了制造成本,而且由于检测难度较大,容易出现不合格品过检以及不合格品被使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同时由于整个接头3、接叉8使用金属材料较多,重量很重,不便于安装及转运。方案二如图2所示,方案二中钢丝绳吊索6的制造过程中,会在钢丝绳2的两端用铝合金或铁合金套管4通过机械压制成环眼,再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金属套环增加绳环承载能力。但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是需要根据工作需要调整整个拉索长度,不可能所有长度都配备一根拉索,于是就需要通过不同长度的拉索的连接组合达到需要长度,而钢丝绳吊索6由于两侧都为单耳的形式,进行拉索组合时需要额外增加连接板7,这不仅增加了拆装过程的难度,同时由于增加了配件,也增加了存贮管理难度,降低了拆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套环以及设置该套环的拉索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便于组合、拆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环,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两个第二连接部,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各自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彼此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宽度方向上位置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板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存在间隙,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尺寸。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通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通孔彼此同轴。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浇铸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一端还设置有坡面,所述坡面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升高。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重合或平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索结构,包括第一套环、绳体、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套环;其中:所述第一套环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环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套环上各自均设置有挂接用槽沟;所述绳体两端部中的其中一端部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环上的所述挂接用槽沟内,且该端的末端与所述绳体均嵌于所述第一套管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套管锁紧;所述绳体两端部中的其中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套环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所述挂接用槽沟内,且该端的末端与所述绳体均嵌于所述第二套管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套管锁紧。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至少其中之一上还设置有减重孔。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套环或所述第二套环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一个可选或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环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的两侧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以实现现有技术中套环所能实现的功能,而两个第二连接部可以实现与现有技术中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连接销轴相同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两个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为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两者之间无需现场进行安装,同时也无需现有技术中安装连接板所需要的诸多配件,故而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环作为拉索结构的第二套环使用时,拉索结构的安装、拆卸步骤均更少,故而拆装效果更高,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便于组合、拆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方案一提供的拉索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方案二提供的拉索与拉索之间连接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套环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拉索结构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拉索结构与拉索结构之间相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套环;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1、通孔;14、减重孔;110、通孔;15、挂接用槽沟;16、坡面;17、第一套环;18、绳体;191、第一套管;192、第二套管;2、钢丝绳;3、接头;4、套管;5、重型套环;6、钢丝绳吊索;7、连接板;8、接叉;9、连接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图3 图5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 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使用且连接强度比较高的套环以及设置该套环的拉索结构。下面结合图3 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3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套环I包括第一连接部11以及两个第二连接部12,其中:两个第二连接部12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位置相对的两侧,且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上各自均设置有通孔121。优选地,两个第二连接部12之间存在间隙。第一连接部11与两个第二连接部12彼此固定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11与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部11可以实现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重型套环5所能实现的功能,而两个第二连接部12可以实现与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连接板7以及与连接板7相连接的连接销轴9相同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为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两者之间无需现场进行安装,同时也无需现有技术中安装连接板所需要的诸多配件。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第二连接部12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宽度方向上位置相对的两侧,第二连接部12为板状,且两个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间隙不小于第一连接部11的宽度尺寸。当将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套环嵌于两个第二连接部12之间时,通过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上的通孔121与套环上的通孔(例如第一套环17上的通孔110)可以实现不同的两个套环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中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12上的通孔121与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中其中另一个第二连接部12上的通孔121彼此同轴。该结构便于在同轴的通孔上安装连接销轴9。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1与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为浇铸而成的一体式结构。浇铸而成的一体式结构件具有连接强度高,便于批量生产的优点。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相连的一端还设置有坡面16,坡面16朝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方向逐渐升高。坡面16的形状便于第一连接部11嵌于其他套环I的两个第二连接部12之间,从而有利于实现两个套环I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 或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第二连接部1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重合或平行。这种结构有利于在套环I承受拉力时使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各处承受力较为均衡,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套环I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索结构,包括第一套环17、绳体18、第一套管191、第二套管192以及第二套环,第二套环为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套环I。其中:第一套环17上设置有通孔110,第一套环17以及第二套环的第一连接部11上各自均设置有挂接用槽沟15。绳体18两端部中的其中一端部套接在第一套环17上的挂接用槽沟15内,且该端的末端与绳体18均嵌于第一套管191内并通过第一套管191锁紧。绳体18两端部中的其中另一端套接在第二套环的第一连接部11上的挂接用槽沟15内,且该端的末端与绳体18均嵌于第二套管192内并通过第二套管192锁紧。可以根据拉索结构需要承受的拉力的大小调整第一套环17、绳体18、第一套管191、第二套管192以及第二套环的材料或尺寸。由于两个第二连接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为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两者之间无需现场进行安装,同时也无需现有技术中安装连接板所需要的诸多配件,故而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环I作为拉索结构的第二套环使用时,拉索结构的安装、拆卸步骤均更少,故而拆装效果更高。当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环I应用于拉索结构之外的其他连接结构上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套环17与第二套环至少其中之一上还设置有减重孔14,优选为第一套环17上设置有减重孔14。减重孔14的设置可以减轻第一套环17或第二套环乃至整个套环I的重量。[0061]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减重孔14的轴心线与第一套环17或第二套环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此时,减重孔14不会对第一套环17或第二套环的强度造成较大影响。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减重孔1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的结构便于加工,而且也与第一套环17或第二套环的形状较为近似,由此可以保证第一套环17或第二套环的各处的强度较为均衡。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套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两个第二连接部,其中: 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各自均设置有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彼此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宽度方向上位置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板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存在间隙,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通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通孔彼此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浇铸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一端还设置有坡面,所述坡面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升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重合或平行。
7.—种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环、绳体、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为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套环;其中: 所述第一套环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套环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套环上各自均设置有挂接用槽沟; 所述绳体两端部中的其中一端部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环上的所述挂接用槽沟内,且该端的末端与所述绳体均嵌于所述第一套管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套管锁紧; 所述绳体两端部中的其中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套环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所述挂接用槽沟内,且该端的末端与所述绳体均嵌于所述第二套管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套管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至少其中之一上还设置有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套环或所述第二套环 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环以及拉索结构,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便于组合、拆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套环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位置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存在间隙,且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二连接部上各自均设置有通孔;第一连接部与两个第二连接部彼此固定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与两个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该拉索结构包括第一套环、绳体、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二套环,第二套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套环。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拉索结构的拆装效率。
文档编号F16G11/12GK203130907SQ20132005563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赵江平, 黄彬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