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传动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传动离合器,现有窗帘开合控制模式单一,会出现卡滞、停顿现象,传动不灵活,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其具有轴段、位于前端的轴向承载盘、轴孔;轴,其穿设在支架的轴孔中,其具有径向拨齿;磁环,其装配在支架的轴段上并位于轴向承载盘的后侧;轴套,其可相对支架、轴转动的套在径向拨齿的外周,其内表面分布受力槽,其前端延伸出输出端;传力销,其置于径向拨齿与受力槽之间,其一端被磁环吸附在轴向承载盘的前端面上。输入端(轴)正反向转动时,输出端也相应正反方向转动;当输入端不转动时,输出端可正反转;无卡滞、停顿现象,传动灵活。
【专利说明】单向传动离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具体是一种输入端正反向转动时,输出端也相应正反方向转动,当输入端不转动时,输出端可正反转的单向传动离合器,适于装配在电机输出端实现电动或者手动两种工作模式控制窗帘开合。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窗帘开合时,多是手动控制或者电动控制,一旦控制失灵,则无法实现窗帘的开合,少数具有手动、电动两种控制模式的控制结构,但是运行不灵活、磨损严重、可靠性差,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窗帘开合控制模式单一,一旦控制失灵无法实现窗帘开合,以及磨损严重、可靠性差、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一种单向传动离合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包括:
[0005]支架,其具有一轴段、一位于前端的轴向承载盘、一轴孔;
[0006]轴,其穿设在所述支架的轴孔中,该轴具有位于所述轴向承载盘前侧的径向拨齿;
[0007]磁环,其装配在所述支架的轴段上并位于所述轴向承载盘的后侧;
[0008]轴套,其可相对所述的支架、轴转动的套在所述径向拨齿的外周,其内表面分布受力槽,其前端延伸出输出端;
[0009]传力销,其置于所述的径向拨齿与受力槽之间,其一端被所述的磁环吸附在所述轴向承载盘的前端面上。
[00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的轴套装配实现转动。
[001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轴的前端直接与所述的轴套装配实现转动。
[0012]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架通过轴承可转动的与所述的轴套装配。具体的,所述的轴套包括一盖板,所述的轴承装配在所述的轴段与盖板之间并由所述的盖板对该轴承轴向定位。或者,所述的轴套包括一盖板,所述的轴承装配在所述的轴段与轴套之间并由所述的盖板对该轴承轴向定位。
[0013]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架直接与所述的轴套装配实现转动。具体的,所述的轴套包括一盖板,所述的支架直接与所述的盖板装配实现转动。
[0014]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轴段上具有止转结构,通过所述的止转结构将所述的轴段装配在一固定架的止转孔内并在所述轴段伸出所述止转孔的位置上装配轴用挡圈保持所述止转结构与止转孔的配合。继而,所述的固定架具有包围在所述轴套周围的保护边。
[001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磁环通过结构装配或者磁性吸引与所述的支架装配。
[001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径向拨齿为均布的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径向拨齿之间安置一个所述的传力销。或者,所述的径向拨齿为一个,所述的传力销为一个。
[001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径向拨齿由根部向顶部逐渐变小。
[001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径向拨齿顶部的两侧具有约束槽。
[001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受力槽为一个或者圆周方向上均布的至少两个。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输入端(轴)正反向转动时,输出端也相应正反方向转动;当输入端不转动时,输出端可正反转;无卡滞、停顿现象,传动灵活,可实现手动、电动两种工作模式;尤其是,传力销一端被磁环吸附在轴向承载盘的前端面上,既能依据磁环的吸附力保证传力销的工作姿态,又能保证传力销在轴向承载盘的前端面上灵活移动,还可避免传力销与磁环直接接触造成磁环的磨损而导致磁力降低、产品寿命缩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装配关系示意图;
[0022]图2A是图1所示结构在装配状态的剖视图;
[0023]图2B是图2A中的A-A向剖视图;
[0024]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在装配状态的剖视图;
[0025]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B是图3A的左视图;
[0027]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轴相对于图2A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4B是图4A的俯视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力销自由状态时被吸附在磁环上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轴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径向拨齿侧面碰到传力销的示意图;
[0031]图7A-7C是本实用新型的轴顺时针方向转动被拨动的传力销正对着受力槽时的状态变换不意图;
[0032]图8A-8B是本实用新型的轴顺时针方向转动被拨动销正对着两受力槽之间的部位时的状态变换示意图;
[0033]图9A-9C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力销同时位于约束槽与受力槽内时轴套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变换示意图;
[0034]图10A-10C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力销同时位于约束槽与受力槽内时轴套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变换示意图;
[0035]图中标号说明:
[0036]01-轴,11-径向拨齿,12-约束槽;
[0037]02-磁环;
[0038]03-轴套,31-受:力槽,32-输出端,33-盖板;
[0039]04-传力销;
[0040]05-轴承;
[0041]06-轴承;
[0042]07-支架,71-轴段,72-轴向承载盘,73-止转结构;
[0043]08-固定架,81-保护边;
[0044]09-轴用挡圈。【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46]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如图1、图2A、图2B所示,其包括:
[0047]支架07,其具有一轴段71、一位于前端的轴向承载盘72、一轴孔;
[0048]轴01 (参见图4A-4B),其穿设在支架07的轴孔中,该轴01具有位于轴向承载盘72前侧的径向拨齿11 ;
[0049]磁环02,其装配在支架07的轴段71上并位于轴向承载盘72的后侧;
[0050]轴套03(参见图3A-3B),其可相对支架07、轴01转动的套在径向拨齿11的外周,其内表面分布受力槽31,其前端延伸出输出端32 ;
[0051]传力销04,其置于径向拨齿11与受力槽31之间,其一端被磁环02吸附在轴向承载盘72的前端面上。
[005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虽然图1-2包含了以下所有附加技术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
[0053]首先,轴01的前端通过轴承05与轴套03装配实现转动。或者如图2C所示,轴01的前端直接与轴套03装配实现转动。
[0054]其次,支架07通过轴承06可转动的与轴套03装配。具体的,参见图2A,轴套03包括一盖板33,轴承06装配在轴段71与盖板33之间并由盖板33对该轴承06轴向定位,此时轴承06内圈套在轴段71上,轴承06内圈的上端抵压在磁环上,轴承06外圈装配在盖板33上,轴承06外圈的下端由盖板33支撑定位。或者,轴套03包括一盖板33,轴承06装配在轴段71与轴套03之间并由盖板33对该轴承06轴向定位,此时轴承06内圈套在轴段71上,轴承06内圈的上端抵压在磁环上,轴承06外圈装配在轴套03上,轴承06外圈的下端由盖板33支撑定位。
[0055]第三,如图2C所示,支架07直接与轴套03装配实现转动。具体的,轴套03包括一盖板33,支架07直接与盖板33装配实现转动。
[0056]第四,轴段71上具有止转结构73 (图示为平面,具体实施时可以为键等结构),通过止转结构73将轴段71装配在一固定架08的止转孔通过止转结构将轴段71装配在一固定架08的止转孔(止转孔的截面与轴段71设止转结构73部位的截面形状相仿以实现止转结构与止转孔的配合)内并在轴段71伸出止转孔的位置上装配轴用挡圈09保持止转结构73与止转孔的配合。继而,固定架08具有包围在轴套03周围的保护边81。
[0057]第五,磁环03通过结构装配或者磁性吸引与支架装配,而且磁环相对于支架可以是固定的或转动的,均不影响传力销被拨动;固定装配时,可在支架上设置凸台、将磁环套在凸台上并予以粘结等手段,在二者之间可设置阻止转动的结构。
[0058]第六,径向拨齿11为均布的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径向拨齿之间安置一个传力销。或者,径向拨齿11为一个,传力销04为一个。
[0059]第七,径向拨齿11由根部向顶部逐渐变小,利于将传力销挤压到受力槽31内。
[0060]第八,径向拨齿11顶部的两侧具有约束槽12。[0061]第九,受力槽31为一个或者圆周方向上均布的至少两个。
[0062]上述各零件的作用如下:
[0063]支架07卡在固定架08内,由止转结构(两个平面)阻止转动,与固定架不会相对转动;传力销04的一端被吸附在轴向承载盘72的前端面上,可在轴向承载盘72的前端面上相对移动;盖板33通过螺钉与轴套03连接在一起,便于装配支架07、传力销04、磁环02、轴01。
[0064]轴套03用作动力输出;轴01控制传力销04啮合与脱开,啮合时可通过轴对轴套输入动力,脱开时可手动转动轴套;当轴01转动时将传力销挤入壳体的受力槽内,约束槽12可保证传力销进入壳体的受力槽31内实现啮合,使轴套03随轴01转动;磁环02通过磁力将传力销吸附。
[0065]本实用新型单向传动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固定架不动):
[0066]1.初始状态,参见图5,传力销04由于磁环02的磁力作用,自由状态时始终在吸附在轴向承载盘72的前端面上;
[0067]2.轴按照图6所不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径向拨齿11侧面碰到传力销04后,将传力销04按一定轨迹(该轨迹取决于径向拨齿侧面轮廓)向外挤出,这时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7A-7C和图8A-8B所示:
[0068]图7A-7C为挤出时正好对着轴套03的受力槽31,可迅速将传力销04挤入轴套的受力槽31内并由约束槽12约束在该位置实现啮合,带动轴套03 —起转动;
[0069]图8A-8B为挤出时正好对着两受力槽31之间的部位(突出部分),此时传力销04不可迅速被挤入受力槽内,但传力销在轴的转动下被径向拨齿拨入后一个受力槽内并由约束槽约束在该位置实现啮合,带动轴套一起转动;
[0070]3.轴01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与上述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形相仿;
[0071]4.当轴01不转时,轴套03的转动情况分两种状态,分别如图9A-9C所示和图10A-10C 所示:
[0072]图9A-9C为转轴径向拨齿侧面与传力销紧贴在一起,且传力销04与轴套03、转轴的径向拨齿11处于啮合状态;轴套03顺时针方向转动,传力销04在受力槽31的带动下脱离受力槽并吸附在磁盘上,这时轴套可自由转动;
[0073]图10A-10C为轴套逆时针转动的状态。若传力销处于啮合状态,被轴套和径向拨齿卡死,不能转动,则可先按图9A-9C的方式,反向转动一定角度,使传力销完全脱离受力槽,然后再逆时针转动轴套即可;若传力销不处于啮合状态,直接逆时针转动轴套即可。
【权利要求】
1.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包括: 支架(07),其具有一轴段(71)、一位于前端的轴向承载盘(72)、一轴孔; 轴(OI),其穿设在所述支架(07 )的轴孔中,该轴(01)具有位于所述轴向承载盘(72 )前侧的径向拨齿(11); 磁环(02),其装配在所述支架(07)的轴段(71)上并位于所述轴向承载盘(72)的后侧; 轴套(03 ),其可相对所述的支架(07 )、轴(OI)转动的套在所述径向拨齿(11)的外周,其内表面分布受力槽(31),其前端延伸出输出端(32); 传力销(04),其置于所述的径向拨齿(11)与受力槽(31)之间,其一端被所述的磁环(02)吸附在所述轴向承载盘(72)的前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轴(01)的前端通过轴承(05)与所述的轴套(03)装配实现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轴(01)的前端直接与所述的轴套(03)装配实现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07)通过轴承(06)可转动的与所述的轴套(03)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套(03)包括一盖板(33),所述的轴承(06)装配在所述的轴段(71)与盖板(33)之间并由所述的盖板(33)对该轴承(06)轴向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套(03)包括一盖板(33),所述的轴承(06)装配在所述的轴段(71)与轴套(03)之间并由所述的盖板(33)对该轴承(06)轴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07)直接与所述的轴套(03)装配实现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套(03)包括一盖板(33 ),所述的支架(07 )直接与所述的盖板(33 )装配实现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段(71)上具有止转结构(73 ),通过所述的止转结构(73 )将所述的轴段(71)装配在一固定架(08 )的止转孔内并在所述轴段(71)伸出所述止转孔的位置上装配轴用挡圈(09 )保持所述止转结构(73 )与止转孔的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08)具有包围在所述轴套(03)周围的保护边(8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磁环(02)通过结构装配或者磁性吸引与所述的支架(07)装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拨齿(11)为均布的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径向拨齿之间安置一个所述的传力销(04)。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拨齿(11)为一个,所述的传力销(04)为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拨齿(11)由根部向顶部逐渐变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径向拨齿(11)顶部的两侧具有约束槽(12)。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受力槽(31)为一个或者圆周方向上均布的至少两个 。
【文档编号】F16D27/14GK203384250SQ201320512151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龚浩 申请人:龚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