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滑座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511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双轴滑座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轴滑座控制器,包含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轴及一第二轴;供分别于轴身设置设备的连接片,使其中一连接片组合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另一连接片则组合电子设备另一构成端;一第一隔板及一第二隔板分别套合于第一轴及第二轴,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形成一作动空间;一第一螺杆以及一第二螺杆分别与第一轴及第二轴连动组合;一连动件设有一第一内螺孔以及一第二内螺孔供分别螺接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从而能使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偏动时连动电子设备另一构成端形成更快速便捷的同步开闭转动。
【专利说明】双轴滑座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双轴滑座控制器,尤指能使由一构成端及另一构成端所组成电子设备的两构成端彼此开启及闭合更为快速,而特适于此类电子设备两构成端之间的大角度翻折互叠。
【背景技术】
[0002]以笔记型电脑之类电子设备为例,大致上含有一主机系统端(主机)及一可供掀开的液晶显示荧幕端(上盖),两者在一相对端部以枢轴器连接,供在使用时能以该枢轴器为动作轴心掀开上盖的液晶显示荧幕进行操作,或在不使用时反向将两者相对闭合。
[0003]由可彼此相对开启或闭合所构成的随身行动装置或电脑之类电子设备相当常见,此类电子设备基本上包括可开闭彼此相对的主机系统端及液晶显示荧幕端上盖所构成,使用时能掀开上盖液晶显示荧幕进行操作,或在不使用时反向将两者相对闭合存放或随身携带备用。
[0004]一般而言,要将相对主机系统端及液晶显示荧幕端上盖打开到一设定角度来进行开启作业型态,仅需要单一枢轴即可达成,但要将相对的主机系统端及液晶显示荧幕端上盖打开甚至翻折到360°的翻折互叠状态时,通常必须使用到双轴控制器。
[0005]以现有此类电子设备双轴枢轴器为例,主要是具有一第一转轴与上盖的显示端荧幕端一同转动,及一第二转轴与系统端一同转动。此类双轴枢轴器在打开较大角度,或进行翻折互叠状态时,通常先使其中一轴旋转到特定角度后,再切换至另一轴旋转,除了翻折动作较为缓慢之外,整个显示端及系统端的同步翻折机构相当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双轴滑座控制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此类电子设备两构成端之间的大角度翻折互叠。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轴滑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设定长度轴身的第一轴,以及另一与所述第一轴相对设置的一第二轴;所述的第一轴及第二轴分别于一端设有一连接片,所述其中一连接片一端杆身上组合一由一构成端及另一构成端所组成电子设备的其中一构成端,另一连接片杆身上则组合电子设备的另一构成端;一第一隔板以非连动结构套合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轴身上,一第二隔板同样以非连动结构套合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轴身接近外侧端位置,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形成一设定横向宽度的作动空间;一第一螺杆以及一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的轴身连动组合;一连动件设有分别螺接所述的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的一第一内螺孔以及一第二内螺孔;所述连动件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所形成的作动空间。
[0008]其中,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分别设有在杆身设有削平面,所述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的组装孔设有相对内削平面以使所述的第一轴及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组接连动。[0009]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以圆形通孔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轴身非连动套
口 ο
[0010]其中,所述的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设有全程式长距螺纹,所述连动件则以一支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并分别于所述连动件上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连动的开放式的第一内螺孔及第二内螺孔。
[0011]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开启时的偏转动作,使电子设备另一构成端同步偏转,电子设备单一构成端一旦开启受力,另一构成端即进行同步转动,而能形成双倍开启角度,不仅整体结构简化,制造及组装成本有效降低,对于必须翻折如360°大角度以到达彼此互叠状态的电子设备而言,整个电子设备无论翻折互叠定位或反向闭合动作均更为快速便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0013]图2:显示图1立体元件分解图。
[0014]图3:显示图1断面剖视图。
[0015]图4:显示图3A-A方向剖视图。
[0016]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动作状态示意图。
[0017]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行实施例元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新颖性及其他特点将于配合以下附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而趋于明了。
[0019]以下所指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以及另一构成端,通常是指随身行动装置或电脑之类电子设备可开启或闭合彼此相对的主机系统端及液晶显示荧幕端上盖作为电子设备两构成端。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设定长度轴身的第一轴10,以及另一与所述第一轴10相对设置具有设定长度轴身的一第二轴20 ;所述的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分别于一端设有连接片11、21,使其中一连接片11 一端局部杆身上可组合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如主机系统端),另一连接片21局部杆身上则可组合电子设备另一构成端(如液晶显示突幕端上盖)。
[0021]于所述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分别设有挡肩12、22,一第一隔板30则可预设如圆形之类通孔31、32供以非连动结构套合于所述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轴身上,并压靠于所述挡肩12、22。一第二隔板40则同样设置通孔41、42以非连动结构套合于所述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轴身接近外侧端位置,使所述第一隔板30及第二隔板40之间形成一设定大小横向宽度的作动空间。
[0022]一第一螺杆50以及一第二螺杆60分别设有组装孔51、61,供与所述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的轴身以连动结构组合,于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分别设有在杆身设有削平面13、23,所述第一螺杆50以及第二螺杆60的组装孔51、61则设有相对内削平面,使所述的第一轴10及第二轴20与第一螺杆50及第二螺杆60能组接连动。[0023]一连动件70则设有一第一内螺孔71以及一第二内螺孔72,供分别螺接所述的第一螺杆50以及第二螺杆60 ;所述连动件70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隔板30及第二隔板40之间所形成的作动空间,使所述连动件70能因受力而产生左右位移。
[0024]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电子设备后,当组合于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的其中一连接片11因开启动作而偏转时,所述第一轴10将因旋转而使第一螺杆50转动,由于第一螺杆50与所述连动件70第一内螺孔71的彼此螺接,使所述连动件70开始产生如图箭头所示方向的横向位移;所述连动件70第二内螺孔72由于此一位移动作而驱使第二螺杆60转动,并同步连动第二轴20,使另一连接片21产生反向偏转,组合于所述另一连接片
21的电子设备另一构成端因而与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开启时的受力状态而同步转动。
[0025]在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行实施例中,同样以第一隔板300及第二隔板400之间形成作动空间,且同样在第一隔板300及第二隔板400之间设有两可随第一轴100及第二轴200转动的第一螺杆500及第二螺杆600,所述的第一螺杆500及第二螺杆600分别使用全程式长距螺纹,一连动件700则以一支轴701定位于第一隔板300及第二隔板400之间,并分别于所述连动件700上下端设有能与所述第一螺杆500及第二螺杆600连动的开放式第一内螺孔710及第二内螺孔720,而可达到同样的同步转动功能。
[0026]本实用新型因而在电子设备其中一构成端开启时的偏转动作,使电子设备另一构成端同步偏转,电子设备单一构成端一旦开启受力,另一构成端即进行同步转动,而能形成双倍开启角度,不仅整体结构简化,制造及组装成本有效降低,对于必须翻折如360°大角度以到达彼此互叠状态的电子设备而言,整个电子设备无论翻折互叠定位或反向闭合动作均更为快速便捷。
[0027]以上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对于熟习此一技艺人士依该实施例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以下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轴滑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设定长度轴身的第一轴,以及另一与所述第一轴相对设置的一第二轴;所述的第一轴及第二轴分别于一端设有一连接片,所述其中一连接片一端杆身上组合一由一构成端及另一构成端所组成电子设备的其中一构成端,另一连接片杆身上则组合电子设备的另一构成端;一第一隔板以非连动结构套合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轴身上,一第二隔板同样以非连动结构套合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轴身接近外侧端位置,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形成一设定横向宽度的作动空间;一第一螺杆以及一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的轴身连动组合;一连动件设有分别螺接所述的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的一第一内螺孔以及一第二内螺孔;所述连动件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所形成的作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滑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分别设有在杆身设有削平面,所述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的组装孔设有相对内削平面以使所述的第一轴及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组接连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轴滑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以圆形通孔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轴身非连动套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滑座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设有全程式长距螺纹,所述连动件则以一支轴定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之间,并分别于所述连动件上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连动的开放式的第一内螺孔及第二内螺孔。
【文档编号】F16C11/04GK203500270SQ20132058427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高敏祥 申请人:特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