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098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包括安装在转鼓体上的阀芯和阀座,所述阀芯套接在所述阀座上,所述阀座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下部设有通孔,由所述通孔将分离机的开启水引入所述阀芯。本实用新型将阀芯完全套入到阀座,配合零件数量由原来的3个减少为2个,通过减少配合零件数量,从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小阀机构移动的灵活性。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机排渣小阀机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分离机典型用途为分离液体中固体杂质,带杂质液体经过进料管进入转鼓部件,澄清液体经过出料管排出机器外部,液体中的渣聚集在转鼓内部,通过活塞上下动作将渣排出分离机外。活塞的动作由开启水和密封水作用于小阀机构来完成。目前,用小阀机构来控制分离机的排渣在分离机行业应用非常广泛。
[0003]如图1所示,小阀机构由阀芯、阀座、密封座和螺塞组成,并依次安装在转鼓体上,开启水和密封水作用于阀芯,使阀芯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活塞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分离机排渣密封功能。传统小阀机构的阀芯与转鼓体有第一配合面,阀芯与阀座有第二配合面。由于涉及到三个零件配合加工,加工难度较大,加工出的零件尺寸偏差会出现阀芯在转鼓内移动不灵活现象,直接影响分离机的排渣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将阀芯完全套入到阀座,通过减少配合零件数量,从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小阀机构移动的灵活性。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包括安装在转鼓体上的阀芯和阀座,所述阀芯套接在所述阀座上,所述阀座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下部设有通孔,由所述通孔将分离机的开启水引入所述阀芯。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阀芯完全套入到阀座,配合零件数量由原来的3个减少为2个,通过减少配合零件数量,从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小阀机构移动的灵活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现有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00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安装在转鼓体5上的阀芯和阀座,阀芯Cl套接在所述阀座c2上,阀座外侧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下部设有通孔3,由通孔将分离机的开启水引入阀芯Cl。
[0011]在本实施例中,将阀芯Cl完全套入到阀座c2,阀座c2通过设计一环形槽,在环形槽底部打孔,将开启水引入到阀芯Cl。配合零件数量由原来的3个减少为2个,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小阀机构移动灵活性。
[001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分离机排渣的套入式小阀机构,包括安装在转鼓体上的阀芯和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套接在所述阀座上,所述阀座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下部设有通孔,由所述通孔将分离机的开启水引入所述阀芯。
【文档编号】F16K3/00GK203594800SQ20132075232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赵奇峰, 黄菊莲, 叶建宁, 潘旭辉, 丁锡华, 刘广明 申请人: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