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及其行走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6724阅读:1522来源:国知局
采煤机及其行走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煤机及其行走部。该采煤机行走部包括: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和行走轮;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轴、输入轴齿轮、输出轴齿轮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用于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驱动连接;输出轴齿轮与动力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一限矩器连接,和/或,行走轮与动力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二限矩器连接,和/或,输入轴齿轮与动力输入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三限矩器连接,和/或,动力输入轴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四限矩器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及时对采煤机牵引系统实施过载保护,降低了采煤机的施工成本。
【专利说明】采煤机及其行走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煤矿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煤机及其行走部。

【背景技术】
[0002]采煤机的牵引系统主要包括牵引电机,牵引部减速箱和行走部。行走部包括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销排啮合的行走轮,行走轮在行进过程中遇到较硬煤层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行进障碍时,由于采煤机牵引力未变化而阻力增加,牵引电机以及位于牵引电机和行走轮之间的牵引传动机构会遭受极大的过载载荷,若不及时实施过载保护可能导致牵引电机及牵引传动机构的零件发生损坏。目前,采煤机牵引系统过载保护方式主要是采用牵引电机扭矩轴或者电气保护的方式,然而,采用牵引电机扭矩轴作为过载保护件存在如下缺点:当扭矩轴过载断裂时,处于采煤机行走轮与牵引电机扭矩轴之间的全部传动零件均已受到重载,对牵引系统的保护不及时,而且在工况恶劣的环境下作业时,扭矩轴会频繁断裂,停机更换新的扭矩轴不但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而采用电气保护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对采煤机牵引系统实施过载保护。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采煤机行走部,可以及时对采煤机牵引系统实施过载保护,并能降低采煤机的施工成本。
[000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煤机行走部,包括: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和行走轮;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轴、输入轴齿轮、输出轴齿轮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用于与米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驱动连接;输出轴齿轮与动力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一限矩器连接,和/或,行走轮与动力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二限矩器连接,和/或,输入轴齿轮与动力输入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三限矩器连接,和/或,动力输入轴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四限矩器连接。
[0005]进一步地,动力输入轴和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中的一者具有空心结构,第四限矩器安装在空心结构内,动力输入轴和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中的另一者伸入到空心结构内与第四限矩器连接。
[0006]进一步地,第一限矩器、第二限矩器、第三限矩器和第四限矩器中至少一个为摩擦限矩器。
[0007]进一步地,第一限矩器、第二限矩器、第三限矩器和第四限矩器中至少一个包括:外圈、内圈、第一胀紧环、第二胀紧环和转矩调节螺栓;内圈位于外圈中,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楔形空间和第二楔形空间,第一楔形空间和第二楔形空间均由外到内逐渐收缩;第一胀紧环嵌入第一楔形空间内,第二胀紧环嵌入第二楔形空间内;转矩调节螺栓从第一胀紧环中穿过,并与第二胀紧环螺接。
[0008]进一步地,内圈的内部还套装有隔套,隔套的内周上设置有油道。
[0009]进一步地,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为闭式减速箱。
[0010]进一步地,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
[0011]本发明提供了另外一种采煤机行走部,包括行走轮,行走轮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限矩器连接。
[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煤机,包括采煤机牵弓|部减速箱和上述的采煤机行走部。
[0013]进一步地,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系为行星轮系,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形成于行星轮系的末级行星架上。
[0014]本发明提供的采煤机行走部采用限矩器(第一至第四限矩器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过载保护件,这样,当采煤机正常行进过程中,限矩器不打滑,正常传递牵引动力;当遇到较硬煤层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行进障碍引发过载时,限矩器打滑,即可及时切断采煤机行走部的动力传递,使采煤机牵引系统的各零件最快时间内得到过载保护;当障碍清除后,不需要将限矩器拆卸下来,只需重新设定限矩器的力矩后即可使限矩器恢复正常使用,从而降低了采煤机的停机维修时间和采煤机的施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采煤机行走部的剖视结构;
[0017]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限矩器的剖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9]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采煤机行走部的剖视结构,如图所示,该采煤机行走部包括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和行走轮2。
[0020]其中,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包括:动力输入轴11、输入轴齿轮12、输出轴齿轮13和动力输出轴14。结合现有技术可知,动力输入轴11和输入轴齿轮12驱动连接,输出轴齿轮13和动力输出轴14驱动连接,输入轴齿轮12与输出轴齿轮13可以是直接啮合配合的关系,也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中间轴齿轮传动连接。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的动力输入轴11用于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动力输出轴14用于与行走轮2驱动连接,牵引电机的动力通过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传递给行走轮2,行走轮2与固定在刮板运输机上的销排3啮合,牵引采煤机行走。
[0021]由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入轴11与输入轴齿轮12优选地一体成型,行走轮2与动力输出轴14优选地采用花键连接在一起,输出轴齿轮13与动力输出轴14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一限矩器3连接在一起,安装在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低速端的第一限矩器3作为过载保护件使用,可以对采煤机牵引系统的各零件在最快时间内实施过载保护。具体地,采煤机正常行进过程中,第一限矩器3不打滑,输出轴齿轮13通过第一限矩器3带动动力输出轴14同轴联动,行走轮2正常行走。当行走轮2遇到较硬煤层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行进障碍引发过载时,第一限矩器3打滑,可及时切断采煤机行走部的输出轴齿轮13和动力输出轴14之间的动力传递,使采煤机牵引系统的各零件在最快时间内得到过载保护。当障碍清除后行走轮2载荷恢复正常,此时不需要将第一限矩器3从行走部上拆卸下来,只需重新设定第一限矩器3的力矩后即可使第一限矩器3恢复正常,继续作为过载保护件使用,因第一限矩器3在过载保护后不损坏,可以循环使用,从而降低了停机维修时间和采煤机的施工成本。而且,采用第一限矩器3作为采煤机牵引系统的过载保护件,可以不用设置牵引电机扭矩轴,减少了易损件的使用。
[0022]第一限矩器3的实施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采用已知的摩擦限矩器,其与输出轴齿轮13和动力输出轴14的连接关系可以参见本领域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3]图2中示出了第一限矩器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该第一限矩器3包括:外圈31、内圈32、第一胀紧环33、第二胀紧环34、转矩调节螺栓35和隔套36。内圈32位于外圈31中,外圈31和内圈32之间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楔形空间和第二楔形空间,第一楔形空间和第二楔形空间均由外到内逐渐收缩。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由外到内的方向是指从内、外圈的端部到内、外圈的轴向中央的方向。第一胀紧环33嵌入第一楔形空间内,第二胀紧环34嵌入第二楔形空间内,转矩调节螺栓35从第一胀紧环33中穿过,并与第二胀紧环34螺接。隔套36套装在内圈32内部,隔套36的内周上设置有油道,可以储存润滑油。
[0024]可以理解,外圈31用于套装在输出轴齿轮13的中心孔中,内圈32通过隔套36与动力输出轴14连接,隔套36与动力输出轴14 二者可以为过盈配合,隔套36用于保护动力输出轴14,降低动力输出轴14在过载时所受到的磨损。
[0025]采用该种结构的第一限矩器3,通过转矩调节螺栓35可以调节第一限矩器3可传递转矩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工况的过载保护需求,使过载保护更准确。可以理解,拧紧转矩调节螺栓35可以增大第一限矩器3的可传递扭矩,反之则会减小第一限矩器3的可传递扭矩。当采煤机行走过程中遇到行走障碍时,一旦超过第一限矩器3预先设定的最大可传递扭矩,第一限矩器3的外圈31和内圈32之间即发生打滑,及时发挥过载保护作用。
[002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第一限矩器3包括隔套36,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矩器3也可以不设置隔套36,其内圈32直接套装在动力输出轴14上并与动力输出轴14紧配合即可。
[0027]参见图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为闭式减速箱,输入轴齿轮12和输出轴齿轮13处于封闭的壳体10内,第一限矩器3也处于壳体10内,这样可以避免因暴露在粉尘环境中润滑不良导致的磨损加速。当过载发生后需要重新设定第一限矩器3的力矩时,可以将动力输出轴14左侧的轴承盖及对应的轴承外圈拆卸下来,即可方便地拧动转矩调节螺栓35。优选地,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的传动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结构较为简单。
[0028]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输出轴齿轮13和动力输出轴14之间设置第一限矩器3来对采煤机牵引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过载保护,但在具体应用时,对采煤机牵引系统的过载保护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结构:1、行走轮2与动力输出轴14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二限矩器连接;2、输入轴齿轮12与动力输入轴11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三限矩器连接;3、动力输入轴11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四限矩器连接,上述的第二限矩器、第三限矩器、第四限矩器也可以作为采煤机牵引系统的过载保护件,对采煤机牵引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过载保护。可以理解,上述的第一至第四限矩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第二限矩器、第三限矩器和第四限矩器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限矩器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第四限矩器对采煤机牵引系统进行过载保护时,为便于安装第四限矩器,动力输入轴11和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中的一者具有空心结构,第四限矩器安装在空心结构内,动力输入轴11和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中的另一者伸入到空心结构内与第四限矩器连接。
[0030]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煤机行走部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行走轮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限矩器连接。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不需设置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1,行走轮直接通过限矩器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该限矩器作为采煤机牵引系统的过载保护件,通过打滑发挥过载保护作用。该限矩器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限矩器3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煤机的实施例,该采煤机包括采煤机牵弓I部减速箱和上述的采煤机行走部。因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采煤机行走部可以达到上述效果,设置有该采煤机行走部的采煤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32]优选地,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系为行星轮系,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形成于行星轮系的末级行星架上,牵引部减速箱采用行星轮系有利于降低采煤机机身厚度,增加过煤高度,提高采煤产量。
[003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煤机行走部,包括: 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I)和行走轮(2); 所述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I)包括:动力输入轴(11)、输入轴齿轮(12)、输出轴齿轮(13)和动力输出轴(14);所述动力输入轴(11)用于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4)与所述行走轮(2)驱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齿轮(13)与所述动力输出轴(14)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一限矩器⑶连接,和/或,所述行走轮⑵与所述动力输出轴(14)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二限矩器连接,和/或,所述输入轴齿轮(12)与所述动力输入轴(11)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三限矩器连接,和/或,所述动力输入轴(11)与所述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第四限矩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11)和所述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中的一者具有空心结构,所述第四限矩器安装在所述空心结构内,所述动力输入轴(11)和所述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中的另一者伸入到所述空心结构内与所述第四限矩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矩器、第二限矩器、第三限矩器和第四限矩器中至少一个为摩擦限矩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矩器、第二限矩器、第三限矩器和第四限矩器中至少一个包括: 外圈(31)、内圈(32)、第一胀紧环(33)、第二胀紧环(34)和转矩调节螺栓(35); 所述内圈(32)位于所述外圈(31)中,所述外圈(31)和所述内圈(32)之间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楔形空间和第二楔形空间,所述第一楔形空间和所述第二楔形空间均由外到内逐渐收缩; 所述第一胀紧环(33)嵌入所述第一楔形空间内,所述第二胀紧环(34)嵌入所述第二楔形空间内; 所述转矩调节螺栓(35)从所述第一胀紧环(33)中穿过,并与所述第二胀紧环(34)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煤机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32)的内部还套装有隔套(36),所述隔套(36)的内周上设置有油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煤机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I)为闭式减速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煤机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齿轮传动机构(I)的传动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
8.一种采煤机行走部,包括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与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套装在二者之间的限矩器连接。
9.一种采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煤机行走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系为行星轮系,所述采煤机牵引部减速箱的输出轴形成于所述行星轮系的末级行星架上。
【文档编号】F16D7/02GK104453890SQ20141059141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科诺尔, 陈锷, 朱涛 申请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