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直径导管的柔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7081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燃油和滑油系统的导管柔性连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不同直径导管的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飞机或直升机燃油和滑油系统的导管连接时,为了减小振动和其它应力对导管接口的破坏,需要采用柔性连接的方法。现有技术中燃油和润换管路的链接简单的通过法兰等装置连接,但是在飞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方向的震动,这种固定连接方式就给整个管路带了内部应力,并且长期的摩擦震动很容易造成导管接口的破坏。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导管连接结构无法实现柔性连接,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导管的柔性连接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圆形变径套筒3、止动环4、密封圈5和导管6,导管6分别套装在圆形变径套筒3的两端,导管6位于圆形变径套筒3内的一端固定有止动环4,并安装有密封圈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卡箍组件1和半圆形变径套筒2,半圆形变径套筒2的两端设置有限动凸台,两个半圆形变径套筒2贴合在圆形变径套筒3的外表面,圆形变径套筒3的两端位于半圆形变径套筒2内,卡箍组件1将半圆形变径套筒2固定在一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限动环7,固定限动环7安装在导管6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止动环4与导管6通过凹凸面配合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导管连接端固定止动环,并使用密封圈,将两个导管的连接端套装并密封在套筒内,在轴向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自由运动,与现有技术固定连接相比,可以避免燃油和润换系统管路接口产生应力,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卡箍组件,2-半圆形变径套筒,3-圆形变径套筒,4-止动环,5-密封圈,6-导管,7-固定限动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包括圆形变径套筒3、止动环4、密封圈5和导管6,导管6分别套装在圆形变径套筒3的两端,导管6位于圆形变径套筒3内的一端固定有止动环4,并安装有密封圈5。每个导管上的止动环4可以为两个,两个之间间隔一定空隙,密封圈5安装在两者的间隔中。每个导管上的止动环4也可以为一个,密封圈5安装在止动环4的一侧。另外,本技术方案使用圆形变径套筒3实现了两个不相同直接的柔性连接。圆形变径套筒3为一段直径不同的套筒。为了可以将两个导管6的轴向自由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保证密封效果。使用了卡箍组件1,和半圆形变径套筒2。半圆形变径套筒2贴合在圆形变径套筒3的外表面,并用卡箍组件1固定。同时,半圆形变径套筒的两端有向内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位于圆形变径套筒两端的外侧。当导管向两端运动时,止动环4就会被限位凸起限制,避免了导管脱离出套筒。尽管导管6在沿轴向向外运动的自由度有一定限制,但是由于两个导管6的直径不同,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导管插入进另一个导管的现象,为避免出现这一问题,特在任一导管的连接段安装了固定限动环7。固定限动环7内圆的直径逐渐加大,内圆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大口径导管,内圆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小口径导管。固定限动环7可以套装在任一导管内,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任一导管的端面上。如图1所示,为了不使用焊接、铆接等方式对导管造成较大破坏,使用了凹凸面配合的方式将止动环4固定在了导管6上。如图1所示,可以将止动环4和导管6通过机器压出凹凸面,也可以是在导管6或止动环4上设置凸起和凹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