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185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电梯制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梯制动器,包括衔铁、与衔铁的一端面相对的电磁铁、设置在衔铁与电磁铁之间并起导向作用的螺栓连接件、设置在衔铁与电磁铁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衔铁上的摩擦片及设置在衔铁上的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包括缓冲螺栓及穿设在缓冲螺栓上的第一弹性元件,衔铁上设置有台阶孔,缓冲螺栓设置在台阶孔内,台阶孔包括用于收容第一弹性元件的沉孔。上述电梯制动器,通过在衔铁上设置有弹性缓冲件,能够在绕组线圈断电的瞬间,对摩擦片与曳引机制动轮之间振动产生缓冲,从而达到在电梯制动时降低电梯轿厢振动及降低噪声的目的。
【专利说明】电梯制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曳引机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制动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所使用的电梯上均设置有电梯制动器,在轿厢停靠在升降台处时,该制动器用来保证电梯轿厢安全停靠。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梯制动器通常包括相互配合的电磁铁和衔铁,螺栓连接件贯穿电磁铁和衔铁,电磁铁与衔铁之间设有弹簧,电磁铁上圈设有绕组线圈,衔铁远离电磁铁的一面固定有摩擦片。当绕组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上产生电磁力并将衔铁吸住,使固定在衔铁上的摩擦片与曳引机的制动轮分离;当绕组线圈断电时,电磁铁上的电磁力消失,弹簧推动衔铁远离电磁铁,使固定在衔铁上的摩擦片与曳引机的制动轮接触,从而达到制动的效果。
[0004]传统的电梯制动器,在绕组线圈断电的瞬间,衔铁带动摩擦片直接与曳引机的制动轮接触,此时会使轿厢产生强烈的振动及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电梯制动时降低轿厢振动及降低噪声的电梯制动器。
[0006]一种电梯制动器,包括衔铁、与所述衔铁的一端面相对的电磁铁、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并起导向作用的螺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及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摩擦片;其中,电梯制动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缓冲螺栓及穿设在所述缓冲螺栓上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衔铁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缓冲螺栓设置在所述台阶孔内,所述台阶孔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沉孔。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螺栓周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移动的凸台。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阶孔还包括与所述沉孔连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内径。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并起导向作用导向机构。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滑套轴及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上且与所述滑套轴配合的轴套;所述衔铁向内凹陷有第一收容槽,所述滑套轴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电磁铁向内凹陷有第二收容槽,所述轴套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所述滑套轴与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围成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收容空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为两个。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台阶孔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通孔/盲孔,所述缓冲螺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盲孔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衔铁上固定有铝块,所述摩擦片设置在所述铝块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远离所述衔铁的部分呈内凹的弧形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螺栓为四个。
[0016]上述电梯制动器,在衔铁上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包括缓冲螺栓及穿设在缓冲螺栓上的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被收容在设置在衔铁上的台阶孔内。通过在衔铁上设置有弹性缓冲件,能够在绕组线圈断电的瞬间,对摩擦片与曳引机制动轮之间振动产生缓冲,从而达到在电梯制动时降低电梯轿厢振动及降低噪声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电梯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9]其中,具体元件对应编号列表如下:
[0020]100、电梯制动器110、衔铁111、台阶孔
[0021]1111、沉孔1112、第一通孔112、第一收容槽
[0022]113、铝块114、摩擦片120、电磁铁
[0023]121、第二收容槽122、第二通孔130、螺栓连接件
[0024]140、弹性缓冲件141、缓冲螺栓142、第一弹性元件
[0025]143、凸台150、第二弹性元件160、绕组线圈
[0026]170、导向机构171、滑套轴172、轴套
[0027]200、电梯曳引机210、机座220、制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图1,本实施方式揭示了一种电梯制动器100,该电梯制动100用于对电梯曳引机200进行制动,从而保证电梯轿厢的安全停靠。其中,电梯曳引机200包括机座210以及设置在机座210上的制动轮220。
[0029]电梯制动器100包括靠近机座210的衔铁110、能够与衔铁110的一端面接触的电磁铁120、设置在衔铁110与电磁铁120之间并起初步导向作用的螺栓连接件130以及设置在衔铁110上的弹性缓冲件140。衔铁110远离电磁铁120的一面固定有铝块113,铝块113上设置有用于与制动轮220接触的摩擦片114,摩擦片114的外部呈与制动轮220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内凹的弧形状,从而能够增强制动器100与制动轮220之间的制动强度。
[0030]请参图2,弹性缓冲件140包括缓冲螺栓141及穿设在缓冲螺栓141上的第一弹性元件142,衔铁110上设置有台阶孔111,缓冲螺栓141设置在台阶孔111内,台阶孔111包括孔径较大的沉孔1111以及与沉孔1111连接的孔径相对较小的第一通孔1112,第一通孔1112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第一弹性元件142的内径,这样就能够使得第一弹性元件142被收容在沉孔1111内而不至于掉落到第一通孔1112中。第一弹性元件142的一端可以直接与电梯曳引机200的机座210接触。
[0031]本实施方式中,缓冲螺栓141周向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弹性元件142向机座210方向移动的凸台143,第一弹性元件142在缓冲螺栓141的导向作用下在凸台143与沉孔1111所收容的空间内移动。缓冲螺栓141的一端始终与电梯曳引机200的机座210相抵,第一弹性元件142优选为弹簧。在衔铁110四周分别设置有缓冲螺栓141。电磁铁120与台阶孔111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通孔122,这样就能够使缓冲螺栓141的一端延伸设置在第二通孔122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不影响衔铁110与制动轮220之间的抱闸或松闸的情况下,上述第二通孔122还可以由盲孔替代。
[0032]电梯制动器100还包括设置在衔铁110与电磁铁120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150,电磁铁120上圈设有绕组线圈160。本实施方式中,绕组线圈160圈设在螺栓连接件130的周边,第二弹性元件150优选为弹簧。
[0033]当绕组线圈160通电时,电磁铁120上产生电磁力克服第二弹性元件150的弹力并将衔铁110吸住,使衔铁110与制动轮220之间松闸,即,使固定在衔铁110上的摩擦片114与曳引机200的制动轮220分离,曳引机200的制动轮220能够转动,此时第二弹性元件150处于压缩状态;当绕组线圈160断电时,电磁铁120上的电磁力消失,第二弹性元件150产生弹性形变并推动衔铁110远离电磁铁120,使衔铁110与制动轮220之间抱闸,即,使固定在衔铁110上的摩擦片114与曳引机200的制动轮220接触,并使制动轮220制动。
[0034]电梯制动器100还包括设置在衔铁110与电磁铁120之间的导向机构170,导向机构170包括设置在衔铁110上的滑套轴171以及设置在电磁铁120上,且能够与滑套171配合的轴套172。滑套轴171以及轴套172之间形成类似活塞结构的配合关系,从而使在衔铁110与制动轮220在抱闸或松闸的过程中,衔铁110与电磁铁120之间能够产生连贯运动。其中,衔铁110向内凹陷有112第一收容槽112,滑套轴171部分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12内,电磁铁120向内凹陷有第二收容槽121,轴套172收容在第二收容槽121内,滑套轴171与第二收容槽121之间围成用于收容第二弹性元件150的收容空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滑套轴还可以设置在衔铁上,而轴套设置在电磁铁上。
[0035]传统技术中所使用的制动器是由在四个不同位置上的螺栓连接件来保证衔铁与电磁铁之间的导向。这种四个位置的导向结构会出现过定义导向,即,由于衔铁与电磁铁的独立加工精度的偏差而导致衔铁与电磁铁之间卡牢,并使衔铁与电磁铁之间的运动不畅。此外,若采用上述四个不同位置上的螺栓连接件进行导向,衔铁与电磁铁的加工精度要求过闻,进而提闻电梯制动器的生广成本。
[0036]本实施方式中的导向机构170为两个,衔铁110与电磁铁120之间仅设置有两个导向机构170,能够使衔铁110与电磁铁120的加工精度降低,且不会产生过定义导向的问题。此时,缓冲螺栓151以及螺栓连接件130不需要提供导向的作用。在具体结构上,缓冲螺栓151与第二通孔122之间可以采用间隙配合,螺栓连接件130与电磁铁120之间也可以采用间隙配合。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降低衔铁110与电磁铁120的加工精度,在不影响电梯制动器100正常工作的情形下,相邻导向机构170之间的间距尽可能的小。
[0037]除此之外,将第二弹性元件150收容在上述滑套轴171与第二收容槽121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在衔铁Iio与制动轮220在抱闸或松闸过程中,第二弹性元件150还起到了弹性缓冲的作用,从而使电梯制动器100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达到减轻振动及降低噪声的作用。
[0038]上述电梯制动器100,在绕组线圈160断电的瞬间,电磁铁120上的电磁力消失,第二弹性元件150由压缩状态向正常状态恢复并产生弹性恢复力,在上述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衔铁110被瞬间推动,并向远离电磁铁120的方向移动,此时,抵紧在曳引机200的机座210上的缓冲螺栓141带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弹性元件142被压缩,并与第二弹性元件150所产生的弹性恢复力相抵消,从而使得摩擦片114与电梯曳引机200的制动轮220之间瞬间接触力量得到缓冲,从而达到降低电梯轿厢振动及降低噪声的目的。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制动器,包括衔铁、与所述衔铁的一端面相对的电磁铁、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并起导向作用的螺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及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摩擦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缓冲螺栓及穿设在所述缓冲螺栓上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衔铁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缓冲螺栓设置在所述台阶孔内,所述台阶孔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螺栓周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移动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孔还包括与所述沉孔连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并起导向作用导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的滑套轴及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上且与所述滑套轴配合的轴套;所述衔铁向内凹陷有第一收容槽,所述滑套轴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电磁铁向内凹陷有第二收容槽,所述轴套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所述滑套轴与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围成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收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台阶孔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通孔/盲孔,所述缓冲螺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盲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上固定有铝块,所述摩擦片设置在所述铝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远离所述衔铁的部分呈内凹的弧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螺栓为四个。
【文档编号】F16F15/04GK203781742SQ20142006194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1日
【发明者】朱伟 申请人:爱力维特驱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