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流量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360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可变流量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流量机油泵,其具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一加压组,第二壳体具有调节阀组,第一壳体连接第二壳体,加压组容纳设置于第二壳体内部,加压组的偏心轮与调节阀组的塞体啮合;通过调节阀组的塞体直接带动偏心轮转动,以调节机油泵的输出油量,减少机油泵进行流量调整所需的传动零件数量,因而降低生产成本及组装难度,此外,更因省却调节阀组与加压组间的传动组件,而进一步提升调节阀组与加压组间的传动效率,以改善现有技术,因采用多个齿轮作为传动组件以调整机油泵的流量,所引起机油泵制造成本提高、组装困难及传动效率不高的缺点。
【专利说明】可变流重1机油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泵,特别涉及简化传动组件以调节机油输出量的可变流量机油泵。

【背景技术】
[0002]机油泵是一种加压并传输机油的装置,一般用于提供机油至内燃机的汽缸,以形成润滑功用,使活塞可运作顺畅。
[0003]现有技术所揭露的机油泵,请参照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书号M476876,其主要于一机壳内部设有第一油室、第二油室以及位于第一、第二油室间的加压室,并具有一连通第二油室与回油道的调节油室,调节油室中装设一调整阀塞,于加压室中装设相啮合的内、外转子,于外转子外侧套设一偏心轮,偏心轮结合传动组件啮合连接调整阀塞,由此在机油泵输出的油压升高时,利用升高油压的机油推动调整阀塞位移,并利用调整阀塞经由传动组件带动偏心轮旋转一角度,进而降低内、外转子旋转加压输送至第二油室的机油流量,另一方面,使机壳第二油室的机油分流至调节油室内而减压,或进一步经由调节油室通过回油道再流回第一油室,以主动方式自动减压,让机油泵对机油的供给具备良好的管控效果,且使该机油泵将装设有调整阀塞的调节油室整合于机壳内,以及搭配传动组件、偏心轮与齿轮式内、外转子嗤合的机构。
[0004]现有技术所采用的传动组件,通过多个齿轮的匹配啮合以驱动偏心轮转动,从而达成调整机油供给的目的,然而,以多个齿轮方可驱动相关机构以进行调整,正突显出此技术手段所需的零件太多,将提高生产制造的成本,同时,也因零件太多,造成机油泵装配时组装的困难,此外,由于齿轮传动机构属于间接传动,造成了传动效率的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因采用多个齿轮作为传动组件以调整机油泵的流量,所引起制造成本提高、组装困难及传动效率不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流量机油泵,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及装配难度,以及提升传动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可变流量机油泵,其具有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加压组;该第一壳体中央处贯穿成形一第一轴孔,该第一壳体凹陷形成一回油道;该第二壳体形成一入油孔及一出油孔,并于中央处贯穿成形一第二轴孔,该第二壳体形成一中空的调节油室、一引流道及一回油孔,该回油孔相通于该调节油室,该引流道相通于该调节油室的一端部,该调节油室形成一长孔而相通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连接该第二壳体,以形成一入油腔室及一出油腔室,该第一壳体的第一轴孔相对应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轴孔,该第二壳体的回油孔对应该第一壳体的回油道,该引流道联通该调节油室及该出油腔室;该第二壳体具有一调节阀组,该调节阀组装设于该调节油室内部,该调节阀组具有一塞体及一弹性件,该塞体一端部凹陷形成一容穴,该塞体相对另一端部封闭端,该封闭端的外缘壁面形成一齿条部,该塞体的封闭端抵靠该引流道,该弹性件一端部抵靠于该塞体的容穴内部,另一端部结合在该调节油室内部;该加压组具有一内转子、一外转子及一偏心轮,该内转子容纳设置于该外转子内部,该偏心轮中央形成一偏心孔,该外转子的外缘壁面抵靠于该偏心孔的内缘壁面,该偏心轮外缘壁面形成一驱动齿部,该偏心轮装设于该第二壳体内部,该驱动齿部经过该调节油室的长孔而相互啮合于该调节阀组的塞体的齿条部。
[0007]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中该第一壳体的相对二端部各自凹陷形成一第一槽部及一第二槽部,该回油道相通于该第一槽部;该第二壳体的相对二端部各自凹陷形成一第三槽部及一第四槽部,该第三槽部及该第四槽部处各自贯穿形成该入油孔及该出油孔,该引流道联通该第四槽部及该调节油室;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槽部及第二槽部各自对应配合该第二壳体的第三槽部及第四槽部,以分别形成该入油腔室及该出油腔室。
[0008]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中该第二壳体的调节油室另一端部一相通于外界的开孔,该调节油室开孔端的内缘壁面凹陷形成一定位槽;该调节阀组进一步具有一端盖及一扣环,该端盖一端面凸伸形成一凸柱,该端盖的凸柱穿设于该弹性件的中空处,该端盖形成凸柱的端面抵靠该弹性件的另一端部,该扣环一端面抵靠该端盖另一端面,该扣环的外环壁面顶抵于该调节油室的定位槽。
[0009]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中该第二壳体内侧面中央处凹陷形成一容座;该内转子中央形成一中孔,该内转子外缘壁面凸伸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齿部,该内转子一端面环绕该中孔凸伸形成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穿设并装设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轴孔,该中孔对应该第一壳体的第一轴孔及该第二壳体的第二轴孔;该外转子内缘壁面凹陷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齿槽,所述齿槽啮合于该内转子的部分齿部,该外转子内径大于该内转子外径,所述齿槽未啮合其余齿部处形成一间隙,所述齿槽及所述齿部的间隙相通于该入油腔室及该出油腔室;该偏心轮外缘壁面形成一驱动齿部,该偏心轮可旋转的装设于该第二壳体的容座内部,该偏心孔的内径相匹配于该外转子的外径。
[0010]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中该第一壳体的周缘贯穿形成多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壳体的周缘贯穿形成多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固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固定孔,多个固定元件穿设并组设于该第一固定孔及该第二固定孔,以连接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
[0011]通过上述可变流量机油泵,除能维持利用主动式自动减压的机构,让机油泵对机油的供给提供良好的管控效果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0012]I)结构精简化,降低成本与组装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阀组的塞体直接啮合驱动加压组的偏心轮转动,以调节机油泵的输出油量,相对于现有技术揭示的机油泵,本实用新型减少机油泵进行流量调整所需的传动零件数量,使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的整体组成机构更为精简化,组装简便而容易,因而能降低生产成本及组装难度。
[0013]2)提升调节阀组与加压组间的传动效率;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阀组的塞体直接啮合驱动加压组的偏心轮转动,其整体传动机构采取直接驱动的构造,因省却现有机油泵设置于调节阀组与加压组间的齿轮式传动组件,故使本案可变流量机油泵对于输出的机油压力变化能够直接经由调节阀组与加压组的偏心轮结合而产生立即性输出机油的压力调整,有效地提升调节阀组与加压组间的传动效率,以改善现有技术因采用多个齿轮作为传动组件以调整机油泵的流量,所引起传动效率不高的缺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流量机油泵的立体外观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流量机油泵的元件分解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压组的组装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流量机油泵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流量机油泵的正常状态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流量机油泵的调节流量状态示意图。
[0020]主要符号说明:
[0021]10 第一壳体
[0022]101 第一槽部102 第二槽部
[0023]11 第一轴孔12 回油道
[0024]13 第一固定孔
[0025]20 第二壳体
[0026]200 容座201 第三槽部
[0027]202 第四槽部203 入油孔
[0028]204 出油孔205 引流道
[0029]21 第二轴孔22 调节油室
[0030]221 定位槽
[0031]23 回油孔24 调节阀组
[0032]241 塞体2411 齿条部
[0033]242 弹性件243 端盖
[0034]244 扣环25 第二固定孔
[0035]30 加压组
[0036]31 内转子311 中孔
[0037]312 齿部32 外转子
[0038]321 齿槽33 偏心轮
[0039]331 驱动齿部332 偏心孔
[0040]40 入油腔室50 出油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42]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具有一第一壳体10、一第二壳体20及一加压组30。
[0043]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该第一壳体10中央处贯穿成形一第一轴孔11,该第一壳体10内侧面的相对二端部各自凹陷形成一第一槽部101及一第二槽部102,并于该第一壳体10的内侧面凹陷形成一回油道12,该回油道12相通于该第一槽部101,该第一壳体10的周缘贯穿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3。
[0044]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该第二壳体20中央处贯穿成形一第二轴孔21,该第二壳体20内侧面中央处凹陷形成一容座200,并于内侧面的相对二端部各自凹陷形成一第三槽部201及一第四槽部202,该第二壳体20于该第三槽部201及该第四槽部202处各自贯穿形成一入油孔203及一出油孔204,该第二壳体20的底部形成一中空的调节油室22及一引流道205,该调节油室22形成一长孔而相通于该第二壳体20内侧面,意即该调节油室22与该容座200为相通,该引流道205联通该第四槽部202及该调节油室22 —端部,该第二壳体20内侧面贯穿形成一回油孔23,该回油孔23相通于该调节油室22,该调节油室22另一端部为一相通于外界的开孔,该调节油室22开孔端的内缘壁面凹陷形成一定位槽221,该第二壳体20的周缘贯穿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25。
[0045]请参照图2及图4所示,该第二壳体20具有一调节阀组24,该调节阀组24具有一塞体241、一弹性件242、一端盖243及一扣环244 ;该调节阀组24装设于该调节油室22内部。
[0046]该塞体241为一柱体,该塞体241 —端部凹陷形成一容穴,该塞体241相对另一端部为封闭端,并于该封闭端的外缘壁面形成一齿条部2411 ;该塞体241可移动的容纳设置于该第二壳体20的调节油室22,由该塞体241的移动,使该回油孔23呈封闭状态或呈开启状态,该塞体241的封闭端抵靠该引流道205。
[0047]该弹性件242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压缩弹簧,该弹性件242 —端部抵靠于该塞体241的容穴内部。
[0048]该端盖243为一片体,该端盖243 —端面凸伸形成一凸柱,该端盖243的凸柱穿设于该弹性件242的中空处,该端盖243形成凸柱的端面抵靠该弹性件242的另一端部。
[0049]该扣环24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为一 C型扣环,该扣环244 —端面抵靠该端盖243另一端面,该扣环244的外环壁面顶抵于该调节油室22的定位槽221。
[0050]该第一壳体10的第一轴孔11及第一固定孔13相对应于该第二壳体20的第二轴孔21及第二固定孔25,以多个固定元件(图中未示),如:螺丝或螺栓配合螺帽…,穿设并组设于该第一固定孔13及该第二固定孔25,以连接该第一壳体10及该第二壳体20,使该第一壳体10及该第二壳体20的内侧面相抵靠,该第一壳体10的第一槽部101及第二槽部102各自对应配合该第二壳体20的第三槽部201及第四槽部202,以分别形成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的入油腔室40及出油腔室50,意即该引流道205联通于该出油腔室50,如图5及图6所示,该第二壳体20的回油孔23对应该第一壳体10的回油道12。
[0051]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该加压组30具有一内转子31、一外转子32及一偏心轮33 ;该加压组30装设于该第二壳体20的容座200内部。
[0052]该内转子31为一中空环体,该内转子31中央形成一中孔311,该内转子31外缘壁面凸伸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齿部312,该内转子31 —端面环绕该中孔311凸伸形成一延伸部313 ;该延伸部313穿设并装设于该第二壳体20的第二轴孔21,该中孔311对应该第一壳体10的第一轴孔及该第二壳体20的第二轴孔21。
[0053]该外转子32为一中空环体,该外转子32内缘壁面凹陷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齿槽321 ;该外转子32内径大于该内转子31外径,该内转子31容纳设置于该外转子32内部,该齿槽321啮合于该内转子31的部分齿部312,该齿槽321未啮合其余齿部312处形成一间隙,该齿槽321及该齿部312的间隙相通于该入油腔室40及该出油腔室50。
[0054]该偏心轮33为一中空环体,该偏心轮33外缘壁面形成一驱动齿部331,该偏心轮33中央形成一偏心孔332 ;该偏心轮33可旋转的装设于该第二壳体20的容座200内部,该偏心孔332的内径相匹配于该外转子32的外径,该外转子32的外缘壁面抵靠于该偏心孔332的内缘壁面,该驱动齿部331经过该调节油室22与该容座200间所形成的长孔与该调节阀组24的塞体241的齿条部2411相互啮合。
[0055]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的正常运作状态,请参照图5所示,通过一外部驱动轴穿设该内转子31的中孔311以带动该内转子31转动,再经由该内转子31带动该外转子32,该内转子31外缘壁面的齿部312与该外转子32的齿槽321是偏心啮合关系,由于该内转子31带动该外转子32旋转过程中,利用该内转子31与该外转子32间的空间位置变化,使经过该入油孔203进入该入油腔室40的机油吸入该内转子31及该外转子32间的空间,通过该内转子31与该外转子32旋转的推挤作用,进而对进入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的机油产生加压及输送的功用,经过加压组30加压后的机油进入该出油腔室50,继而由该出油孔204供给至内燃机的汽缸。
[0056]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的调节机油流量,请参照图6所示,当内燃机所需机油量少于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所输出油量时,将使输出机油的压力升高,则该出油腔室50内的机油流经该引流道205而顶抵该塞体241的封闭端,压力升高的机油克服该弹性件242的弹力,令该塞体241于该调节油室22内部朝远离该引流道205移动,使机油得以流入该调节油室22,于该塞体241移动之时,由于该塞体241的齿条部2411啮合于该偏心轮33的驱动齿部331,该塞体241带动该偏心轮33旋转,则该偏心轮33带动该外转子32旋转,继而改变该外转子32与该内转子31偏心啮合位置,因此降低经过该外转子32与该内转子31所传输的机油流量,则机油的压力随之下降,此外,由于该塞体241远离该引流道205移动,使得出油腔室50的机油通过该引流道205而分流至该调节油室22内部,因而也可使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所输出机油的压力减低。
[0057]请参照图6所示,当出油腔室50内的机油压力持续上升,将使该调节油室22内的塞体241更加远离该引流道205,从而开启该回油孔23,则进入该调节油室22的机油经过该回油孔23及该回油道12而返至该入油腔室40,因而本实用新型可变流量机油泵得以降低输出机油的压力。
[00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加压组; 所述第一壳体中央处贯穿成形一第一轴孔,所述第一壳体凹陷形成一回油道; 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一入油孔及一出油孔,并于中央处贯穿成形一第二轴孔,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一中空的调节油室、一引流道及一回油孔,所述回油孔相通于所述调节油室,所述引流道相通于所述调节油室的一端部,所述调节油室形成一长孔而相通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以形成一入油腔室及一出油腔室,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轴孔相对应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壳体的回油孔对应所述第一壳体的回油道,所述引流道联通所述调节油室及所述出油腔室;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一调节阀组,所述调节阀组装设于所述调节油室内部,所述调节阀组具有一塞体及一弹性件,所述塞体的一端部凹陷形成一容穴,所述塞体的相对另一端部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外缘壁面形成一齿条部,所述塞体的封闭端抵靠所述引流道,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部抵靠于所述塞体的容穴内部,另一端部结合在所述调节油室内部; 所述加压组具有一内转子、一外转子及一偏心轮,所述内转子容纳设置于所述外转子内部,所述偏心轮中央形成一偏心孔,所述外转子的外缘壁面抵靠于所述偏心孔的内缘壁面,所述偏心轮外缘壁面形成一驱动齿部,所述偏心轮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驱动齿部经过所述调节油室的长孔而相互啮合于所述调节阀组的塞体的齿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二端部各自凹陷形成一第一槽部及一第二槽部,所述回油道相通于所述第一槽部; 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二端部各自凹陷形成一第三槽部及一第四槽部,所述第三槽部及所述第四槽部处各自贯穿形成所述入油孔及所述出油孔,所述引流道联通所述第四槽部及所述调节油室; 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槽部及第二槽部各自对应配合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槽部及第四槽部,以分别形成所述入油腔室及所述出油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调节油室另一端部为一相通于外界的开孔端,所述调节油室的开孔端的内缘壁面凹陷形成一定位槽; 所述调节阀组进一步具有一端盖及一扣环,所述端盖的一端面凸伸形成一凸柱,所述端盖的凸柱穿设于所述弹性件的中空处,所述端盖形成凸柱的端面抵靠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部,所述扣环的一端面抵靠所述端盖的另一端面,所述扣环的外环壁面顶抵于所述调节油室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侧面中央处凹陷形成一容座; 所述内转子中央形成一中孔,所述内转子外缘壁面凸伸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齿部,所述内转子的一端面环绕所述中孔凸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设并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轴孔,所述中孔对应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轴孔; 所述外转子内缘壁面凹陷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齿槽,所述齿槽啮合于所述内转子的部分齿部,所述外转子内径大于所述内转子外径,所述齿槽未啮合的其余齿部处形成一间隙,所述齿槽及所述齿部的间隙相通于所述入油腔室及所述出油腔室; 所述偏心轮外缘壁面形成一驱动齿部,所述偏心轮可旋转的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容座内部,所述偏心孔的内径相匹配于所述外转子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流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贯穿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贯穿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固定孔相对应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固定孔,多个固定元件贯穿并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以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
【文档编号】F16N13/00GK204201437SQ20142057314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马惠生, 何盈毅 申请人:瑞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