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刹车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557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刹车片,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刹车片也叫汽车刹车皮,是指固定在与车轮旋转的制动鼓或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其中的摩擦衬片及摩擦衬块承受外来压力产生摩擦作用,从而达到促使车辆减速的目的。汽车刹车片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钢板要经过涂装来防锈,涂装过程用SMT-4炉温跟踪仪来检测涂装过程的温度分布来保证质量;隔热层是由不传热的材料组成,目的是隔热;摩擦块由摩擦材料、粘合剂组成,刹车时被挤压在刹车盘或刹车鼓上产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和制动的目地。刹车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来自摩擦,利用刹车片与刹车碟(鼓)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将车辆行进的动能转换成摩擦后的热能,使车子停下来。一套良好有效率的刹车系统必须能提供稳定、足够、可控制的刹车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液压传递及散热能力,以确保驾驶人从刹车踏板所施的力能够充分有效的传到总泵及各分泵,从而避免高热所导致的液压失效及刹车衰退。现有刹车片摩擦层一般为平面结构,摩擦片与隔热片之间通过压合粘结在一起,由于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使摩擦层发热导致摩擦片变形,影响刹车性能;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摩擦片与隔热片之间粘合剂的使用寿命随之降低,导致摩擦片在强受力过程中容易脱落,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现有摩擦片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薄,如果不及时更换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厂家多通过专用规矩如游标卡尺等来测量其厚度,以此决定该刹车片是否报废,但该过程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有效避免摩擦片与隔热片脱落,提高散热效果,降低刹车噪音,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刹车片。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刹车片,包括钢片、隔热层、摩擦片,摩擦片粘合在隔热层上,隔热层固定在钢片上,其特征在于:摩擦片与隔热层连接处分别为相互对应的凸凹交替的齿状结构;在摩擦片上部设有排屑槽,在摩擦片下部贯穿于摩擦片两侧设有散热孔。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于:在所述摩擦片与隔热层之间压合有防震片,以有效降低刹车噪音。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摩擦片一侧设有厚度警戒线,以方便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刹车片。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摩擦片与隔热层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为相互对应的凸凹交替的齿状结构,使摩擦片与隔热层相互咬合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摩擦片的脱落;摩擦片上设置的排屑槽,可将摩擦产生的废屑及时排除刹车片,以减少对刹车造成的影响;摩擦片上的散热孔,能够有效散热,以防止摩擦片因温度过高发生变形。该刹车片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更换的频率和使用成本,方便实用,有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图;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图;图中标号为:1、钢片;2、隔热层;3、摩擦片;4、螺栓;5、排屑槽;6、散热孔;7、防震片;8、厚度警戒线;9、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刹车片,包括钢片1、隔热层2、摩擦片3,装配时将摩擦片3粘合连接在隔热层2上,然后将隔热层2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在钢片1上,在钢片1的上下两端分别留有一个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安装孔9;所述摩擦片3与隔热层2二者的连接处分别为相互对应的凸凹交替的齿状结构;在所述摩擦片3的上部设有排屑槽5,在摩擦片3的下部贯穿于该摩擦片左右两侧设有散热孔6。如图1所示,在所述摩擦片3与隔热层2之间压合固定有防震片7,以有效降低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如图1所示,在所述摩擦片3的一侧设有厚度警戒线8,以方便用户根据该厚度警戒线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刹车片。本发明通过将摩擦片与隔热层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为相互对应的凸凹交替的齿状结构,使摩擦片与隔热层相互咬合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摩擦片从隔热层上脱落;摩擦片上设置的排屑槽,可将摩擦产生的废屑及时排除刹车片,以减少对刹车造成的影响;摩擦片上的散热孔,能够有效散热,以防止摩擦片因温度过高发生变形。该刹车片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更换的频率和使用成本,方便实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