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两个离合器片的钣金结构形式的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055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具有至少两个离合器片的钣金结构形式的离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具有离合器操纵机构,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能够与压力罐形成作用关系,以操纵离合器,其中压力罐作用在压板上,用于将至少一个离合器片夹紧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例如具有同心从动缸的机动车离合器,所述从动缸也称为“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或者CSC并且与例如刚性的压力罐形成作用关系,以操纵离合器,其中压力罐作用在压板上,用于将压板轴向地移位到反压板上,以夹紧至少一个离合器片。



背景技术:

从EP 1 524 446 A1中已知一种离合器设备,所述离合器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摩擦离合器,所述摩擦离合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离合器片,其中这两个离合器片能够与固有的待进行驱动的轴连接,并且这两个离合器能够彼此独立地经由各一个操纵机构接合和分离,此外其中离合器的闭合力直接地由操纵机构施加。

DE 10 2011 017 380 A1公开一种双离合器,其用于将马达侧的输入轴与变速器侧的第一输出轴和/或变速器侧的第二输出轴联接,所述双离合器具有: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能够相对于第一配对板轴向地运动,所述第一压板用于联接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离合器片;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具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能够轴向地相对于第二配对板移动,所述第二压板用于联接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的第二离合器片;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用于移动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和输入轴承,所述输入轴承与第二配对板连接,所述输入轴承用于支撑在第一输出轴上或用于支撑在第二输出轴上,其中第二配对板构成用于将输入轴承沿轴向方向定位在第一离合器片和第二离合器片之间。

此外,DE 10 2009 048 277 A1示出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构成为空心轴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和同心地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中引导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所述双离合器由压紧的第一摩擦离合器和拉紧的第二摩擦离合器构成,所述摩擦离合器具有:第一反压板和两个压板以及静液压的接合系统,所述第一反压板借助于第一轴轴承能转动地支承在空心轴上,所述压板能够分别抵靠反压板的一侧轴向地在中间插入各一个离合器片的摩擦衬片的情况下被预紧,所述压板抗转动地与反压板连接,其中所述离合器片与各一个变速器输入轴抗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接合系统具有围绕空心轴设置的圆柱壳体和两个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在所述圆柱壳体中能够轴向地朝向压板方向相互移位,以便将压板相对于反压板夹紧,其中第一轴轴承还轴向固定地固定在空心轴上,并且圆柱壳体借助于第二轴轴承轴向固定地且相对于空心轴抗转动地容纳在所述空心轴上。

本发明优选涉及在一方面内燃机和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之间以可切换地摩擦配合的方式将转矩和/或转速耦联的机动车离合器的领域,所述机动车离合器尤其是机动车单片式离合器、机动车双离合器或机动车多片式离合器。

如果使用由杠杆弹簧或碟形弹簧来操纵的干式或者说干式运行的双离合器,那么这具有如下缺点:由于碟形弹簧的高倾斜刚度,仅能实现片、压板等的几何误差的低补偿功能,或不能实现补偿功能。这在转矩传递时引起高的力矩波动或波动,所述波动也称为揪拔。揪拔是不期望的。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压力罐的刚度涉及操纵方向上的刚度,一方面所述刚度不能够与杠杆弹簧的倾斜刚度混淆,另一方面所述刚度应该与操纵方向上的杠杆弹簧的弹性柔韧度的功能区别,其中所述杠杆弹簧的倾斜刚度涉及防止围绕径向方向倾斜的阻力。

也能够使用直接操纵的、即没有中间连接碟形弹簧的干式单片双离合器。但是,由于例如在此应用的轴承的可负荷极限和/或仅受限可用的可由离合器操纵器或执行器施加的能量,可传递的转矩受到限制,可传递的转矩也称为转矩容量。但是,可传递的转矩受到限制是不期望的。

此外,能够应用具有自调整磨损补偿的简单双片离合器,其也称为自调整离合器或专业术语称为“self-adjusting clutch(自调节离合器)”或简称SAC。这种离合器尤其在可手动换挡的变速器或者说手动换档变速器或手动换挡(Handschalter)和自动化的手动变速器的领域中广为使用。因为这种离合器通常应用碟形弹簧,然而这种离合器如上描述的那样显示出揪拔倾向或与高成本联系在一起。

附加地或也能够应用湿式离合器。因为所述离合器一方面产生飞溅损失和/或另一方面产生与离合器冷却关联的泵送损失,所以湿式离合器同样是不期望的。

通常,对于构件压板、配对板或反压板,和可能存在的中间压板应用铸造构件。由铸造材料构成的构件是可靠的,并且经济上仅能够以一定的最小厚度制造。当前,对于批量制造的铸造构件的极限为大约8mm厚。在该极限之下,不同的因素会阻碍经济制造或加工,所述因素例如是昂贵的制造方法、如水平浇铸或冷硬铸造代替三明治形式的竖直浇铸,或者将铸造件后续地切削到更小的尺寸或轴向尺寸上的高切削加工耗费。然而,一方面,在批量生产用于车辆结构的部件时的成本要保持得低或者降低该成本,并且另一方面,寻求节约结构空间和/或节约重量。

机动车结构中的可换挡的、摩擦配合地传递转矩的离合器通常经受高的热负荷,例如在快速依次紧随的起动过程中经受高的热负荷,所述快速依次紧随的起动过程在专业术语中称为“快速起动和急停”。因此,期望具有高的或至少未降低的热学鲁棒性的离合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缺点。特别地,设有具有能够用作为双离合器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具有小的敏感性或揪拔倾向,具有用于传递转矩的高容量,具有小的质量惯性,具有小的轴向结构空间和/或具有高的热负荷性。尤其期望的是:适合于传递至少250Nm的双离合器系统,其具有优化的揪拔和力矩波动性能。

在这种离合器中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离合器片和中间压板,所述中间压板能够夹紧在离合器片之间,其中构件即压板、中间压板和反压板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钣金板。

钣金板也能够称为金属冲压板、金属冲压压板或钣金构件。所述钣金板能够在无切削的方法中以下沉的方式(fallend)制造。所述钣金板无切削地、压力成形地、弯曲地、切割地和/或滚压地制成,尤其与铸造材料不同地实现。

通过构件压板、中间压板和反压板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钣金(冲压)板的方式,节省了轴向结构空间,使得能够以结构空间中性的方式轴向地设置第二离合器片,使得相对于具有仅一个离合器片的离合器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几乎将可传递的转矩翻倍。这引起:与具有仅一个离合器片的离合器相比能够节省结构空间和/或重量。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有利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下面进行阐述。在那里提出的方面也能够单独地、彼此独立地和独立于主要方面地进一步加强技术效果。

因此有利的是:在离合器片中的一个上安置有承载件,所述承载件与另一离合器片有效连接并且设计成用于将转矩传递给从动轴,因为这样能够有效地传递转矩。

为了实现良好的贴靠,适当的是:离合器片具有摩擦衬片,其中在摩擦衬片和承载件之间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

当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的仅一个离合器片上存在唯一的、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时,结构空间尤其小。

为了实现尽可能多样的应用,期望的是:离合器构成为双离合器的子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具有两个变速器输入轴,或者离合器构成为单离合器,所述单离合器具有仅一个变速器输入轴。

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离合器操纵机构轴向地和/或径向地(滚动)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上。

有利的是:反压板轴向地和/或径向地支撑在与离合器操纵机构相同的变速器输入轴上。

也期望的是:至少两个离合器片中的一个离合器片的承载件在环周方向上支承另一离合器片,以吸收相应的离合器转矩。

为了可以良好地进行转矩传递和引导单独部件,有利的是:离合器片中的一个具有接合轮廓,将至少一个另外的离合器片以轴向能移位的方式接合到所述接合轮廓中,以传递转矩。

还能够提出:在离合器片中的一个上固定承载件,所述承载件构建用于将转矩传递给从动轴和/或引导至少一个中间压板。由此能够实现期望的力流。

优选地,在离合器片/衬片基片的一侧或两侧上接合有摩擦衬片,所述离合器片/衬片基片安置在承载件上。通过设置摩擦衬片能够降低离合器中的磨损和/或降低在离合器闭合情况下的热能量输入。通过设置仅一个摩擦衬片能够节约轴向结构空间。

当在摩擦衬片中的仅一个和承载件之间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时,能够节约轴向结构空间。特别地,在将刚性的压力罐用于操纵离合器时能够弃用碟形弹簧,使得在应用刚性的压力罐时,仅一个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能够充分补偿几何误差。这再次节约了轴向结构空间。因此,以协同作用方式促进节约结构空间和改进揪拔表现。

当在两个摩擦衬片和承载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时,相应的弹簧行程例如能够被显著地降低,使得实现结构空间的节约,和/或实现更快速换挡的或更快速接合和/或断开的离合器。

当在仅一个摩擦衬片和承载件之间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时,或在两个摩擦衬片和承载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时,能够利用上述优点。

尤其优选的是:在压板和反压板之间在仅一个离合器片上使用沿轴向方向预紧的弹簧,因为这由于构件数量的降低例如使轴承维护成本和安装成本降低。此外,这样能够在接通离合器时降低操纵行程,使得不仅能够节约轴向结构空间,而且也能够以节约热能量输入的方式缩短打滑进而缩短直至摩擦配合的时间。

适当的是:离合器构成为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具有两个变速器输入轴,或离合器构成为单离合器,即具有仅一个变速器输入轴。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尤其能够是双离合器的子离合器。单离合器是尤其成本适宜的。双离合器能够在不中断拉力的情况下换挡,使得通常能够改进行驶动力性。

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离合器操纵机构轴向地/或径向地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上,优选经由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支承,或直接地支承在变速器底部上。

当离合器操纵机构准备用于轴向地和/或径向地支撑在变速器输入轴上时,在操纵离合器时出现的轴向力在结构紧凑的空间上被拦截或者支承,使得为了小的系统重量能够对于对此所需的强度可仅设有少量材料。

当离合器操纵机构准备用于轴向地支撑在离合器罩壁、如变速器底部上时,也在更换离合片时,尤其简化安装并且安装变得更便宜。

为了支撑离合器操纵器,尤其应设置和构成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尤其优选角接触球轴承。滚动轴承尤其良好地被供应润滑剂,并且相对于在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中出现的温度是尤其耐久的。滑动轴承尤其是小的和轻的。角接触球轴承尤其良好地适合于节约件数进而节约成本。

当反压板准备用于轴向地和/或径向地支撑在轴、例如曲轴或变速器输入轴上时,用于操纵离合器的力能够被尤其良好地导出。此外,这由于同心性尤其高而有助于少量地倾向于揪拔。

为了支撑反压板而尤其优选的是:设置和构成有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尤其角接触球轴承,其中参考上述优点。

当至少两个离合器片中的一个离合器片的承载件在环周方向上支承另一离合器片,以吸收相应的离合器转矩时,能够有利地仅将承载件准备用于将离合器转矩传递到所属的轴、例如变速器输入轴或曲轴上。这节约成本和重量。特别地,用于将离合器转矩传递到所属的轴上的承载件抗转动地且轴向可移动地支承在所属的轴上,使得用于断开和/或闭合离合器的离合器片可移位性能够不被承载件在所属轴上的支承妨碍,以至于能够应用更小的且更轻的离合器操纵器。这由于该离合器片的较小的总质量惯性而降低变速器输入轴的转动惯量,使得例如能够小地进而更轻地且成本更低地设计变速器中的同步环。

当至少两个离合器片中的一个具有接合轮廓时,那么能够尤其简单地实现闭合和/或断开离合器,其中至少两个离合器片中的其他的或另一个或其他多个的离合器片以轴向能移位的方式接合到所述接合轮廓中,以传递转矩。这节约了成本。

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固定在反压板处的引导装置将压板和中间压板沿环周方向且轴向可移位地支承,以传递转矩,和/或在引导装置和中间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元件。

当固定在反压板处的引导装置将压板沿环周方向且轴向可移位地支承以传递转矩时,另外的板能够尤其稳定地接合到反压板上,使得能够传递相对高的转矩。

在此尤其优选的是:离合器优选具有中间压板,所述中间压板轴向地设置在离合器片之间并且沿环周方向且轴向可移位地支承在引导装置上。除了上述的、将压板支承在反压板上的优点之外,在此也得到节约成本的相同部件效果。

换而言之,提出由钣金件冲压而成的压力板的应用,以便实现直接操纵的离合器或双离合器的简单结构,并且同时降低离合器的转动惯量,其中有利地,实现更好的行驶动力性或经济的燃料消耗,优选这两者都实现。此外为每个离合器或子离合器提出多个离合器片,使得热量更好地分布。由此,作为协同效应,也产生提高的转矩容量和离合器的更小的轴向结构或结构空间需求。还应注意的是:至少一个或仅一个子离合器能够具有两个离合器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的两个子离合器,其中有利地,存在两个压板、两个反压板和两个中间压板,并且更优选的是,全部都由钣金件制成。

通过上面和/或下面的描述详细说明的以下方面应当也能独立地要求保护。因此,能够将离合器操纵器例如同心从动缸固定、支撑和/或支承在变速器壳体如变速器底部上,固定、支撑和/或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固定、支撑和/或支承在离合器壳体如离合器罩上,和/或固定、支撑和/或支承在将内燃机与变速器联接的壳体上。因此,配对板或反压板能够构成和设置为,例如支承和/或支撑为,使得所述配对板或反压板吸收夹紧力和/或操纵力。特别地,反压板沿轴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支承在离合器输入轴上。中间压板尤其能够设置在离合器的或同一子离合器的两个离合器片之间。压板和中间压板能够经由弹性元件如弹簧元件、尤其如片簧元件以轴向可移位或可移动的方式连接。摩擦片和/或离合器片能够接合在毂上。特别地能够提出:离合器的或子离合器的摩擦片或离合器片中的仅一个能够设置和构成为,与所属的轴、如变速器输入轴连接,如可抗转动地连接,或轴向可移位且可抗转动地连接。尤其能够提出,离合器的或子离合器的至少两个离合器片彼此抗转动地连接,或抗转动且轴向可移位地连接,并且该连接于是能够设置成,与所属的轴、如变速器输入轴抗转动地连接,或抗转动且轴向可移位地连接。在离合器或子离合器中,能够设有衬片弹性装置、至少一个衬片弹性装置和/或各一个衬片弹性装置。尤其能够提出:每个子离合器的仅一个摩擦片具有衬片弹性装置,并且该摩擦片或另一摩擦片明确地不具有衬片弹性装置,由此能够实现结构空间的优点并且降低成本。能够将单独的构件还有承载件或衬片承载件的分部段的设计方案设置和/或准备作为衬片弹性装置。替选地或附加地,能够将弹簧元件构成和设置在两个压板之间,或设置在压板和中间压板之间。替选地或附加地,能够在两个压板之间,或在压板和中间压版之间以间隔作用的方式设置和构成弹簧元件。中间压板能够称为压板。此外能够提出:压板承载件能够构造成,尤其借助于用于传递转矩的齿部一件式或多件式设置在反压板上,所述压板承载件也能够称为毂或压板承载部段。压板承载件的或压板承载部段的齿部能够设置和构成为,使得压板和/或中间压板抗转动地和/或轴向可移位地或轴向可受限移位地支承。

此外,也能够独立地要求保护下面提出的六板设计和/或下面介绍的八板设计。在六板设计中,双离合器的子离合器或离合器构成为,使得压板、反压板和中间压板构成为冲压构件、构成为成形构件、构成为冲压和成形构件和/或构成为钣金构件。在八板设计中,双离合器的子离合器和/或离合器构成为,使得压板、反压板和两个中间压板构成为冲压构件,构成为成形构件,构成为冲压和成形构件和/或构成为钣金构件。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三个实施方式和其改型方案详细描述本发明。其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的沿着纵轴线剖开的视图,所述离合器构成为双离合器,

图2示出图1中的离合器的沿着纵轴线剖开的视图,其中说明双离合器的第一子离合器的操纵,

图3示出图1中的离合器的沿着纵轴线剖开的视图,其中说明双离合器的第二子离合器的操纵,

图4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改型方案的离合器的沿着纵轴线剖开的视图,

图5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改型方案的立体图,和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的沿着纵轴线剖开的视图,所述离合器构成为双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是示意性质的并且仅用于理解本发明。相同的或类似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新进行描述。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也能够应用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因此,所述元件能够彼此交换。

图1示出离合器1的沿着纵轴线或旋转轴线X剖开的视图,所述离合器构成为双离合器,其具有两个常开的或自动打开的子离合器2,即第一子离合器3和第二子离合器4。通过闭合或操纵第一子离合器3,能够将未示出的内燃机的曲轴5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内部的变速器输入轴6耦联,以传递功率或者说进行功率传递,并且通过闭合或操纵第二子离合器4能够将曲轴5与第二或外部的变速器输入轴7耦联,以传递功率。第一变速器输入轴6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通常也能够称为变速器输入轴8。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是空心轴并且包围第一变速器输入轴6。第一变速器输入轴6能够同样构成为空心轴,以节约重量。

曲轴5与飞轮组件9连接。飞轮组件9构成为具有两个飞轮11的双质量飞轮10,两个飞轮即一个初级飞轮12和一个次级飞轮13。飞轮11在环周方向上以可围绕纵轴线X相对彼此可枢转的方式经由螺旋弹簧14耦联。螺旋弹簧14也称为扭转减震器。次级飞轮13经由偏移补偿元件15设置为用于补偿或平衡曲轴5和变速器输入轴8之间的偏移误差。在输出侧在偏移补偿元件15上设有用于在飞轮组件9和子离合器2之间传输转矩的插接齿部16。插接齿部16优选轴向地、径向地和/或沿环周方向预紧。

这两个子离合器各具有一个反压板17,各两个离合器片18、各一个中间压板19和各一个压板20。这两个反压板17、即第一子离合器3的第一反压板21和第二子离合器4的第二反压板22彼此固定地经由多个螺栓23连接。螺栓23优选构成为台阶螺栓,但是替选地,能够应用铆钉、螺钉、销、焊接点、压制部或用于夹紧或用于固定的弯曲部。这两个反压板21、2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其固定的连接而构成为共同的反压板24。共同的反压板24和次级飞轮13共同地形成双质量飞轮10的次级质量。

第一子离合器3的两个离合器片18是第一离合器片25和第二离合器片26。在第一离合器片25和第二离合器片26之间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子离合器3的第一中间压板27,并且所述离合器片以沿轴向方向在第一子离合器3的第一压板28和第一反压板21之间轴向移位以被夹紧的方式构成和设置。第二子离合器4以类似的方式设有第三离合器片29、第四离合器片30、第二中间压板31和第二压板32。离合器1能够称为直接操纵的多片式离合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个离合器片18都轴向地在两侧设有摩擦衬片33,所述摩擦衬片固定在一个或各一个衬片基片34上。衬片基片34也能够称为衬片承载件等。子离合器2的各一个离合器片18、即例如第二离合器片26和第四离合器片30当前设有衬片弹簧35作为衬片弹性装置。此外,各一个离合器片18借助于一个铆钉36或多个铆钉36固定在离合器承载件37上,即,第一离合器片25固定在第一离合器承载件38上并且第三离合器片29固定在第二离合器承载件39上。为了在相应的子离合器2和相应的变速器输入轴8之间传递离合器转矩,离合器承载件37借助于例如花键轴齿部40抗转动地且轴向可移位地支承在相应的变速器输入轴8上。离合器承载件37也能够称为和构成为承载件、毂部件或带动盘。

另外的离合器片18的衬片基片34,即第二离合器片26和第四离合器片30的衬片基片34分别借助于一个铆钉36和多个铆钉36固定在保持构件41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相应的保持构件41上设有接合轮廓42。接合轮廓42构成为,使得接合构成在相应的离合器承载件37上的接合轮廓43,以传递转矩。接合轮廓42和接合轮廓43构成和设置为:实现相应的保持构件41相对于相应的离合器承载件37的轴向至少限制移位。能够将接合轮廓42称为阴轮廓,并且将接合轮廓43称为阳轮廓。例如,接合轮廓42和接合轮廓43根据齿部44的类型、如插接齿部的类型构成。接合轮廓42能够构成为一个贯通孔或多个贯通孔,并且接合轮廓43能够构成为与贯通孔配对对称的(gegengleiche)凸缘或多个凸缘。接合轮廓43例如以一件式成形在离合器承载件37上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接合轮廓轴向L形地突出于所述离合器承载件。保持构件41也能够称为齿部钣金件。接合轮廓42也能够称为齿部轮廓。接合轮廓43也能够称为配对齿部。离合器转矩能够在子离合器2的至少一个中经由至少两个离合器片18导入到相应的变速器输入轴8中,其中所述离合器片也能够称为摩擦片。

离合器1具有离合器操纵器45,所述离合器操纵器包含同心从动缸46,所述从动缸具有两个缸腔47,所述缸腔围绕纵轴线X圆柱形形成。空心圆柱形或环形围绕纵轴线X形成的活塞49在每个空心圆柱形的缸腔47中运动,所述活塞中的第一活塞50分配给第一子离合器3,并且第二活塞51分配给第二子离合器4。在此,离合器操纵器45作为同心从动缸46的设计方案仅为优选构型方案。离合器操纵器45经由离合器操纵器轴承48支承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上,所述离合器操纵器轴承优选是角接触球轴承。离合器操纵器45替选地或附加地能够固定在固定式的壳体部件上,如固定在壳体底壁52上,例如也能够按照转矩支柱形式固定。

此外,每个子离合器2具有压力罐53,所述压力罐被提供、设置和构成用于在相应的压板20和相应的活塞49之间传递操纵力。压力罐53基本上是刚性的构件。由于压力罐53的刚性,并且由于弃用杠杆弹簧或碟形弹簧,离合器1能够称为直接操纵的离合器。

更确切地说,第一子离合器3具有第一压力罐54,所述第一压力罐作用在第一压板28上,以施加操纵力。第一压力罐54构成和准备用于通过第一活塞50进行操纵,例如经由压力罐轴承56、如角接触球轴承57来操纵。相同地,第二子离合器4具有第二压力罐55,所述第二压力罐作用在第二压板32上,以施加操纵力。第二压力罐55构成和提供用于通过第二活塞51进行操纵,例如经由压力罐轴承56、如角接触球轴承58来操纵。角接触球轴承57也能够称为第一压力罐轴承,并且角接触球轴承58也能够称为第二压力罐轴承。

共同的反压板24经由压力板轴承59支承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上,所述压力板轴承优选构成为角接触球轴承60。更确切地说,压力板轴承59支撑在第二反压板22的毂部段61上。压力板轴承59也称为中央滚动轴承。

根据图2和图3,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离合器1的操纵。

在此,图2基本上示出了图1的视图,其中通过加粗的虚线示出力流。因为离合器操纵器45经由滚动轴承支承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上还有压力罐53上,所以离合器操纵器45能够与能量源(未示出)连接,而没有设置用于传递操纵能量的转动执行装置等,其中所述能量源例如是主动缸等,所述滚动轴承即角接触球轴承48、57和58。

如果对缸腔47中的分配给第一子离合器3的缸腔47加载液压压力,那么第一活塞50轴向地沿离合器闭合方向移位。第一活塞50经由角接触球轴承57将用于闭合第一子离合器3的压力施加到第一压力罐54上。第一压力罐54以适合于操纵第一子离合器3的方式穿过第二压板32和第二反压板22接合,并且所述第一压力罐以如下方式将第一压板28挤压至第一反压板21:夹紧第二离合器片26、第一中间压板27和第一离合器片25,从而摩擦配合地传递转矩。传递到第一反压板21上的压力经由螺栓23传递到第二反压板22上。所述压力由第二反压板22经由毂部段61传递到压力板轴承59上。压力板轴承59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沿轴向方向固定地连接,使得将压力从压力板轴承59经由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和角接触球轴承48再次传递到离合器操纵器45上。力流因此闭合。特别地,用于闭合第一子离合器3的力流有利地仅在离合器1之内引导,以及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7的部段之内引导。

在此,图3基本上示出图1和2的示图,其中通过加粗的虚线示出力流。如果对缸腔47的分配给第二子离合器4的缸腔47加载液压压力,那么第二活塞51轴向地沿离合器闭合方向移位。第二活塞51经由角接触球轴承58将用于闭合第二子离合器4的压力施加到第二压力罐55上。第二压力罐55以如下方式将第二压板32挤压至第二反压板22:夹紧第四离合器片30、第二中间压板31和第三离合器片29,从而摩擦配合地传递转矩。传递到第二反压板22上的压力由所述第二反压板经由毂部段61传递到压力板轴承59上。其余的内容适用针对图2进行的说明。

如从图2和图3的视图中得出:角接触球轴承60、48优选以所谓O形布置设置,以实现交叉的、闭合的力走向。X形的布置同样能够是有利的。换言之,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特别的优点:压力板轴承59以与离合器操纵轴承48相同的方式设置。

通过用于操纵第一子离合器3的根据图2描述的力流和用于操纵第二子离合器4的根据图3描述的力流,没有将操纵力例如导入到变速器或离合器罩中。因此,力流在内部闭合。内部闭合的力流尤其通过离合器操纵轴承48实现。

相对于从DE 10 2009 048 277 A1已知的现有技术,离合器1的区别还在于:第一子离合器3和第二子离合器4分别沿相同的操纵方向断开和闭合,使得例如有助于以节约成本且简化制造的方式应用相同部件。

离合器1构成为如下面阐述的六板设计。因此,借助于冲压步骤和成形步骤由钣金件形成反压板17、中间压板19和压板20。由此实现:板的厚度主要不通过制造工艺、例如铸造来预设,而是主要通过强度要求来预设。该设计方案实现轴向尤其短的结构空间。

因为在离合器1中每个子离合器2中仅一个离合器片或子片18设有衬片弹性装置、例如衬片弹簧35,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轴向的结构空间。

尤其在操纵离合器1时在闭合相应的子离合器2时在打滑的情况下产生的热量被吸收和暂存在板中,即反压板17、中间压板19和压板20中。因为板由钣金件构成并且比由铸造材料构成的板更薄地制成,所以有利地,如在上面描述的那样,在热质量类似、热鲁棒性类似和/或比热容类似的情况下,能够将具有钣金板的离合器1的轴向的结构大小相对于具有铸造板的未示出的离合器缩短。随着板数量的增加,轴向结构空间的这种缩短尤其在每个子离合器2存在至少三个板的情况下起尤其有利的作用。

通过降低板即反压板17、中间压板19和压板20的厚度的方式,在假设摩擦半径相同的情况下,实现重量节约和惯性质量的节约,进而实现改进响应特性、改进机动车动力传动系的动力和改进燃料消耗。

通过将至少两个离合器片18设置在压板20和反压板17之间,即通过对每个子离合器2在压板20和反压板17之间集成两个摩擦片18的方式,降低摩擦配合的转矩传递所需的夹紧力。这一方面能够用于降低要通过离合器操纵器45施加的操纵力。另一方面,优选地,所需要的夹紧力的降低能够用于提高可传递的转矩。因此,在保持操纵力相似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地提高转矩。例如能够提出:将最大可传递的转矩有针对性地在结构上针对所谓的接合轴承的、压力罐轴承56的和压力板轴承59的可负荷性来设计,和/或针对操纵系统的可用的操纵能量来设计,所述接合轴承例如是离合操纵轴承48,在图1至3中主要示出所述操纵系统的离合器操纵器45。在离合器1中,全部部件针对250Nm的最大可传递的转矩设计。优选地,考虑安全储备(Sicherheitsreserve)。

此外,能够通过降低离合器1的或子离合器2的摩擦半径、即中间摩擦半径、内部的摩擦半径和/或外部的摩擦半径的方式,利用降低所需的夹紧力来降低转动惯量。在此,将在摩擦衬片33和相应的板、如反压板17、中间压板19和压板20之间的环形的接触面的摩擦半径理解为摩擦半径。操纵力在此优选保持类似,然而,实现更小的转动惯量和更小的燃料消耗。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改型方案在下面根据图4描述。相同的或类似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新描述。

在离合器承载件37上分别形成接合轮廓42,接合轮廓43接合到所述接合轮廓42中,所述接合轮廓43在相应的保持构件41上形成。接合轮廓42和接合轮廓43例如能够根据齿部44的类型、如插接齿部的类型共同作用。保持构件41是例如借助于成形步骤和/或冲压步骤形成的钣金构件。保持构件41优选具有L形状。

根据非图形示出的变型形式,接合轮廓42构成为外齿部,并且接合轮廓43构成为内齿部。由此,实现指形啮合。根据又一非图形示出的变型形式,接合轮廓42能够构成为内齿部并且接合轮廓43构成为外齿部。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型方案中还有在上面描述的改型方案中,第二离合器片26相对于第一离合器片25抗转动其轴向可移位地固定,并且第四离合器片30同样相对于第三离合器片29抗转动地且轴向可移位地固定。(因此,)在子离合器2中的一个的相应的离合器片18和相应分配的变速器输入轴8之间的转矩传递优选经由各一个冲压和/或成形制造的接合轮廓42和接合轮廓43进行,其中接合轮廓43形状配合地构成,且构成为实现:第二离合片26相对于第一离合器片25进行闭合离合器运动,和/或第四离合器片30相对于第三离合器片29进行闭合离合器运动。然而,这也能够被颠倒成,使得例如第一离合器片25相对于第二离合器片26抗转动地且轴向可移位地固定。接合轮廓42和接合轮廓43优选对称地成形。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改型方案在下面根据图5描述。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或类似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新描述。

如上面已经描述的,离合器片18、中间压板19和压板20闭合相应的子离合器2,并且通过相应的压力罐53挤压到相应的子离合器2的相应的反压板17上的方式运动。

根据图5说明片簧62的位置。经由片簧62分别支承压板20和中间压板19。片簧62分别与反压板17连接。

片簧62提供用于断开离合器1或子离合器2的复位力,或者施加所述复位力。因此,为了降低揪拔的倾向能够弃用其他的用于复位的弹簧元件,例如杠杆弹簧。因为在闭合离合器时的操纵方向在两个子离合器2中是相同的,所以在断开离合器1时的复位方向在两个子离合器2中也是相同的。这一方面实现在片簧62中应用相同部件,并且另一方面简化了离合器1的安装。

根据图5中示出的可选的方面,借助于相应的间隔铆钉63对中间压板19进行行程耦联,所述间隔铆钉以铆钉形式与中间压板19连接。在此尤其优选的是:行程耦联将中间压板19的操纵行程和/或分离行程与压板20的操纵和/或分离行程耦联。因此,能够实现行程耦联。

离合器1的片簧62不仅包括分配给中间压板19的各一个片簧64,而且还包括分配给压板20的各一个片簧65。板,即中间压板19和压板20,可设置为:能够分别借助于仅一个片簧62复位,或分别借助于多个片簧62复位。尤其优选的是:板,即中间压板19和压板20中的每个,都以复位到相应的板上的作用的方式分配有多个沿环周方向均匀地分布的片簧62,和/或分配有一个片簧,这一个片簧设置为延伸到位于纵轴线或旋转轴线X上的质量中心。

片簧62优选构成和设置为用于定位相应的中间压板19和/或压板20。

通过借助于间隔铆钉63和片簧64和65的共同作用定位中间压板19,实现:优选相应的子离合器2的全部离合器片18都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的适当大的/总够大的间隙,以防止拖曳力矩。

所提出的配置有利地实现仅借助片簧来复位,使得能够弃用碟形弹簧。这一方面借助于离合器1的或相应的子离合器2的所提出的直接操纵产生协作效应。另一方面,这实现弃用倾斜刚性的杠杆弹簧。因此实现如下效果:能够降低由几何误差引起的力矩波动。这再次降低整个离合器1的揪拔敏感性。因此,倾斜柔软的系统,例如所提出的离合器1的用于接合的机构和用于分离的机构是有利的,其中所述用于接合的机构例如是离合器操纵器45和刚性的压力罐53,所述用于分离的机构例如是片簧62。

下面,简短地根据图6描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或类似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新描述。图6示出根据八板设计思想的离合器1。离合器1的八个板是两个反压板17、四个中间压板19和两个压板20。在此,每个子离合器2除了反压板17和压板20之外具有一个轴向固定的中间压板66和一个可轴向移位的中间压板67,所述中间压板能够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板28和32或与中间压板27和31类似。轴向固定的中间压板66固定在相应的反压板17上,例如借助于铆钉68固定。

此外,每个反压板17具有引导部段69,所述引导部段也称为引导装置。引导部段69能够与相应的中间压板19一件式地或两件式地构成。相应的中间压板19也能够具有多个沿环周方向优选均匀分布的引导部段69。

将相应的可轴向移位的中间压板67和相应的压板20以抗转动且轴向可移位的方式在相应的引导部段69上引导或固定、支承或悬挂。引导部段69能够分别例如根据轨道形式、根据齿部形式、根据穿引接合部形式构成为:用于引导可轴向移位的中间压板67和压板20,其中齿部为优选的设计。借助于引导部段69实现:片簧62(在图6中未示出)不用于传递转矩,使得片簧62能够相应更小地设计。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每个离合器片18具有至少一个衬片弹簧装置,如衬片弹簧35。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非图形示出的改型方案,每个子离合器2的仅一个离合器片18具有衬片弹性装置,例如衬片弹簧35。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非图形示出的另一改型方案,每个离合器片18的每个摩擦衬片33具有衬片弹性装置,例如衬片弹簧35。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非图形示出的又一改型方案,离合器片18均不具有衬片弹性装置。在该情况下,代替轴向固定的中间压板66,能够设有中间压板(未图示出),所述中间压板以弹簧的方式支承或支撑并且可轴向狭窄受限地移位,所述中间压板在弹性作用或这种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补偿几何误差,其中所述弹性作用轴向地作用在相应的反压板17和相应轴向狭窄受限可移位的中间压板之间。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非图形示出的另一改型方案,在引导装置69和中间压板19之间设置有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尤其构成用于沿轴向方向支撑,以补偿几何误差和/或对相应的离合器片18通风。所述弹簧元件也能够或替选地构成用于沿径向方向支撑,以补偿例如对齐误差。附加地或替选地,弹簧元件能够构成用于沿环周方向支撑,以拦截转矩碰撞或类似情况。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非图形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构成为单离合器的离合器1。该单离合器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1仅具有一个子离合器2,例如第一子离合器3。借助该单离合器能够实现与在实施方式1和2以及其改型方案中相同的优点。

附图标记列表

1 离合器

2 子离合器

3 第一子离合器

4 第二子离合器

5 曲轴

6 第一变速器输入轴

7 第二变速器输入轴

8 变速器输入轴

9 飞轮组件

10 双质量飞轮

11 飞轮

12 初级飞轮

13 次级飞轮

14 螺旋弹簧

15 偏移补偿元件

16 插接齿部

17 反压板

18 离合器片

19 中间压板

20 压板

21 第一反压板

22 第二反压板

23 螺栓

24 共同的反压板

25 第一离合器片

26 第二离合器片

27 第一中间压板

28 第一压板

29 第三离合器片

30 第四离合器片

31 第二中间压板

32 第二压板

33 摩擦衬片

34 衬片基片

35 衬片弹簧

36 铆钉

37 离合器承载件

38 第一离合器承载件

39 第二离合器承载件

40 花键齿部

41 保持构件

42 接合轮廓

43 接合轮廓

44 齿部

45 离合器操纵器

46 同心从动缸

47 空心柱形的缸腔

48 离合器操纵轴承

49 空心柱形的活塞

50 第一活塞

51 第二活塞

52 变速器底部

53 压力罐

54 第一压力罐

55 第二压力罐

56 压力罐轴承

57,58 角接触球轴承

59 压板轴承

60 角接触球轴承

61 第二反压板的毂部段

62 片簧

63 间隔铆钉

64 分配给中间压板的片簧

65 分配给压板的片簧

66 轴向固定的中间压板

67 轴向可移位的中间压板

68 铆钉

69 引导部段

X 纵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