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370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工作面上支撑显示设备升降的支撑架,特别是涉及支架要求为薄型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注:本发明所指的显示设备,也简称显示器或显示屏,包括显示可动画面的液晶显示屏、显示器或显示屏,包括一体机桌式机,pos机以及平板电脑等)。



背景技术:

各种显示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生活中,显示设备其主要部分为显示器,目前显示器基本上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流,液晶显示器为一种近似板状的显示器,其本身无法自行站立,必须藉助支撑架等支撑装置的支撑才能使用。

为了便利使用,这其中大多显示器实际使用中需要能升降,而该升降高度的调整是通过采用支撑架中的升降机构来实现平衡显示器重力的,而升降机构用来产生平衡力的元件大多数都是采用定力弹簧,这种弹簧在拉伸过程时其拉力基本恒定,能较好地与重力恒定的显示器匹配和平衡。目前,与本发明最相近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升降支撑架其结构主要包括:一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一支架,支架内设有容置滑槽,槽两相对着的内侧壁各设有一滑轨,一设连于两滑轨而能相对所述支架上下升降移动的升降模块,一定力弹簧,所述定力弹簧可转动的卷绕端与相对的另一拉伸端分别与所述支架与升降模块相连,升降模块内包含设连有固定显示设备的承接板,从而当所述升降模块在相对所述支架上下升降时由定力弹簧产生相应平衡显示器重力用的弹力使显示器能随停,且升降操作轻便。当然,显示器支撑装置除了提供升降支撑功能外,有的还具备调整显示器多种倾斜角度的功能及相应机构,最终支撑架使显示器能够按使用者所需功能被定位在适合使用者观赏画面的高度位置和倾斜角度上。

但现有技术其所用的定力弹簧无论是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定力弹簧,其在支架内的布置和安装都是在大致同一高度平面上,且定力弹簧的放置都是其卷绕端的转动轴线大致平行于工作面并同时平行于两滑轨所共的平面(滑轨这个方向的安装以下简称正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定力弹簧从卷绕轴线方向看或从弹簧钢片的宽度上看其尺寸可以很大,在同等卷绕端外径(近似为圆,下同)下,比宽度小的定力弹簧拉力成比例的大,但这在支架厚度(指前后方向)宽松、要求不高时问题不大,其支架前后方向可容纳得下定力弹簧的外形尺寸,但当支架外观要求厚度很薄甚至超薄时就不行了,这是因定力弹簧的拉伸次数寿命要求总是对应要求其卷绕部外形尺寸具有一定的外径(近似为圆)大小,不能无限缩小其卷绕部的外径且加工制造工艺上及弹簧钢片自身弯曲要求也不允许太小的外径,因此普通的这种正置安装的定力弹簧将无法安装于薄型的支架内,长期以来每遇到这类支架厚度要求薄的支撑架结构,往往只能选择放弃,严重限制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尤其在人们越来越追求超薄的支撑架的当今,以无法满足人们新的审美趣味需求。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失的支撑架,在本行业中极具需求及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空间上将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方法并配合特别是具有板体内轨的薄型滑轨结构,从而提供一种支架厚度要求特别薄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用于显示设备在工作面上的升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设置在工作面上;

一支架,设置于该底座上,该支架沿纵向设有一容置滑槽;

二滑轨,该两滑轨平行地分别设置于形成于该容置滑槽的彼此相对的两内侧壁上;

一升降模块,包含一滑动组件、一承接板、一设连与该滑动组件与该承接板之间的俯仰枢纽单元;该承接板用以固设一显示设备并能通过该俯仰枢纽单元进行俯仰摆转;该滑动组件部分地设于该容置滑槽中,该滑动组件包含二相对的侧翼,所述两侧翼分别对应于两所述滑轨,使该滑动组件能沿该滑轨导引路径滑动;

至少二弹簧容置件,沿支架纵向至少分上下两排设于该支架内;以及

至少二定力弹簧,由弹簧钢片成形,该至少二定力弹簧沿该支架纵向至少分上下两排设置在该支架内,每个该定力弹簧包含一卷绕端及相对于该卷绕端的一拉伸端,其中每一个该卷绕端可转动地设置于一个该弹簧容置件上并且该转动的轴线垂直于该两滑轨所共有的平面,每个该拉伸端连接至该滑动组件上,以便当该升降模块沿该滑轨导引路径升降移动时,所有该定力弹簧能共同提供一平衡用的弹力使得显示设备能随停。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容置件为包括设置在该支架上的一转轴、一枢套在该转轴上的轴套,该定力弹簧的该卷绕端套在该轴套上并可绕该转轴轴线转动,每个该卷绕端侧面设有减磨挡片;另所述定力弹簧沿所述卷绕端的转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1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容置件为一块状的塑料容置座块,该容置座块固定在该支架上,该容置座块的上表面具有与该卷绕端弧面吻合的凹弧面,所述凹弧面容置、承接该定力弹簧的该卷绕端,使该卷绕端可在该凹弧面上滑转;另所述定力弹簧沿所述卷绕端的转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1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定力弹簧的该弹簧钢片为两或三片相贴紧复合而成,以便在该卷绕端外形尺寸增加不多情况下大大增加弹力;另所述定力弹簧沿所述卷绕端的转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1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滑轨为包含一横断面大致为u字形的外轨a,一移动内轨,该两外轨a分别固定在所述两内侧壁上,该移动内轨具有伸入该外轨au形开口内腔的滑动部,该滑动部包覆有塑料减磨件并透过该减磨件与该外轨a内腔的壁面适配、紧贴,以减少所述移动内轨在外轨a中移动时的摩擦及噪音和晃动间隙并约束和导引该移动内轨的移动路径;该两滑轨的各自两该移动内轨分别连接所述两侧翼并可沿该外轨a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滑轨为包含一横断面大致为u字形的外轨b,一板体内轨;数个滚珠,一设于该板体内轨与该外轨b之间以容纳、间隔每一个滚珠且横断面大致为u形的滚珠架;该两外轨b的u字形的开口相对着分别平行地固定在所述两内侧壁上,两该板体内轨分别连接所述两侧翼,所述板体内轨具有伸入该外轨bu形开口内并呈板体状的移动部,该移动部的两相对的外壁面与该外轨bu形开口内两相对的内壁面之间均分别沿该外轨b纵向设有数个滚珠,并在与数个该滚珠相邻的各该壁面上均分别沿该外轨b纵向设有适配该滚珠滚动的滚道槽且该滚道槽与数个该滚珠相抵顶,所述保持架设有对应数个滚珠的孔用以间隔、容纳每一个滚珠,每个该滚珠架的u形开口方向与相配的该外轨b的u形开口方向一致,最终使该板体内轨透过该数个滚珠的滚动而能被约束至沿该外轨b纵向往复滑动,以减少板体内轨在该外轨b中移动时的摩擦、噪音和晃动间隙。

进一步地,该升降模块更包含有一自转枢转组件,设连于该俯仰枢纽单元与该承接板之间,使该显示设备能绕垂直于该承接板板面的轴线枢转。

进一步地,更包含有一左右摆转枢转组件,设连于该支架与该底座之间,使该支架能相对所述工作面左右摆转。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滑动组件部分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滑槽中,所述支架于所述容置滑槽的开口处设置一滑槽盖板,所述滑槽盖板上设有两个长槽口,用以供所述滑动组件能穿过两个所述长槽口而上下升降;另所述支架前、后侧分别设有塑料前盖和塑料后盖,用以包覆该支架,使外观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靠下部设有前后方向贯通的穿线孔,用于显示设备的线缆穿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支架内空间上对弹簧进行上下排列且侧置的方法并配合薄型的板体内轨型滑轨结构,从而提供一种支架厚度要求特别薄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的左右对称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中一种滑轨实施方案里滑轨的横断面结构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底座

2支架

21容置滑槽

22滑槽盖板

221长槽口

23塑料前盖

24塑料后盖

25穿线孔

3定力弹簧

31卷绕端

32拉伸端

33转轴

34轴套

35减磨挡片

4升降模块

41滑动组件

411侧翼

42俯仰枢纽单元

43承接板

44自转枢转组件

5滑轨

51外轨b

52板体内轨

521移动部

53滚珠

54滚珠架

6左右摆转枢转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之可能的变形及其它优点及功效。

须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其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对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同理,请注意,本说明书中如涉及“上”、“下”、“前”、“后”、“左”、“右”等用语是针对附图从操作者面对显示屏方向来看的大致方位,也包括“一”等用语,都是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适当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技术内容变更下,包括各种修饰与变更等,当也应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

另请注意,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凡括号里的内容如无特别指出,均只是指实施例所实施、采用的方法或结构。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一种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用于显示设备(或显示器,未绘示)在工作面上的升降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1(采用板状结构),设置在工作面上(如桌面,未绘示)

一支架2(本例采用铝压铸件,也可下部为铝压铸件,上半部为铝挤型材,而后两者连成一体等方法构成),设置于该底座1上(该支架2通常竖立的设置在底座1上),该支架2沿纵向设有一容置滑槽21(其前侧面内凹形成开天窗状、大体上下方向的槽)

二滑轨5,该两滑轨5平行地分别设置于形成于该容置滑槽21的彼此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采用螺钉紧固在该内侧壁)

一升降模块4,包含一滑动组件41(采用板状件冲压结构或采用压铸一体成形)、一承接板43(为板状冲压结构)、一设连与该滑动组件41与该承接板43之间的俯仰枢纽单元42(总体属于绕大体水平的轴枢转的铰链结构,以便调整显示器的俯仰视角;其铰链轴上可设有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两端分别抵顶该滑动组件41与该承接板43,也还可按业界公知增设迫紧两者产生摩擦力的件与结构,都用以平衡部分显示屏重力所产生的力矩,使调整更轻便);该承接板43用以固设(实际可做成挂钩式以便快拆显示器,可按业界公知结构)一显示设备并能通过该俯仰枢纽单元42进行俯仰摆转;该滑动组件41部分地设于该容置滑槽21中(也即该滑动组件41另一部分在该容置滑槽21前方的外部),该滑动组件41包含二相对的侧翼411(该两侧翼411可根据实际适当做些弯曲以便连接后述的滑轨5内的可移动的件),所述两侧翼411分别对应于两所述滑轨5(相当于连接后述的滑轨5内的可移动的件),使该滑动组件41能沿该滑轨5导引路径滑动;

至少二弹簧容置件,沿支架纵向至少分上下两排设于该支架2内(均在支架2的容置滑槽21内靠上的位置);以及

至少二定力弹簧3(采用二个),由弹簧钢片成形(为业内公知的卷绕工艺成形),该至少二定力弹簧3沿该支架2纵向(近似上下方向)至少分上下(总的从空间上下方向上看各定力弹簧3须有明显高低位置的不同)两排(本例采用两排,显然如需要,每同一排又都可以装一个或两个定力弹簧3,不过本例只装了一个)设置在该支架2内,每个该定力弹簧3包含一卷绕端31及相对于该卷绕端31的一拉伸端32,其中每一个该卷绕端31可转动地设置于一个该弹簧容置件上并且该转动的轴线垂直于该两滑轨5所共有的平面(即所述定力弹簧3在该支架2中的安装位置为侧置,为本发明特别创新点之一,该定力弹簧3的卷绕端31的转动轴线方向或弹簧钢片的宽度方向为定力弹簧3的厚度,显然支架2需薄时这样侧置的方式使弹簧钢片的宽度比正置时的要小很多,其弹性拉力会相应比例减少,但侧置时恰支架2在该卷绕端31的外径方向有足够空间,正好用来加大该卷绕端31的外径(近似圆,加大外径弹力会继续下降),拉伸次数寿命大大增加,从而通过特别使弹簧钢片的厚度增加(厚度增加,弹力明显增加,寿命下降),这样综合下来,同等寿命下,虽弹力下降,但接着再通过本发明另一创新点,即在支架2内空间上下方向至少两排布置定力弹簧3来再增加总弹力至不减少,由此,彻底解决侧置时一排定力弹簧3,弹力不够的问题,此两创新点乃本发明之核心),每个该拉伸端32连接至该滑动组件41上(采用在拉伸端32设孔螺锁在该滑动组件41上,当然,该拉伸端也可做成勾状,两者之间相互以对应配合的勾挂结构也可达到将定力弹簧3固定于滑动组件41上的效果,因此,定力弹簧3的拉伸端32与滑动组件41的连接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同时显然,位置高的上排定力弹簧3的拉伸端32应多往下伸出些,以便与下排的定力弹簧3拉伸端32等高度,从而方便固定),以便当该升降模块4沿该滑轨5导引路径升降移动时,所有该定力弹簧3能共同(两个定力弹簧3,)提供一平衡用的弹力(大致与显示器重力等相当即可,具体按业内常规计算)使得显示设备能随停(因力已基本平衡)

进一步地(此段指所述弹簧容置件的可选择的一种实施方案结构),所述弹簧容置件为包括设置在该支架2上的一转轴33(采用压铸件直接与支架2一体成形在容置滑槽21内靠上的位置上,当然该转轴33也可采用单独的钢轴将其一端固定在支架2的容置滑槽21内靠上的位置上;当然各该转轴33位置应与定力弹簧3的上下排布位置对应)、一枢套在该转轴33上的轴套34(采用pom或尼龙等塑料为好),该定力弹簧3的该卷绕端31套在该轴套34上并可绕该转轴33轴线转动(当拉动该拉伸端32时),每个该卷绕端31侧面设有减磨挡片35(采用pom或尼龙等塑料为好,防止定力弹簧3卷绕端31沿该转轴33轴向跑位磨损到相邻的其它件;该减磨挡片35可做成中间有孔套装在该转轴33上,或者为简单起见,两该减磨挡片35其中一片也可与该轴套34的一端一体成形,另一片套在该转轴33上,显然还有很多其它替代方法,不限于此,比如采用在该容置滑槽21后壁贴塑料片代替其中一片减磨挡片35等);另所述定力弹簧3沿所述卷绕端31的转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12毫米(要支架2薄,显然定力弹簧3的厚度也应更薄,实际比较合适的厚度为小于12毫米(包括12毫米)比较好,不宜超过1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容置件为一块状的塑料容置座块(采用pom或尼龙等塑料件),该容置座块固定在该支架2上(采用螺锁或包容卡位等公知方式固定),该容置座块的上表面具有与该卷绕端31弧面吻合的凹弧面(此例的布置方式中该凹弧面朝上),所述凹弧面容置、承接该定力弹簧3的该卷绕端31,使该卷绕端31可在该凹弧面上滑转(这样两者间还会额外因面的相互抵顶接触而产生有用的摩擦力,可改善升降手感,当然其摩擦力值的大小也要合适,比如加润滑脂等);此结构因业内常用且较为简单,故图中为详细绘示。另所述定力弹簧3沿所述卷绕端31的转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12毫米(同上述,要支架2薄,显然定力弹簧3的厚度也应更薄,实际比较合适的厚度为小于12毫米(包括12毫米)比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定力弹簧3的该弹簧钢片为两或三片相贴紧复合而成(其宽度、厚度等一般都相同,特别是外观总的看起来就像一张钢片卷绕起来的,本例用两片复合),以便在该卷绕端31外形尺寸增加不多情况下大大增加弹力(其很显然);此结构因较为简单,故图中未绘示。另所述定力弹簧3沿所述卷绕端31的转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12毫米(同上述,要支架2薄,显然定力弹簧3的厚度也应更薄,实际比较合适的厚度为小于12毫米(包括12毫米)比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滑轨5为包含一横断面大致为u字形的外轨a,一移动内轨,该两外轨a分别固定在所述两内侧壁上,该移动内轨具有伸入该外轨au形开口内腔的滑动部,该滑动部包覆有塑料减磨件并透过该减磨件与该外轨a内腔的壁面适配、紧贴,以减少所述移动内轨在外轨a中移动时的摩擦及噪音和晃动间隙并约束和导引该移动内轨的移动路径;该两滑轨5的各自两该移动内轨分别连接所述两侧翼411并可沿该外轨a上下滑动。此结构因较为简单,故图中未绘示。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见图4,所述每一滑轨5为包含一横断面大致为u字形的外轨b51,一板体内轨52;数个滚珠53,一设于该板体内轨52与该外轨b51之间以容纳、间隔每一个滚珠53且横断面大致为u形的滚珠架54;该两外轨b51的u字形的开口相对着分别平行地固定在所述两内侧壁上,两该板体内轨52分别连接所述两侧翼411,所述板体内轨52具有伸入该外轨b51u形开口内并呈板体状的移动部521(请特别参见图4,移动部521呈板体状很重要,可使内轨继而使滑轨厚度大大减薄),该移动部521的两相对的外壁面与该外轨b51u形开口内两相对的内壁面之间均分别沿该外轨b51纵向设有数个滚珠53,并在与数个该滚珠53相邻的各该壁面上均分别沿该外轨b51纵向设有适配该滚珠53滚动的滚道槽且该滚道槽与数个该滚珠53相抵顶,所述保持架设有对应数个滚珠53的孔用以间隔、容纳每一个滚珠53,每个该滚珠架54的u形开口方向与相配的该外轨b51的u形开口方向一致,最终使该板体内轨52透过该数个滚珠53的滚动而能被约束至沿该外轨b51纵向往复滑动,以减少板体内轨52在该外轨b51中移动时的摩擦、噪音和晃动间隙。该种滑轨中的该板体内轨由于采用了板体状的移动部而非常薄,不同于普通滚珠形滑轨横断面为u形的内轨结构,因为内轨u形开口而致其厚度尺寸比具有板体状的移动部的内轨的尺寸厚很多,继而导致滑轨整体尺寸大而不利于支架的薄型。

进一步地,该升降模块4更包含有一自转枢转组件44,设连于该俯仰枢纽单元42与该承接板43之间,使该显示设备能绕垂直于该承接板43板面的轴线枢转(通过枢轴枢接两需相互摆转的件的结构来达到便于使用者按所需的方式调整观看显示器画面。也即用来调整承接板43的俯仰角度,使显示设备在不同高度时让用户可依据需求进一步再微调显示设备所呈现的角度;如不需该功能,也可去除或通过螺锁两相互摆转的件来达到)。

进一步地,更包含有一左右摆转枢转组件6,设连于该支架2与该底座1之间,使该支架2能相对所述工作面左右摆转(也是通过枢轴枢接两需相互摆转的件的结构来达到便于使用者按所需的方式调整观看显示器画面)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滑动组件41部分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滑槽21中,所述支架2于所述容置滑槽21的开口处设置一滑槽盖板22(有遮盖防尘及美观作用),所述滑槽盖板22上设有两个长槽口221,用以供所述滑动组件41能穿过(滑动组件41的一部分)两个所述长槽口221而上下升降;另所述支架2前、后侧分别设有塑料前盖23和塑料后盖24(塑料前盖23和塑料后盖24与支架2三者可采用相互钩扣方法固定),用以包覆该支架2,使外观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靠下部设有前后方向贯通的穿线孔25(塑料前盖23和塑料后盖24相应开贯通孔),用于显示设备的线缆穿过。

须说明的是,为能清楚呈现主要的结构及连接关系,部分组件如俯仰枢纽单元42、

自转枢转组件44、左右摆转枢转组件6等均省略了部分内部的件或结构进行绘示,通过前述的说明,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轻易理解本实施例的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通过在空间上采用将定力弹簧上下排列且均为侧置的方法并配合具有板体内轨52的薄型滑轨结构,从而提供一种支架厚度要求特别薄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使其可大大扩大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及用以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所主张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