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可调式泄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6147阅读:1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可调式泄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安全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压力可调式泄压阀。

背景技术:
泄压阀又名安全阀,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能自动启闭,一般安装于封闭系统的设备或管路上保护系统安全。当设备或管道内压力超过泄压阀设定压力时,即自动开启泄压,保证设备和管道内介质压力在设定压力之下,保护设备和管道,防止发生意外。传统的小微型海水淡化装置,如公布号为CN103693766A公开的一种的小微型海水淡化器,采用压力泵和反渗透膜组件的结构形式,通过压力泵加压以提供足够的压力对海水进行淡化。随着反渗透膜组件内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力泵所需的推动力也随之增大,驱动压力线性稳定性差,同时,制水负担增加,膜组件也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工作效率降低,制水效果变差。因此,反渗透膜组件需要装配泄压阀。为反渗透膜组件装配的泄压阀,多为压力不可调节的自动泄压阀,不能根据海水浓度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压力的调控,没有考虑到复杂且多元的工作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实际情况,灵活性不足。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适用于小微型海水淡化装置的泄压阀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压力可调式泄压阀。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力可调式泄压阀,包括阀体和膜壳;所述阀体固定于膜壳的端部;所述阀体配设有自动泄压机构和手动泄压机构;所述手动泄压机构包括相互固定连接且滑动连接于阀体内部的手动泄压连杆和塞杆;所述阀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浓水进水管道和塞腔;所述第二浓水进水管道设置于阀体内侧端面;所述塞杆穿设于塞腔,且塞杆触接并封堵塞腔。所述塞杆顶端设置有呈倒圆台形的塞头;所述塞头的最小直径小于塞腔内径,塞头的最大直径大于塞腔内径;所述塞头的侧面贴合塞腔内端。所述阀体开设有手动泄压外腔、手动泄压中腔、手动泄压内腔和第二浓水排水管道;所述手动泄压连杆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手动泄压按钮、放水阀芯中杆和放水阀芯内杆;所述塞杆固定连接于放水阀芯内杆;所述放水阀芯内杆容置于手动泄压内腔;所述放水阀芯中杆容置于手动泄压中腔;所述手动泄压按钮容置于手动泄压外腔;所述手动泄压内腔内端连通塞腔;所述第二浓水排水管道连通手动泄压内腔。所述放水阀芯中杆和手动泄压中腔内壁之间设置有放水阀芯密封圈;所述放水阀芯内杆的外径小于手动泄压内腔的内径;所述放水阀芯中杆与手动泄压中腔滑动连接。所述阀体开设有第一浓水进水管道、自动泄压内腔、自动泄压中腔、自动泄压外腔和第一浓水排水管道;所述自动泄压机构包括调压螺钉、调压阀芯中杆和调压阀芯顶杆;所述调压螺钉和调压阀芯中杆之间设置有自动调压弹簧;所述调压阀芯顶杆的底端与调压阀芯中杆固定连接,调压阀芯顶杆的顶端设置有呈锥形的后堵头;所述第一浓水进水管道设置于阀体内侧端面;所述自动泄压内腔的内径大于第一浓水进水管道内径,且自动泄压内腔和第一浓水进水管道连通且锥形过渡;所述调压阀芯顶杆容置于自动泄压内腔且调压阀芯顶杆外径小于自动泄压内腔内径;所述调压阀芯中杆与自动泄压中腔滑动连接;所述调压螺钉与自动泄压外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浓水排水管道与自动泄压内腔相连通。所述调压阀芯中杆和自动泄压中腔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阀体开设有产水腔。一种压力可调式泄压阀,还包括端盖;所述阀体内端与膜壳相卡接,阀体外端与端盖相卡接;所述端盖和膜壳螺纹连接并夹固阀体。本泄压阀设置自动泄压机构和手动泄压机构,维持了系统部件内部压力的平衡,以减少系统部件的损伤。根据海水水质调节调压螺钉,设定泄压限值,当浓水的水压超过警戒线时,自动泄压机构运作,及时泄压,减少操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排放压力不需要太高时启动手动泄压机构,灵活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阀体、111-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2-自动泄压内腔、113-自动泄压中腔、114-自动泄压外腔、115-第一浓水排水管道、121-后堵头、122-调压阀芯顶杆、123-调压阀芯中杆、124-调压弹簧、125-调压螺钉、126-调压阀芯密封圈、131-第二浓水进水管道、132-塞腔、133-手动泄压内腔、134-手动泄压中腔、135-手动泄压外腔、136-第二浓水排水管道、141-塞头、142-塞杆、143-放水阀芯内杆、144-放水阀芯中杆、145-放水阀芯密封圈、146-放水按钮、151-产水腔、200-膜壳、300-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压力可调式泄压阀,包括阀体100、膜壳200和端盖300。所述阀体100内端与膜壳200相卡接,阀体100外端与端盖300相卡接。所述端盖300和膜壳200螺纹连接从而夹固阀体100。所述阀体100配设有自动泄压机构和手动泄压机构。针对自动泄压机构作进一步描述。所述阀体100开设有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1、自动泄压内腔112、自动泄压中腔113、自动泄压外腔114和第一浓水排水管道115。所述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1设置于阀体100内侧端面;所述自动泄压内腔112的内径大于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1内径,且自动泄压内腔112和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1连通且锥形过渡。所述自动泄压中腔113两端分别连接自动泄压内腔112和自动泄压外腔114。所述第一浓水排水管道115和自动泄压内腔112相连通。所述自动泄压机构包括调压螺钉125、调压阀芯中杆123和调压阀芯顶杆122。所述调压螺钉125与自动泄压外腔114螺纹连接。所述调压阀芯中杆123与自动泄压中腔113滑动连接。所述调压螺钉125和调压阀芯中杆123之间设置有调压弹簧124。所述调压阀芯中杆123和自动泄压中腔113内壁之间设置有调压阀芯密封圈126。所述调压阀芯顶杆122容置于自动泄压内腔112且调压阀芯顶杆122外径小于自动泄压内腔112内径。所述调压阀芯顶杆122的底端与调压阀芯中杆123固定连接,调压阀芯顶杆122的顶端设置有呈锥形的后堵头121。所述后堵头121触接且封闭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1。正常工作时,调压弹簧124推动调压阀芯中杆123从而使得后堵头121触接且封闭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1,浓水不会外排。当浓水的水压增大至警戒线时,浓水克服自动调压弹簧124的推力,迫使调压阀芯顶杆122反方向移动,浓水从第一浓水进水管道111进入自动泄压内腔112并从第一浓水排水管道115排出反渗透组件,从而实现泄压。转动调压螺钉125,可以调节自动调压弹簧124的长短,进而调节调压阀芯顶杆122的触发压力。自动泄压机构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可以根据海水水质设置泄压压力限值,保证反渗透组件内浓水压力不会过大,减少对膜组件造成损伤或发生事故,从而起到一种安全阀的作用;二是能够及时泄压,减少操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产水效率,同时能维持膜组件内压力均衡,实现浓水连续排放,提高产水质量。针对手动泄压机构作进一步描述。所述阀体100开设有手动泄压外腔135、手动泄压中腔134、手动泄压内腔133和第二浓水排水管道136、塞腔132和第二浓水进水管道131。所述手动泄压中腔134两端分别连接手动泄压外腔135和手动泄压内腔133。所述塞腔132两端分别连接手动泄压内腔133和第二浓水进水管道131。所述第二浓水进水管道131设置于阀体100内侧端面。所述第二浓水排水管道136连通手动泄压内腔133。所述手动泄压机构包括相互固定连接且滑动连接于阀体100内部的放水阀芯和塞杆142。所述放水阀芯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放水按钮146、放水阀芯中杆144和放水阀芯内杆143。所述放水按钮146容置于手动泄压外腔135。所述放水阀芯中杆144容置于手动泄压中腔134且放水阀芯中杆144与手动泄压中腔134滑动连接。所述放水阀芯中杆144和手动泄压中腔134内壁之间设置有放水阀芯密封圈145。所述放水阀芯内杆143容置于手动泄压内腔133,且放水阀芯内杆143的外径小于手动泄压内腔133的内径。所述塞杆142固定连接于放水阀芯内杆143。所述塞杆142穿设于塞腔132,且塞杆142触接并封堵塞腔132。所述塞杆142顶端设置有呈倒圆台形的塞头141;所述塞头141的最小直径小于塞腔132内径,塞头141的最大直径大于塞腔132内径;所述塞头141的侧面贴合塞腔132内端。手动泄压机构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求或者自身状况手动对膜组件进行泄压,使得操作更加灵活。当需要手动泄压时,按下放水按钮146,放水按钮146向前移动从而带动塞杆142向前移动,塞头141不再封闭塞腔132,浓水通过第二浓水进水管道131进入手动泄压内腔133,并从第二浓水排水管道136排出反渗透组件。塞头141的倒圆台形的设置,使得塞杆142只能单向移动,从而保证了手动泄压阀的安全性。所述阀体100开设有产水腔151。本泄压阀设有自动泄压和手动泄压两种操作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或操作人员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操作灵活。自动泄压阀可设置压力控制范围,通过泄压阀的压力控制,及时泄压,起到一种安全阀的作用,以保证反渗透膜组件压力平衡,减少操作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减少对反渗透膜的损害,产水水质好。当排放压力不需太高时,可采用手动泄压阀,充分考虑不同操作人员的需求。本发明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