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轨为包覆套式的滚珠滑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621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轨为包覆套式的滚珠滑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系涉及一种滚珠式滑轨,特别是指一种使用于显示器(包括平板型、监视器,下同)升降支撑架中的滚珠式滑轨。



背景技术:

由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的升降模块(或升降件)(用于显示屏的俯仰铰链机构)需沿一定的直线轨迹升降移动,因此具有导向作用且移动阻力很小的滚珠式滑轨,被广泛运用于显示器支撑架、以及其它电子产品的需升降移动的架体如服务器机柜等。

目前,显示器支撑架中与本发明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使用的滚珠滑轨的构造大致为典型的“三u形”结构,其横断面结构如图4所示:其包括一竖向固定在支撑架中的支架或立柱中的外轨(其断面近似为u形的开口状构造)、一设置在外轨内移动的内轨(其断面也近似为u形的开口状构造)并与外轨各处保持间隙,其中外轨长度大于内轨长度,以及多个设置在外轨和内轨之间的滚珠且各滚珠均设置在一珠架(俗称滚珠保持架,其断面近似为u形的开口状构造)内,外轨与内轨与滚珠抵触的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滚珠导引槽道,每根滑轨形成两条滚珠滚动通道,这使得内轨和外轨间通过滚珠的滚动方式移动,大大减轻了内轨和外轨间的移动阻力并依靠与滚珠的紧密相抵触,最大限度减少了内外轨之间的间隙。

在本领域,定义:滑轨竖向安装时,朝向显示器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反方向为后侧,左、右为相应地面朝显示器方向看滑轨;

外轨和内轨分别和显示器支撑架底座上固连的支架(或立柱)与作升降移动的升降模块(或升降件)相互连接,使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的升降模块(或升降件)受该滚珠滑轨导引而沿着一直线路径往复滚动式升降移动。

但现有技术的滚珠滑轨的外轨与内轨其断面因均近似为开口状的u形构造,特别是升降移动的内轨,还要连接宽大和很重的显示器,显示器稍稍受力扭动,就会给内轨并通过内轨给外轨两者都施加了放大多倍的力,内、外轨因是u型开口的,结构刚度显然很小,易变形,同样刚度时,其沿u形开口方向的尺寸,即通常称为滑轨的厚度,偏大。不仅如此,当支撑架立柱或支架很窄或修长或薄时,往往只能安装进一根滑轨,则更加剧了其易变形而造成显示器不稳;且因滑轨的“三u形”结构,连接内轨而向前伸出立柱或支架之外来与显示器俯仰铰链连接的升降件不得不转弯抹角,不对称地向前伸出支架外,使相关结构复杂,刚度下降,空间利用率不高。因此,受限于以上此种种构造因素,限制了其在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应用范围。

然而,近年来由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产品机构设计的进步,越来越多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产品追求越来越薄、修长、窄的支架外观,因此现有技术滚珠滑轨使用用途将受到一定限制,无法适用于这类显示器支撑架产品支架结构的要求。故如何提高滑轨刚度,减少厚度等,使滑轨可被运用于具有更薄、修长、窄宽度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中,已成为本行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薄、刚度大的包覆套式滚珠滑轨,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滚珠滑轨的诸多缺陷,刚性更高,更薄,结构更简化,成本更低,能够运用于支架窄宽度、修长、薄等有更多特殊需要的显示器支撑架中。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轨为包覆套式的滚珠滑轨,用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的升降依托、导向用;定义滑轨大体竖向安装时朝向显示器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反方向为后侧,左、右为相应地面朝显示器方向看滑轨;其包括:

一包覆套状的外轨,所述外轨具有一贯通的、大体为矩形的滑道孔;

一长板条状、横断面大体为矩形的内导轨,所述内导轨穿插于所述滑道孔且与所述滑道孔的四壁面保持间隙,所述内导轨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轨的长度;

一套珠架,所述珠架上设置有两列滚珠,每一列含有数个滚珠;

所述外轨与所述内导轨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外轨的滑道孔内壁面与所述内导轨相向着的两个面上均分别设有沿内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滚珠滚动用的槽道,且所述两对槽道分别抵触所述两列滚珠;所述外轨通过所述两列滚珠能在所述内导轨上被导引作直线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为左、右两钢板冲压件经固连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槽道在所述左、右两钢板冲压件组合形成滑道孔的前、后的接缝转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槽道为凹弧形或两对称斜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外壁前、后侧面分别局部一体向前和向后延伸形成一前连接臂和后连接板,用于对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臂为向前逐渐缩小的楔形,用于对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臂为向后逐渐缩小的内凹楔形,用于对外容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在垂直于两列滚珠所在面的方向的厚度小于1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的滑道孔及内导轨的横断面形状均大体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为铁基粉末冶金或锌合金或铝合金压铸成形,所述内导轨材料为钢或铝合金型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突破现有技术习用的滚珠滑轨内部三u形件的结构模式,采用内轨长度大于外轨长度并包覆套在内轨上的相对滑动结构,摆脱了原有u形结构刚度低,易变形,不能承担部分升降件的功能,单滑轨使用时无法对称连接支撑架中的升降模块,等等缺陷,从而能够提供刚度更大、厚度更薄的滑轨,其外轨前后局部直接作为升降件的一部分,简化了升降模块结构,降低了成本。适合用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要求外观薄、刚度高等特殊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产品上,使整机造型更加轻薄、坚固、美观,且该滑轨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容易,成本更低。大大增加了滑轨的运用范围,满足人们的追求时尚的审美要求。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的外轨为左右冲压件组合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一具体应用本发明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分解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滚珠滑轨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外轨

11滑道孔

12槽道

13前连接臂

14后连接板

15左钢板冲压件

16右钢板冲压件

2内导轨

3滚珠

4珠架

5支架

6俯仰铰链

7恒力弹簧座

8恒力弹簧

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部分图2所示,本发明系提供了一种外轨为包覆套式的滚珠滑轨,用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的升降依托、导向用;定义滑轨大体竖向安装时朝向显示器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反方向为后侧,左、右为相应地面朝显示器方向看滑轨;其包括:

一包覆套状的外轨1,所述外轨1具有一贯通(上下方向贯通)的、大体为矩形(仅仅大体是矩形的,是从形状的主要特征总的来看)的滑道孔11(显然,外轨1采用这种包覆框合结构其刚度远高于传统u形外轨形状结构,本滑轨在支撑架中仅单独使用一根,但其一根滑轨却可顶传统滑轨两根用);

一长板条状、横断面大体为矩形(仅仅大体是矩形的,是从形状的主要特征总的来看,由于厚实,显然其刚度远大于传统滑轨中钢片弯成u形断面的内轨)的内导轨2,所述内导轨2穿插于所述滑道孔11且与所述滑道孔11的四壁面保持间隙(虽四周留有间隙,但两者的横断面大体矩形的形状应大体适配),所述内导轨2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轨1的长度(具体根据有效行程要求确定长度);

一套珠架4,所述珠架4上设置有两列滚珠(该珠架4可为传统的u形横断面,也可为半分离状的ii形横断面,ii形即相当于形成两个单独的珠架,分别各容纳一列滚珠),每一列含有数个滚珠3;

所述外轨1与所述内导轨2在前后方向上(如前述的方向定义),所述外轨1的滑道孔11内壁面与所述内导轨2相向着的两个面上均分别设有沿内导轨2的长度方向上滚珠3滚动用的槽道12,且所述两对槽道12(每根滚珠滑轨的两对槽道12共形成两条滚珠3通道)分别抵触所述两列滚珠3;所述外轨1通过所述两列滚珠3能在所述内导轨2上被导引作直线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照图2所示,所述外轨1为左、右两钢板冲压件(件15和16)经固连组合而成(冲压结构简单成本低,左、右两钢板冲压件最好大体对称,组合可用螺锁或铆接或点焊等连接固连一体)。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照图2所示,所述槽道12在所述左、右两钢板冲压件组合形成滑道孔11的前、后的接缝转角处(该接缝因是左、右两个冲压件共同在急弯处形成的,通常为两圆角组合,以该两圆角形成的凹陷做为滚珠3滚动的槽道12,不过对两圆角形状及位置等精度要求高,所以最好需补充加工一下为好,可降低冲压精度,图2为补充加工成凹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槽道12为凹弧形或两对称斜平面(即两斜平面成一内凹方向的夹角,以靠该两个斜面来夹持滚珠3球面的一部分,其优点是加工简单,必要时还可调间隙,当然两斜平面也可为近似平面的微凹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1外壁前、后侧面分别局部一体向前和向后延伸形成一前连接臂13(用于连接支撑架上的俯仰铰链;连接臂13其上可设置连接孔或另在其前端一体铝合金压铸并增加嵌入钢轴形成类似转接端,再由该转接端连接俯仰铰链;显然由于外轨1的前连接臂13相对外轨1外形基本对称,可直接从支架中间伸出支架外后连接俯仰铰链,而传统滑轨只用一根时由于左右不对称,另行连接内轨的连接臂需转弯抹角才能从支架对称中心伸出支架外,结构复杂,刚度也下降些)和后连接板14(通常在需要连接恒力弹簧或恒力弹簧座时设置;其上可设置连接孔),用于对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臂13为向前逐渐缩小的楔形,用于对外连接(因楔形连接方便可靠、紧密;显然,被连接件俯仰铰链应为设与之适配的楔形凹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臂13为向后逐渐缩小的内凹楔形(显然,两相连的楔形可互换结构位置,这样对应的被连接件俯仰铰链则为向后突出的楔形凸出),用于对外容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1在垂直于两列滚珠3所在面的方向的厚度小于15毫米(也即滑轨的厚度;实际试验该厚度滑轨在刚度、工艺上可容易实现和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1的滑道孔11及内导轨2的横断面形状均大体为矩形(只是大体为矩形,因该形状同样刚度条件下,占用空间相对较少)。

进一步地,所述外轨1为铁基粉末冶金或锌合金或铝合金压铸成形(这样外轨1可容易地一体向前延伸形成前连接臂13,其上可设置连接孔或在前端铝合金一体压铸另嵌入增加转轴等作为类似转接端功能,然后再由该转接端连接支撑架上的俯仰铰链;相应地外轨1的后方可向后加厚形成后连接板14,以便在需要连接恒力弹簧或恒力弹簧座时使用,其上可设置连接孔);所述内导轨2材料为钢或铝合金型材。

请同时参见图3,其为本滑轨应用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实施例之一。其在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产品内竖向安装一根该滑轨,内导轨2上下两端卡压固连在支撑架的支架5(或立柱5)内框的上下处相应适配的卡槽内(支架为狭窄的“门”字形,其底部设置在底座9上),外轨1则采用左、右两钢冲压件组合而成,且兼做升降件,其前部的前连接臂13伸出支架5之外与支撑架中的俯仰铰链6(连接显示器)相连接;外轨1后部的后连接板14则连接塑料恒力弹簧座7,恒力弹簧座7上的恒力弹簧8拉伸端固定在支架5后壁上,恒力弹簧7在外轨1上形成向上拉外轨1的平衡显示器重量的力,从而滑轨能导引俯仰铰链6沿直线升降移动。

本发明突破了现有技术习用的滚珠滑轨内部三u形件的结构模式,采用内轨长度大于外轨长度并包覆套在内轨上的相对滑动结构,摆脱了原有u形结构刚度低,易变形,不能承担部分升降件的功能,单滑轨使用时无法对称连接支撑架中的升降模块,等等缺陷,从而能够提供刚度更大、厚度更薄的滑轨,其外轨前后局部直接作为升降件的一部分,简化了升降模块结构,降低了成本。适合用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要求外观薄、刚度高等特殊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产品上,使整机造型更加轻薄、坚固、美观,且该滑轨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容易,成本更低。大大增加了滑轨的运用范围,满足人们的追求时尚的审美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