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安装支架及电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474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视安装支架及电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安装支架及电视。



背景技术:

电视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连续动态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设备,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目前,看电视已成为人们休闲时重要的减压方式。

其中,电视包括显示面板和电视安装支架,电视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杆,底座用于将电视置于桌面或固定悬挂在墙上,连杆的一端与底座一体成型,另一端与显示面板的后壳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视安装支架及电视。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安装支架,所述电视安装支架包括:底座、旋转部和控制部;

所述底座用于将电视安装在预设平台上;

所述旋转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视的显示面板的后壳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并带动所述显示面板旋转;

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旋转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部动作,以使所述旋转部带动所述显示面板旋转至目标方位。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旋转部的一端与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电视的显示面板的后壳固定连接,通过与旋转部连接的控制部控制旋转部动作,以使旋转部带动显示面板旋转至目标方位,用户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显示面板的方位可以调节以保证用户在最佳视角下观看电视,从而提高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在本公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一动力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后壳连接,其轴线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屏;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及所述控制部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部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臂绕其轴线转动。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部还包括: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动力机构;

所述第二支撑臂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后壳连接,其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及所述控制部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部发出的第二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绕其轴线转动。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部还包括:第三支撑臂和第三动力机构;

所述第三支撑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三支撑臂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后壳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支撑臂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轴线、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轴线及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屏垂直;

所述第三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三支撑臂及所述控制部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部发出的第三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三支撑臂绕其轴线转动。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的轴线两两垂直,且通过第一动力机构带动第一支撑臂绕其轴线转动,第二动力机构带动第二支撑臂绕其轴线转动,第三动力机构带动第三支撑臂绕其轴线转动,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可向任意方向转动以满足用户观看电视的视角要求,保证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包括:目标方位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目标方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显示面板的目标方位;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目标方位获取模块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及所述第三动力机构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目标方位及所述显示面板的当前方位,向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向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和/或向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发送第三控制指令。

本公开通过目标方位获取模块获取显示面板的目标方位,通过控制模块根据显示面板的目标方位分别控制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和/或第三动力机构,使得控制结果精确。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方位获取模块为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显示面板的目标方位,并将所述显示面板的目标方位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遥控器通过红外线、蓝牙、无线通讯网络或有线通讯网络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方位获取模块包括人脸识别单元和目标方位获取单元;

所述人脸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框上,用于获取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

所述目标方位获取单元与所述人脸识别单元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获取所述显示面板的目标方位。

本公开通过人脸识别单元获取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通过目标方位获取单元根据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人的眼睛的位置,获取显示面板的最佳方位,实现显示面板的方位追随观看电视的人的眼睛的位置,保证用户看电视时总处于最佳视角观看状态,保证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人脸识别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中的每个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框上。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人脸识别单元包括四个摄像头,所述四个摄像头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四个角上,或所述四个摄像头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四边的中点处。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和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均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器。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视安装支架还包括伸缩机构;

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支臂和第二支撑支臂,所述第一支撑支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支臂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支撑支臂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支臂可沿所述第一支撑支臂的轴向伸缩;

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支臂和所述控制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部发出的第四控制指令,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支臂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支臂伸缩,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达到目标数值。

本公开通过控制部发出第四控制指令,以控制伸缩机构带动第一支撑臂包括的第二支撑支臂相对其包括的第一支撑支臂伸缩,调节显示面板和底座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显示面板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所述电视包括所述电视安装支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视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座,

2旋转部,

21第一支撑臂,

22第一动力机构,221第一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22第一动力机构的减速器,

23第二支撑臂,

24第二动力机构,241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

242第二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421主动轮,2422传动带,2423从动轮,

25第三支撑臂,

26第三动力机构,

261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

262第三动力机构的减速器,

2621带减速器,26211主动轮,26212传动带,26213从动轮,

2622锥齿轮减速器,26221传动杆,26222主动轮,

3控制部,31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2控制模块,

4显示面板,41后壳,4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的电视通过电视安装支架置于桌面或固定悬挂在墙上后,显示面板的方位便被确定而无法调节,显示面板的最佳视角始终固定,用户只能在该最佳视角观看电视时才能获得较高的舒适感,但当用户因变换姿势或位置而导致其不在最佳视角观看电视时,用户看电视的舒适感会大大降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且结合图2进行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安装支架,该电视安装支架包括:底座1、旋转部2和控制部3;

底座1用于将电视安装在预设平台上;

旋转部2的一端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电视的显示面板4的后壳41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显示面板4,并带动显示面板4旋转;

控制部3与旋转部2连接,用于控制旋转部2动作,以使旋转部2带动显示面板4旋转至目标方位。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旋转部2的一端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电视的显示面板4的后壳41固定连接,通过与旋转部2连接的控制部3控制旋转部2动作,以使旋转部2带动显示面板4旋转至目标方位,用户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显示面板4的方位可以调节以保证用户在最佳视角下观看电视,从而提高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安装电视的预设平台可以为桌面、墙壁或任意平面,当用于安装电视的预设平台为水平桌面时,可通过螺钉穿过底座1将电视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也可只是通过底座1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用于安装电视的预设平台为墙壁时,可通过螺钉穿过底座1将电视固定在墙壁上,也可通过固定在墙壁上的夹子夹住底座1而将电视固定在墙壁上。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用于安装电视的预设平台为水平桌面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转部2包括:第一支撑臂21和第一动力机构22;

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显示面板4的后壳41连接,其轴线垂直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平行于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

第一动力机构22与第一支撑臂21及控制部3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控制部3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带动第一支撑臂21绕其轴线转动。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底座1的上表面中的“上”以电视正常使用时底座1的状态为参考,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垂直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平行于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当第一动力机构22接收到控制部3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时,第一动力机构22带动第一支撑臂21绕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转动,当电视设置在水平桌面时,即实现电视的显示面板4的左右旋转,其在观看电视的人不是正对电视的显示屏42的中心时,对于调节显示面板4的方位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感的效果较好。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转部2还包括第二支撑臂23和第二动力机构24;

第二支撑臂23设置在第一支撑臂21和显示面板4之间,第二支撑臂2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臂21的远离底座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显示面板4的后壳41连接,其轴线与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垂直;

第二动力机构24与第二支撑臂23及控制部3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控制部3发出的第二控制指令,带动第二支撑臂23绕其轴线转动。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支撑臂23设置在第一支撑臂21和显示面板4之间,其轴线与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垂直,与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垂直或平行:

当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与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垂直时,第二支撑臂23远离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直接与显示面板4的后壳固定连接,此时,当第二动力机构24接收到控制部3发出的第二控制指令时,通过第二支撑臂23带动显示面板4绕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转动,也即通过第二支撑臂23带动显示面板4绕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的法线转动;

当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与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平行时,第二支撑臂23远离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通过与之垂直的连杆与显示面板4的后壳固定连接,该连杆与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及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的法线垂直,此时,当第二动力机构24接收到控制部3发出的第二控制指令时,通过第二支撑臂23带动显示面板4绕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转动,也即通过第二支撑臂23带动显示面板4做俯仰旋转。

上述两种实施例在用户采用不同的坐姿或睡姿时,对于调节显示面板4的方位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感的效果较好。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二支撑臂23和第一支撑臂21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在二维空间内显示面板4的方位的任意调节,提高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转部2还包括第三支撑臂25和第三动力机构26;

第三支撑臂25设置在第二支撑臂23和显示面板4之间,第三支撑臂25的一端与第二支撑臂23的远离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显示面板4的后壳41固定连接,且第三支撑臂25的轴线与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及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均垂直;

第三动力机构26与第三支撑臂25及控制部3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控制部3发出的第三控制指令,带动第三支撑臂25绕其轴线转动。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支撑臂21,第三支撑臂25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第一支撑臂21、第二支撑臂23和第三支撑臂25的轴线两两垂直,第一支撑臂21、第二支撑臂23和第三支撑臂25的方向构成三维空间,通过第一动力机构22根据控制部3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支撑臂21绕其轴线旋转,第二动力机构24根据控制部3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第二支撑臂23绕其轴线旋转,第三动力机构26根据控制部3的第三控制指令控制第三支撑臂25绕其轴线旋转,当电视安装在水平桌面上时,也即通过第一支撑臂21带动显示面板4左右旋转,通过第二支撑臂23带动显示面板4俯仰旋转,通过第三支撑臂25带动显示面板4绕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的法线方向旋转,显示面板4可旋转到任意方位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一支撑臂21、第二支撑臂23和第三支撑臂25的轴线两两垂直,且通过第一动力机构22带动第一支撑臂21绕其轴线转动,第二动力机构24带动第二支撑臂23绕其轴线转动,第三动力机构26带动第三支撑臂25绕其轴线转动,使得显示面板4可向任意方向转动以满足用户观看电视的视角需求,保证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动力机构22、第二动力机构24和第三动力机构26均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其中,第一动力机构22、第二动力机构24和第三动力机构26分别通过其伺服电机接收控制部3的控制指令,当第一动力机构22、第二动力机构24和/或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接收到控制部3的指令后,接收到相关控制指令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按照预设转速转动,通过减速器进行减速增矩后传递给相应的支撑臂,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伺服电机的质量较重,为保证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视安装支架的结构稳定性,下述将以旋转部2包括第一支撑臂21、第一动力机构22、第二支撑臂23、第二动力机构24、第三支撑臂25和第三动力机构26为例说明旋转部2与底座1的结构。

其中,底座1为空心结构,其朝向显示面板4的一侧设有通孔,第一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21安装在底座1内部,第一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22与第一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2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由底座1上的通孔伸入底座1内部,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22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支撑臂21的内部中空,或者第一支撑臂21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沉槽,该沉槽的深度大于第一支撑臂21远离底座1的一端到底座1的上表面的距离,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上形成孔,第二支撑臂23的一端由第一支撑臂21远离底座1的一端的侧壁上形成的孔伸入第一支撑臂21内部,第二支撑臂23伸入第一支撑臂21内部的一端可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上的孔内自由转动,且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与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垂直,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安装在底座1内部,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伸入第一支撑臂21内部,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的输出轴可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上形成的孔内自由转动,第二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42为带减速器,该带减速器的主动轮2421安装在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的输出轴上,传动带2422沿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方向设置,从动轮2423安装在第二支撑臂23伸入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上;

第二支撑臂23内部中空,且其侧壁上开有孔,第三支撑臂25的一端伸入第二支撑臂23远离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内部,第三支撑臂25伸入第二支撑臂23内部的一端可在第二支撑臂23上形成的孔内自由转动,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61与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相对第一支撑臂21的轴线对称地设置在底座1内部,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6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伸入第一支撑臂21内部,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61的输出轴可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上形成的孔内自由转动,第三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62包括带减速器2621和锥齿轮减速器2622,该带减速器2621的主动轮26211安装在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61的输出轴上,传动带26212与第二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42的传动带2422平行设置,从动轮26213安装在穿过第二支撑臂23的传动杆26221的一端,该锥齿轮减速器2622的主动轮26222安装在该传动杆26221的另一端,从动轮(图中未示出)安装在第三支撑臂25上,其中,传动杆26221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臂21的侧臂,另一端穿过安装在第二支撑臂23的端部的端盖而实现安装,传动杆26221的轴线与第二支撑臂23的轴线共线,且传动杆26221可在第二支撑臂23内部自由转动。

当第一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21接收到控制部3发出的第一控制指令时,第一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21通过第一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22减速增矩后带动第一支撑臂21沿其轴向转动,第一支撑臂2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臂21、第二支撑臂23、第三支撑臂25和安装在第三支撑臂25端部的显示面板4形成一个整体,均随着第一支撑臂21一起绕第一支撑臂21的轴向转动,当电视安装在水平桌面上时,即可实现电视的左右旋转;

当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接收到控制部3发出的第二控制指令时,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通过第二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42减速增矩后带动第二支撑臂23绕其轴向转动,由于第二支撑臂23伸入第一支撑臂21内部的一端可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上形成的孔内自由转动,且第二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41的输出轴也可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上形成的孔内自由转动,所以第二支撑臂23的转动并不会导致第一支撑臂21动作,第二支撑臂23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支撑臂23、第三支撑臂25和显示面板4形成一个整体,随第二支撑臂23一起绕第二支撑臂23的轴向转动,当电视安装在水平桌面时,即可实现电视的俯仰旋转;

当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61接收到控制部3发出的第三控制指令时,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61通过第三动力机构的减速器262减速增矩后带动第三支撑臂25绕其轴向转动时,由于传动杆沿第二支撑臂23的轴向穿过第二支撑臂23,第三支撑臂25伸入第二支撑臂23内的一端可在第二支撑臂23的侧壁上形成的孔内自由转动,第三动力机构的伺服电机261的输出轴可在第一支撑臂21的侧壁上形成的孔内自由转动,因此第三支撑臂25的转动也不会对第二支撑臂23和第一支撑臂21造成影响,第三支撑臂25与显示面板4形成一个整体,随第三支撑臂25绕第三支撑臂25的轴线转动,由于第三支撑臂25的轴线与显示面板4的显示屏42垂直,因此第三支撑臂25转动时,也即带动显示面板4绕显示屏42的法线方向转动。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显示面板4三个方向上的旋转互不干涉,便于调节显示面板4的方位,且使得第一动力机构22、第二动力机构24和第三动力机构26的伺服电机均安装在底座1内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视安装支架还包括伸缩机构(图中未示出);

第一支撑臂21包括第一支撑支臂和第二支撑支臂,第一支撑支臂的一端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支臂的一端伸入第一支撑支臂远离底座1的一端内部,第二支撑支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23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支臂可沿第一支撑支臂的轴向伸缩;

伸缩机构与第二支撑支臂和控制部3连接,用于根据控制部3发出的第四控制指令,带动第二支撑支臂相对第一支撑支臂伸缩,以使显示面板4和底座1之间的距离达到目标数值。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涡轮蜗杆减速器,该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支臂内部,用于接收控制部3发出的调节显示面板4与底座1距离的第四控制指令,涡轮蜗杆减速器的涡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蜗杆沿第一支撑支臂的轴向设置,第二支撑支臂伸入第一支撑支臂内部的一端顶在蜗杆上,当伸缩机构包括的伺服电机带动涡轮蜗杆减速器运动时,通过蜗杆推动第二支撑支臂上行或下降。

其中,第一支撑支臂的内壁上沿第一支撑臂21的轴向设有凹槽,第二支撑支臂的外臂上设有与该凹槽相配的条形凸台,第一支撑支臂和第二支撑支臂通过该凹槽和该条形凸台进行周向定位,防止第一支撑支臂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支撑支臂不随第一支撑支臂发生转动。

本公开通过控制部发出第四控制指令,以控制伸缩机构带动第一支撑臂21包括的第二支撑支臂相对其包括的第一支撑支臂伸缩,调节显示面板4和底座1 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显示面板4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与第一支撑臂21同理,第二支撑臂23和第三支撑臂25也可进行伸缩设计。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部3包括: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和控制模块32;

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

控制模块32与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连接,且控制模块32分别与第一动力机构22、第二动力机构24及第三动力机构26连接,用于根据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及显示面板4的当前方位,向第一动力机构22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向第二动力机构24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和/或向第三动力机构26发送第三控制指令。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获取到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后,控制模块32根据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获取到的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及当前方位,获取显示面板4由当前方位到达目标方位所需要的各个方向的旋转量,而后分别向第一动力机构22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向第二动力机构24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和/或向第三动力机构26发送第三控制指令。

本公开通过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通过控制模块32根据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分别控制第一动力机构22、第二动力机构24和/或第三动力机构26,使得控制结果精确。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为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模块32通讯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并将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发送给控制模块32。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在现有的电视遥控器上增加几个显示面板方位调节按钮,此时,控制部3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方位调节按钮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相应的动力机构动作,以将显示面板4旋转到目标方位。

其中,遥控器通过红外线、蓝牙、无线通讯网络或有线通讯网络与控制模块32通讯连接,由于现有电视遥控器通常通过红外线进行信号传输,故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遥控器的开发成本,充分利用现有遥控器,遥控器通过红外线与控制模块32通讯连接。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方位获取模块31包括人脸识别单元(图中未示出)和目标方位获取单元(图中未示出);

人脸识别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4的外框上,用于获取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

目标方位获取单元与人脸识别单元及控制模块32连接,用于根据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以每个观看电视的人的眼睛为出发点,都存在一个最佳的观看电视的视角,通过人脸识别单元获取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目标方位获取单元根据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获取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每个人观看电视的最佳视角,并根据每个人的最佳视角,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该显示面板3的目标方位能最大程度满足预设范围内正在看电视的所有人的视角。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范围通常指安装电视的房间,人脸识别单元获取房间内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当房间内只有一个人时,目标方位获取单元根据该人观看电视的最佳视角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当房间内有多人观看电视时,目标方位获取单元根据多人中的每个人的最佳视角、构建最佳视角范围,而后以该最佳视角范围的中心为依据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目标方位获取单元也可根据多人中人最密集的区域内的人的最佳视角,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且人脸识别单元也可只识别房间内某个特定的人的脸,获取该特定的人的眼睛的位置,目标方位获取单元根据该特定的人的最佳视角,而后以该特定的人的最佳视角为依据获取显示面板4的目标方位。

本公开通过人脸识别单元获取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通过目标方位获取单元根据预设范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人的眼睛的位置,获取显示面板4的最佳方位,实现显示面板4的方位追随观看电视的人的眼睛的位置,保证用户看电视时总处于最佳视角观看状态,保证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人脸识别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至少一个摄像头中的每个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4的外框上。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4的至少一个摄像头对房间内的情况进行拍摄,并获取房间内正在观看电视的所有人的眼睛的位置,结构简单,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也容易取得,降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视安装支架的开发成本。其中,优选地,人脸识别单元包括四个摄像头,四个摄像头分别位于显示面板4的四个角上,或四个摄像头分别位于显示面板4四边的中点处,拍摄范围较广,一个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四个摄像头的拍摄结果进行定位,所得结果较为精确。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该电视包括显示面板4和实施例一中所述电视安装支架,该电视安装支架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视安装支架与该显示面板4的后壳41固定连接,用于支撑该显示面板4并带动该显示面板4运动到适于用户观看的目标方位。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电视安装支架的旋转部2的一端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电视的显示面板4的后壳41固定连接,通过与旋转部2连接的控制部3控制旋转部2动作,以使旋转部2带动显示面板4旋转至目标方位,用户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显示面板4的方位可以调节以保证用户在最佳视角下观看电视,从而提高用户观看电视的舒适感。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