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扭转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55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防扭转垫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防扭转垫圈,涉及一种关键连接件,具体为具有密封功能的防扭转垫圈。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变径管路连接,通常采用变径管件相连接;这种方式连接的管件,因为管件的连接只是普通的连接件的连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管路的转动和滑动,长时间的滑动和转动会造成管路连接处的松动,造成管路内的气体或液体泄露出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是有毒害气体或液体的泄露,那将是不可避免的灾难。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防扭转垫圈,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防扭转垫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管路的滑动或转动造成管路连接处出现泄露的问题,致使管路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如果是有毒害气体或液体的泄露,造成不可避免的灾难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防扭转垫圈,其特征在于防扭转垫圈包括:垫圈、锥体及金属圈箍;所述的垫圈的内部预置有锥体;垫圈的外部套装有金属圈箍。

本发明所述的锥体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合金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锥体的一端为锥尖型,另一端为实体块状结构;锥体的后端为弧形面;锥体后端的弧形面的弧度与垫圈的外圆弧度相同。

本发明所述的锥体为3-8个,均匀分布在垫圈上。

本发明的安装使用方式简单易行;首先将内螺帽和本发明垫圈装于细管的外壁端部,再将粗管套装在垫圈外部,在粗管外部套装上楔形卡环和外螺母,在外螺母向前移动与内螺母螺紧的同时,将楔形卡环向内挤压;粗管在楔形卡环的挤压下向垫圈挤压,垫圈外部的金属圈箍将压力传递给垫圈内部的锥体,锥体在金属圈箍的挤压下向垫圈的内经移动,直至刺破内圈插入到细管外壁上,垫圈内的多个锥体一同插入到细管的外壁,可以防止内管的转动或前后移动。

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发明的垫圈内部预置有锥体,椎体的锥尖在外力的作用下插入到垫圈内部管件管壁上,可以起到防止内部管件的转动或是滑动,防止由于内管滑动或转动引起的泄漏问题;

2、本发明的垫圈外部装有金属圈箍,可以对垫圈进行支撑和保护;

3、本发明的点券外部装有金属圈箍,可以将外部压力均匀的施加到垫圈外壁的每个部位,对垫圈内置的锥体施加相同的力,对垫圈内部的管件进行均匀的紧固。

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密封性好、紧固定位性强、防止管件渗漏泄露的发生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4幅附图,其中: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放大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附图4为附图3的B部放大图。

在图中:1、垫圈 2、锥体 3、金属圈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防扭转垫圈包括:垫圈1、锥体2及金属圈箍3;所述的垫圈1的内部预置有锥体2;垫圈1的外部套装有金属圈箍3。

锥体2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合金制成。

锥体2的一端为锥尖型,另一端为实体块状结构;锥体2的后端为弧形面;锥体2后端的弧形面的弧度与垫圈1的外圆弧度相同。

锥体2为3-8个,均匀分布在垫圈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