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载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89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高承载减速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承载减速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针轮输出针摆行星传动减速机以其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高、性价比高而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是现有的针轮输出针摆行星传动减速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针轮用滚针轴承造价过高,拆卸也难,间隙很难控制,间隙振动、噪音增大;间隙过小会卡死,传统简支针销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现有技术急需一种承载力强,运行稳定的高承载减速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承载力强,运行稳定的高承载减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承载减速机,包括机座及装在机座内的内摆线减速传动件,所述内摆线减速传动件包括输入轴、第一摆线轮、第二摆线轮、内摆线齿圈、输出轴及大端盖,所述输入轴由第一轴承支承在大端盖中心孔,所述第一摆线轮与第二摆线轮相位差180°,所述输出轴由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支承在机座中心孔,所述大端盖连接在机座输入端,

所述输入轴的轴伸端为相位差180°的双偏心段,双偏心段上设有两只第一滑动轴承,所述两只滑动轴承分别与第一摆线轮和第二摆线轮支撑连接;

所述第一摆线轮和二摆线轮的周边均布有多个销孔,所述销孔内配合有第二滑动轴承,第一摆线轮和第二摆线轮通过第二滑动轴承支承连接于双偏心轴上,所述双偏心轴两端用第三滑动轴承分别支承在圆环圈与大端盖的相应连接孔中;圆环圈与大端盖连接成一刚性体;所述内摆线齿圈与输出轴的圆盘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双偏心轴在减速机运转作功时处于自身转动,所述圆环圈与大端盖依靠4~8只柱销连接成一刚性体。

作为优选的,双偏心轴件数与销孔个数相同,所述第一摆线轮和二摆线轮的周边均布有4、或6、或8个销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第三滑动轴承为铸造锌基合金滑动轴承。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第三滑动轴承为为JF800双金属轴承。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铸造锌基合金滑动轴承或JF800双金属滑动轴承的价格远低于圆锥滚子轴承,因而制造成本可降低20~30%,此外,整机重量可降低10~20%;(2)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摆线轮工艺性能好、刚性好;(3)装置滑动轴承的运转噪音要比滚动轴承的运转噪音低3~5分贝;(4)各柱销均匀受力、做功,柱销可设计成足够大直径,因而承载能力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简图。

图中:1、机座;2、第二轴承;3、第三轴承;4、输入轴;5、圆盘;6、双偏心轴;7、第一摆线轮;8、内摆线齿圈;9、大端盖;10、第二摆线轮;11、第二滑动轴承;12、第三滑动轴承;13、第一滑动轴承;14、输入轴;15、第一轴承;16、柱销;17、圆环圈;18、冷却腔体;19、超导热管;20、冷却液;21、外套层;22、冷却管路 23、进水端;24、出水端;25、微型水泵;26、减速机壳体发热高温区域;27、减速机壳体发热相对低温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承载减速机,包括机座1及装在机座1内的内摆线减速传动件,所述内摆线减速传动件包括输入轴14、第一摆线轮7、第二摆线轮10、内摆线齿圈8、输出轴4及大端盖9,所述输入轴14由第一轴承15支承在大端盖9中心孔,所述第一摆线轮7与第二摆线轮10相位差180°,所述输出轴4由第二轴承2和第三轴承3支承在机座1中心孔,所述大端盖9连接在机座1输入端,

所述输入轴14的轴伸端为相位差180°的双偏心段,双偏心段上设有两只第一滑动轴承13,所述两只滑动轴承分别与第一摆线轮7和第二摆线轮10支撑连接;

所述第一摆线轮7和二摆线轮的周边均布有多个销孔,所述销孔内配合有第二滑动轴承11,第一摆线轮7和第二摆线轮10通过第二滑动轴承11支承连接于双偏心轴6上,所述双偏心轴6两端用第三滑动轴承12分别支承在圆环圈17与大端盖9的相应连接孔中;圆环圈17与大端盖9连接成一刚性体;所述内摆线齿圈8与输出轴4的圆盘5相连接。

所述双偏心轴6在减速机运转作功时处于自身转动,所述圆环圈17与大端盖9依靠4~8只柱销16连接成一刚性体。

双偏心轴6件数与销孔个数相同,所述第一摆线轮7和二摆线轮的周边均布有4、或6、或8个销孔。

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3、第二滑动轴承11、第三滑动轴承12为铸造锌基合金滑动轴承。

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3、第二滑动轴承11、第三滑动轴承12为为JF800双金属轴承。

实施例1:

高承载减速机,包括机座1及装在机座1内的内摆线减速传动件,所述摆线减速传动件包括输入轴14、第一、二摆线轮7、10、内摆线齿圈8、针销18、输出轴4及大端盖9,所述输入轴14由第一轴承15支承在大端盖9中心孔,所述第一、二摆线轮相位差180°,所述输出轴4由第二、三轴承2、3支承在机座1中心孔,所述大端盖9连接在机座1输入端,

所述输入轴14轴伸端为相位差180°的双偏心段,双偏心段上设有两只第一滑动轴承13分别用以支承第一、二摆线轮7、10;

所述第一、二摆线轮7、10周边均布4、或6、或8销孔,销孔内配合第二滑动轴承11,第一、二摆线轮7、10依靠第二滑动轴承11支承在双偏心轴6上,双偏心轴6件数与销孔个数相同,所述双偏心轴6两端用第三滑动轴承12分别支承在圆环圈17与大端盖9的相应孔中,所述双偏心轴6在减速机运转作功时处于自身转动,所述圆环圈17与大端盖9依靠4~8只柱销16连接成一刚性体;

所述内摆线齿圈8与输出轴4的圆盘5相连接,内摆线传动是一种内摆线齿圈与摆线轮啮合的传动,因而也属于摆线传动技术领域。由于内摆线齿圈与摆线轮为纯滚动啮合且润滑状态良好,因此在输入功率相同情况下,双摆线啮合副比之通用摆线,承载能力约提高50%。考虑内摆线齿圈加工精度,按提高30~40%计算较合理。内摆线齿圈取代通用摆线的针轮,优点是结构简单、零件少,最大减速比159时毋须抽齿。

所述内摆线齿圈输出减速装置,第一、二及三滑动轴承13、11及12为铸造锌基合金滑动轴承, 铸造锌基合金滑动轴承的优点在于:

1、铸造性能好,铸件致密,摩擦因数小导热率较高,精车表面粗糙度可达1.6;

2、重量比铜轻40%,成本比锡青铜低40%以上;

3、使用寿命为锡青铜2~3倍,具有自润滑性能及减震功能,适用于中低速重载场合;

4、具有无磁性,无火花性能,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合安全。

所述内摆线齿圈输出减速装置,第一、二及三滑动轴承13、11及12为JF800双金属轴承,JF800双金属轴承,是以低炭钢板为基体材料,表面烧结CuPb10Sn10或CuSn6Zn6Pb3材料的钢铜合金产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高载低速滑动轴承,常用作重型车的平衡桥衬套、垫片;推土机的从动轮;汽车钢板衬套,等等。JF800双金属轴承技术参数:承压 65N/mm2、使用温度:260℃、硬度:HB70~100。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优化,所述机座1和壳体的外部设有冷却系统,以保证减速机在工作中维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防止温度过高而影响到减速机的减速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壳体外的冷却腔体18,所述冷却腔体18内填充有冷却液20,所述冷却腔体18内还设有超导热管19,所述超导热管与冷却液20接触;

这样的设计通过超导热管19将冷却液20维持在较低温度范围,而冷却液20与壳体接触冷却,维持整个减速机的温度。使用超导热管对冷却液20进行冷却,结构简单,省去了冷却液20循环设备,且冷却效率较高。

冷却腔体18设置在减速机壳体发热高温区域26(靠近第一摆线轮、第一摆线轮和内摆线齿圈的壳体外部),冷却腔体18由外套层21与壳体外壁围合密闭组成。

所述壳体外部还设有冷却管路22,冷却管路22内填充有冷却液20,所述冷却管路22与外壳体紧贴设置,所述冷却管路22呈螺旋形,所述冷却管路22包括进水端23和出水端24,所述进水端23和出水端24分别与冷却腔体18连通。

所述进水端23与冷却腔体18之间通过微型水泵25连接。

冷却管路22设置在减速机壳体发热相对低温区域27(相对与26,靠近输出轴、第二轴承2和第三轴承3的壳体外部)。

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冷却管路22,可以利用冷却管路22的微循环对壳体的低热量区域进行冷却,保证这些区域的工作温度,特别是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可以缓解冷却腔体18内的冷却压力;同时通过微型水泵25使得冷却管路22内的冷却液20与冷却腔体18的冷却液20形成循环,这样既能使得冷却管路22内的冷却液20得到更换,同时也能促成冷却腔体18内的冷却液20流动,加速与超导热管19的热交换,一举两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