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水水龙头。
背景技术:
节约用水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永久的话题,同时也是一道“简单”的难题。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节约用水既是一种长久之计,更是当务之急。然而,尽管人们的节水意识在不断提高,但长期养成的水龙头“一旋到底”的习惯和喜欢“大流量”的传统用水方式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正和杜绝的。
传统的旋转式开关水龙头无档位限制,水流的大小(即出水量)是靠旋转把手的角度来控制,而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要靠自己的观感和手感来掌握,有很多人往往是一旋到头、大水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即使是对较细心的或有节水意识的使用者,在使用水龙头时,也难以准确将水流控制得恰到好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水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水水龙头,包括一体设置的龙头本体,龙头本体设有连通进水端和出水端的输水通道,所述输水通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为闭口,所述输水通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不处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节水水龙头还包括贯穿所述阀腔的阀芯、一端与阀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伸出所述阀腔开口的阀杆,所述阀芯设有空腔、贯穿所述阀芯且与所述 空腔相连通的通水孔,当所述阀体绕龙头本体轴线旋转时,可连通或者阻断输水通道,所述输水通道的水流量随着阀体的旋转角度的增大呈“小→大→小”或“大→小→大”变化规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的通水孔的数量不少于1个,且所述阀芯的通水孔在阀芯侧壁表面的开口呈中间大两头小或两头大中间小的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的通水孔的数量不小于3个,所述阀芯的通水孔按照所述通水孔的孔径“小→大→小”或“大→小→大”的规律交叉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小→大→小”或“大→小→大”中的“小”、“大”并非特指某固定孔径,比如相间隔的通水孔孔径不一定相等,从而获得忽大忽小的水量变化。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的通水孔按照所述通水孔的孔径“小→大→小”或“大→小→大”的规律交叉设置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对相邻通水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输水通道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数量不小于3个的通水孔中,各通水孔之间的间距设置满足:当阀芯在阀腔内每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周时,通过通水孔的水量至少出现一次“小→大→小”或“大→小→大”的变化。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通水孔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水水龙头还包括与所述阀杆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所述把手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形、正方体形、长方体形或多面体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设有逆时针的旋转标识或顺时针旋的转标识中的一种或两种。便于使用者使用时,注意把手的旋转方向。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图形图案或文字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水水龙头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的分档盘,所述把手和分档盘中的一个设有表示水流量大小的刻度和文字中的一种或两种,另一个设有用于指示水流量大小的指针标识。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档盘上表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把手上表面面积,且不小于所述把手下表面的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述“表示水流量大小的文字”是指数字、汉字或其他语言文字,例如,中文“大”、“中”、“小”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水水龙头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实现了水流量的分档位多级控制;采取“小→大→小”或“大→小→大”式的水流通道,可在不影响实际用水的便捷性的前提下,改变人们传统习惯的使用方式,唤起用户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降低水的消耗,减少水的浪费,有效保护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水水龙头0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水水龙头01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水水龙头01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16与分档盘17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水水龙头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水水龙头01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水龙头01,包括一体设置的龙头本体11,龙头本体11设有连通进水端和出水端的输水通道12,所述输水通道12内设有阀腔13,所述阀腔13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为闭口,所述输水通道1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不处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节水水龙头01还包括贯穿所述阀腔13的阀芯14、一端与阀芯14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伸出所述阀腔13开口的阀杆15、 与所述阀杆15相连的把手16,所述阀芯14设有空腔141、贯穿所述阀芯14且与所述空腔141相连通的通水孔142,当所述阀芯14绕龙头本体11轴线旋转时,可连通或者阻断输水通道12,所述输水通道12的水流量随着阀芯14的旋转角度的增大呈“小→大→小”或“大→小→大”变化规律。
所述阀芯14的通水孔142的数量不小于3个,所述阀芯14的通水孔142按照所述通水孔142的孔径“小→大→小”或“大→小→大”的规律交叉设置。
所述阀芯14的通水孔142按照所述通水孔142的孔径“小→大→小”或“大→小→大”的规律交叉设置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对相邻通水孔14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输水通道2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空腔141、通水孔142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所述把手16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所述把手16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形、正方体形、长方体形或多面体形。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取水前,所述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的状态),用户取水时,转动所述把手16,带动阀杆15和阀芯14转动,水流流量呈“小→大→小”的变化(其中,最大水流量的状态如图3所示),继续转动把手16复位,水龙头回复到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的状态)。因此,无论是习惯把水龙头开至最大转角的人,还是习惯把水龙头慢慢打开的人,都会第一时间获得最小流量的水流,进而唤起用户节约用水的意识。
如图1和4所示,所述节水水龙头01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阀杆15上且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的分档盘17,其中,所述分档盘17上设有用于指示水流量大小的指针标识;所述把手16外表面设有逆时针的旋转标识、顺时针的旋转标识、旋转表示水流量大小的刻度和数字。当所述分档盘17上的指针标识指向“0刻度”时,表示此时水流量为0,即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如图4所示状态)。
实施例2
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水水龙头0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水水龙头02与所述节水水龙头01一样,除了如下区别:所述节水水龙头02的通水孔211的数量不少于1个,且所述阀芯21的通水孔211在阀芯21侧壁表面的开口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而所述节水水龙头01的通水孔142的数量不小于3个,所述阀芯14的通水孔142按照所述通水孔142的孔径“小→大→小”或“大→小→大”的规律交叉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龙头02时,随着所述阀芯21的旋转,即可获得水流量呈“小→大→小”的变化的水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节水水龙头02的通水孔211在阀芯21侧壁表面的开口还可设计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形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