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三通优先流量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72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三通优先流量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阀,具体涉及三通优先流量阀。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阀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主要领域,是能源、石化、冶金、电力等行业装备、机械与管线等固定资产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中流量阀是在一定压力差下,依靠改变节流口液阻的大小来控制节流口的流量,从而调节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运动速度的阀类。

现有三通优先流量阀为通过控制阀芯开口来控制优先流量。现有三通优先流量阀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缺点:首先,现有优先流量阀阀体都为机加工,加工难度复杂,提高加工成本;其次,优先流量调节为开口式,流量大小不能精确控制,控制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三通优先流量阀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且控制精确的高精度三通优先流量阀,其还具有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精度三通优先流量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铸造有与内部相通的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进油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流道;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并能左右移动,且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阀芯两侧分别与所述阀体形成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所述阀芯上开设有始终与所述进油流道连通的进油孔,可与所述第一出油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油孔,可与所述第二出油流道连通的第二出油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控制腔连通的阻尼孔,且所述进油孔和所述第一出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孔不与所述进油孔和所述第一出油孔连通;所述进油流道和所述第二控制腔之间设置有调节转轴,所述调节转轴上设置有节流口,转动所述调节转轴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腔的进油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当调节转轴上的节流口完全连通进油流道和第二控制腔时,高压油经过进油口进入进油流道,大部分高压油通过节流口进入第二控制腔,小部分高压油进入通过阀芯进入第一控制腔,由于阻尼孔的存在,作用在第二控制腔的高压油压力在克服弹簧后比第一控制腔的高压油压力大,故阀芯处于最右端,此时第一出油流道和第一出油孔阻断,第二出油流道和第二出油孔完全连通;当节流口逐渐减小时,作用在第二控制腔的高压油压力逐渐减小,当克服弹簧后比第一控制腔的高压油压力小时,阀芯左移,第一出油流道和第一出油孔逐渐连通,第二出油流道和第二出油孔逐渐闭合;当调节转轴上的节流口完全阻断进油流道和第二控制腔时,作用在第一控制腔的高压油压力在克服弹簧后比第二控制腔的高压油压力大,阀芯处于最左端,此时第一出油流道和第一出油孔完全连通,第二出油流道和第二出油孔阻断。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阀体螺堵,所述阀体螺堵位于所述阀芯两侧用于固定所述阀芯和所述复位弹簧的位置。方便阀体的安装和维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油孔和所述进油口之间设置有阀芯螺堵,用于阻断所述第二出油孔和所述进油口。这种结构简单有效,且安装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查看所述调节转轴的转动位置的刻度盘。用于更加精确控制优先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阀体为铸造件,所有流道均为铸造出来的,加工难度简单;其次,调节优先流量为旋转调节,通过节流口与阀体的遮盖来改变优先流量,控制精确;另外,调节转轴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控制精度高;最后,此阀上有显示调节开口0-10的刻度盘,可显示现在开口处于什么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第二出油流道完全贯通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第二出油流道小部分贯通,第一出油流道大部分贯通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第一出油流道完全贯通状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刻度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包括阀体1和阀芯2,阀体1上铸造有与内部相通的进油口A、第一出油口B和第二出油口C,阀体1内部开设有与进油口A连通的进油流道11,与第一出油口B连通的第一出油流道12,以及与第二出油口C连通的第二出油流道13;阀芯2设置于阀体1内部并能左右移动,且阀芯2和阀体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阀芯2两侧分别与阀体形成第一控制腔14和第二控制腔15;阀芯2上开设有始终与进油流道11连通的进油孔21,可与第一出油流道12连通的第一出油孔22,可与第二出油流道13连通的第二出油孔23,以及与第一控制腔14连通的阻尼孔24,且进油孔21和第一出油孔22连通,第二出油孔23不与进油孔21和第一出油孔22连通;进油流道11和第二控制腔15之间设置有调节转轴3,调节转轴3上设置有节流口31,转动调节转轴3可用于控制第二控制腔15的进油量。

阀体1上还设置有阀体螺堵5,阀体螺堵5位于阀芯2两侧用于固定阀芯2和复位弹簧3的位置。第二出油孔23和进油口21之间设置有阀芯螺堵25,用于阻断第二出油孔23和进油口21。

如图5所示,阀体2上还设置有查看调节转轴3的转动位置的刻度盘6。其中0刻度时,节流口31不连通,10刻度时,节流口31开口最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