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718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新型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再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将冷凝室高温液体回收输入高压锅炉再次加热利用的传输装置,为新型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锅炉对冷凝水的回收利用,主要采用高压水泵将低压的冷凝水泵入高压锅炉内,进行再次加热。这种方法,需要设置高压水泵,电能消耗较大,水泵结构复杂,建设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和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蒸汽锅炉冷凝水的回收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采用了低压液体到高压液体的传输装置。不需高压水泵的回收装置,实现低压冷凝水向高压锅炉内的液体输送。

新型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包括低压流体仓、临时存储仓和高压流体仓构成。所述的低压流体仓上设置有低压仓出水口,连通低压流体仓和临时存储仓;高压流体仓上设置有高压仓进水口,与临时存储仓相通。低压仓出水口或高压仓进水口安装有阀杆,阀杆将低压仓出水口和高压仓进水口同时封闭,使三个仓室不导通。阀杆上设置有缺口,阀杆与仓外的传动机构连接,由传动机构控制其直线运动、平移或摆动。阀杆移动可封住高压仓进水口,开启低压仓出水口;或者开启高压仓进水口,封闭低压仓出水口,即当缺口位置移动到低压仓出水口处,低压仓出水口与缺口之间形成空隙,低压仓中的流体将流入临时存储仓中,当缺口位置移动到高压仓进水口处,高压仓进水口与缺口之间形成空隙,临时存储仓中流体由空隙流入高压流体仓中。

本装置通过三仓连接结构,实现了低压冷液体自动向高压锅炉内的循环传输,依靠重力流动,无需水泵加压泵入,节约能源,降低锅炉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低压流体仓、2——临时存储仓,3——高压流体仓,5——低压仓出水口,7——阀杆,71——缺口,8——密封圈,10——高压仓进水口,11——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新型低压流体向高压流体传输的装置,由低压流体仓1、临时存储仓2和高压流体仓3构成。所述的低压流体仓1与临时存储仓2上下设置,高压流体仓3设置在低压流体仓1和临时存储仓2的侧面。低压流体仓1设置有低压仓出水口5,连通低压流体仓1和临时存储仓2,高压流体仓3上设置有高压仓进水口10,与临时存储仓2相通。

低压仓出水口5安装有阀杆7进行封闭,阀杆7与低压仓出水口5间隙配合,插在低压仓出水口5中,阀杆7移动,可封住高压仓进水口10,开启低压仓出水口5。所述的阀杆7与仓壁之间设置密封圈8进行密封,防止漏水、漏气。阀杆7上设置有缺口71,所述的阀杆7与仓外的传动机构11连接,由传动机构11控制其直线运动、平移或摆动。如图2所示,阀杆运动,当缺口位置移动到低压仓出水口处,低压仓出水口与缺口之间形成空隙,低压仓中的流体将流入临时存储仓中;如图3所示,当缺口位置移动到高压仓进水口处,高压仓进水口与缺口之间形成空隙,临时存储仓中流体由空隙流入高压流体仓中。

本装置用于锅炉的冷凝水回收系统中,实现低压冷凝水向高压锅炉内的输送,不需要进行水泵加压,依靠重力完成,大大的降低锅炉的运营成本,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生产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