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258阅读:4303来源:国知局
快速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两个设备或两个零部件之间通常采用螺丝或者铆钉进行装配,这样一来,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装配时间,还必须保证装配用的各个孔要对准才能正常完成装配。且装配完成后,一旦需要拆卸这两个设备或两个零部件(特别是针对生产过程中,需要重复进行装配、拆卸两个动作的设备或零部件),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现阶段工程师们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同时,有效地缩短这种两个设备或两个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拆卸动作的时间,若无法解决,依旧要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也就无法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设备或两个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拆卸动作时,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结构,其中,所述快速拆装结构至少包括:插销扣和插销;

所述插销扣上开设有一快插槽和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插销扣的一侧并与所述快插槽连通;

所述插销包括插销主体,位于所述插销主体顶端的卡合部,以及位于所述插销主体底端的尾部;

所述插销适于通过所述插销主体从所述开口插入并向下穿过所述快插槽,并通过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所述快插槽中,以实现所述插销与所述插销扣之间的装配。

优选地,所述快插槽为由锥面和柱面构成的漏斗状结构;所述卡合部包括与所述快插槽的锥面和柱面结构相适配的锥形卡合块和柱形连接块,且所述柱形连接块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快插槽的柱面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快插槽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75°,所述锥形卡合块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所述快插槽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快插槽的锥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快插槽的柱面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插销主体和所述尾部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插销主体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且所述插销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连接块的直径和所述尾部的直径,所述快插槽的柱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尾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插销扣上还开设有外部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外部连接孔为U型孔。

优选地,所述尾部开设有外部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插销扣为长方形薄板状结构,三角形薄板状结构,或者不规则图形薄板状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拆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和插销扣各连接一个设备或零部件,然后通过将插销快速插入并卡合在插销扣中,实现两个设备或零部件之间的快速装配,同时,在需要拆卸两个设备或零部件时,直接从插销扣中将插销拔出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地缩短了两个设备或两个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拆卸动作的时间,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漏斗状结构的快插槽可以避免由于误差造成的插销扣和插销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提高装配质量;同时,在装配或者装配后的生产过程中,两个设备或零部件可能会存在轻微震动,快插槽的锥面可以抵消这种由震动引起的插销向下的冲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插销扣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中插销扣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中插销扣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中插销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中插销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中插销主体插入开口时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插销扣

11 快插槽

111 锥面

112 柱面

12 开口

13 外部连接孔

2 插销

21 插销主体

22 卡合部

221 锥形卡合块

222 柱形连接块

23 尾部

24 外部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结构。其中,所述快速拆装结构至少包括:插销扣1和插销2。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插销扣1上开设有一快插槽11和一开口12,所述开口12位于所述插销扣1的一侧并与所述快插槽11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插销2包括插销主体21,位于所述插销主体21顶端的卡合部22,以及位于所述插销主体21底端的尾部23。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插销2适于通过所述插销主体21从所述开口12插入并向下穿过所述快插槽11,并通过所述卡合部22卡合在所述快插槽11中,以实现如图6和图7所示的所述插销2与所述插销扣1之间的装配。相应的,装配后如需拆卸,将所述插销2向上提起,使所述卡合部22离开所述快插槽11,然后通过所述插销主体21从所述开口12滑出,实现所述插销2与所述插销扣1之间的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快插槽11为由锥面111和柱面112构成的漏斗状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卡合部22包括与所述快插槽11的锥面111和柱面112结构相适配的锥形卡合块221和柱形连接块222,且所述柱形连接块222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快插槽11的柱面112的直径,以保证所述快插槽11的锥面111能够咬合锥形卡合块221。

值得一提的是,漏斗状结构的快插槽11可以避免由于误差造成的插销扣1和插销2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提高装配质量;同时,在装配或者装配后的生产过程中,两个设备或零部件可能会存在轻微震动,快插槽11的锥面111可以抵消这种由震动引起的插销2向下的冲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插销扣1损坏的概率。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快插槽11,例如直接采用台阶状结构的快插槽11,只需要相应改变卡合部22的结构和直径大小,保证卡合部22的结构与快插槽11的结构相适配,并保证卡合部22不会从开口12中滑出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快插槽11的锥面11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75°,所述锥形卡合块221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所述快插槽11的锥面111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地,所述快插槽11的锥面111与水平面的夹角α=45°。另外,所述快插槽11的锥面111的高度大于所述快插槽11的柱面112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插销主体21和所述尾部23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插销主体21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开口12的宽度,以保证插销主体21能够从开口12插入到快插槽11中,且所述插销主体21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连接块222的直径,所述快插槽11的柱面112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12的宽度,以保证卡合部22能够卡合在快插槽11中,不至于从开口12滑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插销扣1上还开设有外部连接孔13,用以与外部待装配的设备或零部件连接。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外部连接孔13为U型孔。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外部连接孔1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孔,只要能够实现插销扣1和外部的设备或零部件连接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尾部23开设有外部螺纹孔24,用以与外部待装配的设备或零部件进行螺纹连接。该外部螺纹孔24的深度可以仅为尾部23的高度,也可以深入到插销主体21,以能够实现与外部待装配的设备或零部件牢固连接为限制。另外,尾部23的直径大于所述插销主体21的直径,以保证尾部23能够承受连接外部待装配的设备或零部件后受到的压力;同时,尾部23的直径大于所述快插槽11的柱面112的直径和所述开口12的直径,以保证外力造成震动时,尾部23不会从开口12处滑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插销扣1为长方形薄板状结构。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插销扣1也可以为三角形薄板状结构,或者不规则图形薄板状结构,或者其他任何形状的薄板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适用于需要旋转的设备或零部件。例如在平板镀膜时,夹具需要与公转盘装配在一起,然后公转盘进行360°匀速旋转,以保证夹具夹持的平板镀膜均匀;因此,为了保证夹具与公转盘的快速装配以及旋转过程的平稳,需要将至少三个本实施例的快速拆装结构中的插销扣的一端通过外部连接孔固定连接在公转盘的外围表面,插销扣的另一端(即具有快插槽和开口的一端)均匀分布在公转盘的外部,然后将与插销扣数量对应的插销通过螺纹孔固定连接并均匀分布在夹具的外围表面(夹具的面积大于公转盘的面积,且夹具为中空结构),最后只需要将各个插销扣和插销一一对应快速装配,就可以实现公转盘和夹具的装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拆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和插销扣各连接一个设备或零部件,然后通过将插销快速插入并卡合在插销扣中,实现两个设备或零部件之间的快速装配,同时,在需要拆卸两个设备或零部件时,直接从插销扣中将插销拔出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地缩短了两个设备或两个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拆卸动作的时间,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漏斗状结构的快插槽可以避免由于误差造成的插销扣和插销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提高装配质量;同时,在装配或者装配后的生产过程中,两个设备或零部件可能会存在轻微震动,快插槽的锥面可以抵消这种由震动引起的插销向下的冲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了插销扣损坏的概率。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