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243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异形伸缩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拍杆,特别涉及一种方便伸缩至任意长度的异形伸缩杆。



背景技术:

自拍杆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自拍,受到市场上很多消费者的热捧,自拍时将拍摄器材装在自拍杆前端的卡装云台上,杆可以伸缩拉长,克服了自拍时的很多限制,使消费者更好的体验自拍的乐趣。为方便收纳,现有的自拍杆的杆体1部分通常设置成可收缩的形式,伸缩杆的形式有很多中,众多伸缩杆都具有结构复杂、不易于装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方便伸缩至任意长度,结构简单、易于装置且可防止杆体周向转动的异形伸缩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形伸缩杆,其包括至少两节内部中空的杆体,相邻两个杆体之中的一个杆体套设于另一杆体之内并可沿杆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杆体之间分别设有防滑套和止锁片,在所述杆体上分别设有限制杆体转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防滑套套设于相邻两个杆体之中的位于相对的外侧的外杆体的内壁上,所述止锁片套设于相邻两个杆体之中的位于相对的内侧的内杆体的外壁上,在所述止锁片上设有朝止锁片外侧表面凸出的凸肩,所述凸肩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内杆体的外壁相间隔而使得所述凸肩具有弹性,所述凸肩向外凸出而与外杆体干涉配合,该凸肩向外挤压外杆体而使相邻两个杆体之中的内杆体与外杆体形成干涉配合,从而实现相邻两个杆体之间的锁紧,使得异形伸缩杆伸缩时所述杆体可止停于伸缩的任意位置。

在相邻两个杆体之中的位于相对的内侧的内杆体的自由端内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止锁片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嵌入所述第一定位孔而使得所述止锁片可随内杆体的移动而移动。

在所述止锁片的第一定位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凸肩,所述凸肩沿所述止锁片的圆周方向设置。

在所述止锁片的端部设有沿其圆心方向延伸的止锁片凸沿,所述止锁片凸沿抵接于相邻两个杆体之中的内杆体的端部上。

在相邻两个杆体之中的外杆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在所述防滑套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嵌入所述第二定位孔而使得该外杆体与所述防滑套相对固定。

所述防滑套一端的端部的表面被构造呈锥形而具有导向角。

所述第二定位部被构造成具有导向作用的斜楔,所述斜楔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防滑套的导向角的倾斜方向一致。

在所述防滑套的与设有导向角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防滑套凸沿,所述防滑套凸沿的延伸尺寸不大于所述杆体的厚度,所述防滑套凸沿抵接于相连两个杆体中的外杆体的端部。

在所述防滑套的外壁上设有形状与所述杆体上的第一凹槽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防滑套的轴向延伸,其由防滑套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

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防滑套的外壁不同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异形伸缩杆可多级伸缩,并且在伸缩过程中可止停于任意位置,从而方便伸长至所需长度,并且便于缩短收纳。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异形伸缩杆可防止杆体之间的相互转动,可大大提升伸缩杆的支撑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异形伸缩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异形伸缩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异形伸缩杆中的某一个杆体1的装配分解示意图。

图6是两级杆体的装配剖视图。

图7是杆体与止锁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防滑套与杆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杆体1、第一凹槽11、外杆体12、内杆体13、第二定位孔14、第一定位孔15、止锁片2、止锁片单元21、第一定位部22、凸肩23、止锁片凸沿24、防滑套3、第二凹槽31、第二定位部32、导向角33、斜楔34、防滑套凸沿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9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异形伸缩杆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可沿杆体1的长度伸缩,并可在拉伸和缩短过程中使杆体1止停于伸缩的任意位置,从而方便伸展至所需长度进行使用,并便于缩短收纳,且还可保证杆体1无法相对转动,保证伸缩杆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异形伸缩杆包括至少两节杆体1。本实施例所示的附图中,所述异形伸缩杆包括六节杆体1。所述杆体1为中空杆体1,其形状一致,但尺寸逐级缩小,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杆体1之中的一个杆体1套设于另一个杆体1之内,并可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伸展和收缩。所述杆体1的横截面可呈多种形状,如圆角四边形、多边形、方形等,为避免异形伸缩杆伸缩使用时杆体1之间相互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体1呈圆杆状,在所述杆体1的外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壁向所述杆体1的内部突出而可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凹槽11由杆体1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相连两个杆体1的第一凹槽11位置对应,从而使得其相连两个杆体1之间的外杆体12的内壁突出部分嵌入内杆体13的凹槽部分,从而嵌设在一起而使得杆体1无法进行周向转动。所述第一凹槽11的形状可根据美观需要而设置。

为使异形伸缩杆可止停于伸缩的任意位置处,如图2、图4所示,在相邻两节杆体1之间分别设有防滑套3和止锁片2。由于异形伸缩杆具有多节杆体1,且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的内部结构一致,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某一级中的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的结构为例进行描述,并且将该相邻两个杆体1之中的位于相对外侧的杆体1称为外杆体12,将相邻两个杆体1之中的位于相对内侧的杆体1称为内杆体13。需说明的是,所述内杆体13和外杆体12是相对的内杆体13和外杆体12,其是针对某一级中的相邻两个杆体1而言,就整个异形伸缩杆而言,某一级的内杆体13同时也可能是下一级的外杆体12,某一级的外杆体12同时也可能是上一级的内杆体13,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杆体13和外杆体12,仅指示出了某一级中的相邻两个杆体1相对而言所具有的内外的位置关系。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防滑套3套设于相邻两个杆体1之中的外杆体12的内壁上,其用于阻止异形伸缩杆伸缩时内杆体13由外杆体12内脱出,避免相邻两个杆体1分离。

如图2所示,所述防滑套3的形状与所述杆体1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套3为圆筒状体,其外壁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11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凹槽31,从而可使外杆体12上的第一凹槽11向内突出的部位嵌入其第二凹槽31内,避免防滑套3与外杆体12之间进行周向转动。所述防滑套3套设于相邻两个杆体1之中的外杆体12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其位于外杆体12的端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套3也可设于外杆体12的近端部。为使防滑套3与外杆体12相对固定,在相邻两个杆体1之中的外杆体1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定位孔14,在所述防滑套3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32,所述第二定位部3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32突出于所述防滑套3的外壁,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定位部32可嵌入所述第二定位孔14内而使得两者相对固定,实现限位作用,避免防滑套3在伸缩杆伸缩时由外杆体12的端部脱出。所述第二定位部32可与所述防滑套3一体成型,也可与所述防滑套3一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32与所述防滑套3一体成型。为便于装配,所述防滑套3的一端端部的表面被构造呈锥形而具有导向角33,从而使得防滑套3端部的壁厚尺寸最小,从而方便将所述防滑套3套入外杆体12的端部内。所述导向角33的角度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其利于防滑套3套入外杆体12的端部内即可。由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2突出形成于所述防滑套3的外壁上,为方便使该第二定位部32嵌入所述第二定位孔14内,所述第二定位部32的朝向安装方向的一端被构造呈具有导向作用的斜楔34,所述斜楔34的一端与防滑套3的外壁平齐,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32的表面平齐,从而方便导向挤压而使该第二定位部32套入第二定位孔14内。由于所述斜楔34只形成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2的朝向安装方向的一端,因而伸缩杆在拉伸时,所述第二定位部32未设有斜楔34的一端可阻止防滑套3 脱出。同时,为避免伸缩杆收缩时,所述斜楔34具有导向作用而使第二定位部32滑出第二定位孔14,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滑套3的未设有导向角33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防滑套凸沿35。所述防滑套凸沿35突出于所述防滑套3的外壁,其突出的尺寸不大于所述杆体1的厚度。当所述防滑套3套装于所述外杆体12的端部内时,所述防滑套凸沿35抵接于所述外杆体12的端面上,从而可防止防滑套3在伸缩杆收缩时沿伸缩杆的移动方向进行滑动。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32及防滑套凸沿35的设置,可保证防滑套3与外杆体12连接在一起,使得防滑套3可随着外杆体12的移动而移动,而不会相对外杆体12进行移动或周向转动。所述第二定位部32及第二定位孔1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杆体12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14,在所述防滑套3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定位部32。

如图6所示,所述止锁片2套设于相邻两个杆体1之中的内杆体13的外壁上,其形状与所述内杆体13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止锁片2位于内杆体13的端部。对于同一个杆体1,所述止锁片2与所述防滑套3分别设于杆体1相对的两端,且对于该同一个杆体1,所述止锁片2套设于该杆体1的外壁上,所述防滑套3套设于该杆体1的内壁上。

所述止锁片2呈圆筒状,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所述止锁片2由两片形状相同的止锁片单元21组成。所述止锁片单元21呈半圆筒状,其对合可呈圆筒状。

为使所述止锁片2与所述内杆体13限位连接,在所述内杆体13的端部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5,在所述止锁片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22。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止锁片单元21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22。所述第一定位部22突出形成于所述止锁片2的内壁,其可与所述止锁片2一体成型,或一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22与所述止锁片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定位部22和所述第一定位孔15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内杆体13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5,在所述止锁片单元21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位部22。所述第一定位孔15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其可设置成多种形状,本实施例中,其为圆孔状,所述第一定位部22呈形状相匹配的圆台状。

为使所述杆体1可伸缩至任意位置并止停,在所述止锁片2上设有朝止锁片2外侧表面凸出的凸肩23。所述凸肩23的内侧表面与所述止锁片2的内壁不平齐,其由止锁片2的内壁向外凹陷而成,从而使得所述止锁片2装设于内杆体13上时,止锁片2的内壁与内杆体13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而使得所述凸肩23具有一定弹性而可进行弹性变形,进而方便将套装有止锁片2的内杆体13套入外杆体12内,使止锁片2的外壁与所述外杆体12的内壁形成干涉配合,进而使相邻两个杆体1干涉配合而实现锁紧,使得异形伸缩杆伸缩时所述杆体1可止停于伸缩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肩23呈弧形,其对称分布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2的两侧,并沿止锁片2的圆周方向设置。通过该凸肩23可实现相连两个杆体1之间的锁紧,使得杆体1可止停于伸缩的任意位置。

此外,在所述止锁片2的端部设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止锁片凸沿24,当所述止锁片2套装于所述外杆体12的端部时,所述止锁片凸沿24抵接于所述外杆体12的端面上。

籍此,便形成了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的伸缩结构。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的外杆体12与防滑套3之间通过第二定位部32及防滑套凸沿35而限位装配在一起,使得防滑套3可随外杆体12一起移动而不会相对外杆体12移位或周向转动。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的内杆体13与止锁片2通过第一定位部22及第一定位孔15而限位装配在一起,使得止锁片2可随内杆体13一起移动而不会相对内杆体13移位或周向转动;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的外杆体12与内杆体13之间通过止锁片2的凸肩23而形成干涉配合,从而实现内杆体13与外杆体12的锁紧,使得异形伸缩杆伸缩时,所述杆体1可止停于伸缩的任意位置。所述防滑套3与所述止锁片2可保证杆体1在伸缩时不会脱出。位于杆体1上的第一凹槽11及位于防滑套3上的第二凹槽31可保证相邻两个杆体1之间无法进行周向转动,从而可提升伸缩杆的稳定性。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