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14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家具、箱包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用到随意转向和移动的物品上,都需要设置一个万向轮来保证360°的转向效果,其中万向轮的轮子部分通过连接件与物品主体进行连接,该连接件需要和轮子之间保持自由转动、并和主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连接强度,避免从物品主体上意外脱落。而在现有技术中,连接件出于连接强度的考虑,通常为金属材质,当与铝合金或者不锈钢等同为金属材质的支脚连接时,通常会因为摩擦而发生不小的噪音,既影响使用体验,又会减短五星脚和支脚整个的使用寿命长。

专利公告号为CN 205033865U、公告日为2016.02.1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箱包滚轮配件,包括有转轴,转轴轴向一端为与轮壳连接的轮壳连接部,另一端为与轮架连接的轮架连接部,轮壳连接部与轮架连接部之间设有环状的连接法兰,且轮架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扎槽,转轴轮壳连接部的顶部开设有可供螺钉安装的螺纹盲孔。

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不适用于金属材质支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件,其能通过金属中心体配合外部消音层,在与金属材质的物件连接时起到消音保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消音效果好,连接强度大以及环保高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件,包括限位圈,还包括金属中心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中心体外环面上的消音层,所述金属中心体包括中间圆柱段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圆柱段两端的用于所述连接件进行插接的第一收缩段以及第二收缩段,所述消音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收缩段相对应的限位端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收缩段相对应的卡合端凹槽,所述第一收缩段以及第二收缩段均为圆台状的收缩段。该设置中所述连接件通过一端的限位作用以及另一端的卡合作用,完成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目的,所述第一收缩段以及第二收缩段用于分别保证和强化限位和卡合作用,所述消音层在所述连接件与金属材质的连接物件连接时,用于分隔两个金属部位,大大减少摩擦噪音,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连接件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消音层设有与所述第一收缩段相对应的通过受压变形以用于所述连接件连接后进行轴向限位作用的限位部,用于所述连接件连接后对所述金属中心体进行环向分隔保护的保护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收缩段具有用于增大所述限位部形变厚度以降低所述连接件安装强度和用于增大所述保护部耐磨厚度以延长所述保护部使用寿命的倾斜的第一收缩段侧面,所述第一收缩段侧面上的圆台母线与所述金属中心体的轴向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4.0°-4.5°。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消音层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收缩段相对应的通过受压变形以用于所述连接件进行卡合安装并对所述限位圈进行轴向卡合的第一卡合部,用于对所述限位圈配合所述第一卡合部进行轴向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收缩段具有用于增大所述第一卡合部厚度以降低所述连接件安装强度和通过增大所述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卡合部厚度以提高卡合力度的第二收缩段侧面,所述第二收缩段侧面上的圆台母线与所述金属中心体的轴向之间形成夹角β,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2.0°-2.5°。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消音层的外部侧面与所述金属中心体的圆形端面平齐。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间圆柱段外环面上设有用于在所述金属中心体进行连接支撑时作为所述连接件辅助支撑部分的环形支撑台。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消音层内部。该设置中,所述消音层在所述金属中心体的环面上采用全覆盖、全包围的形式,将所述环形支撑台包围在内,使之在支撑的时候能减少与金属部件的摩擦噪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间圆柱段的长度大于所述金属中心体长度的一半。该设置中所述中间圆柱段在连接所述第一收缩段以及第二收缩段时,因为所述第一收缩段以及第二收缩段为圆台状,承压受力能力小于均匀对称的圆柱状的所述中间圆柱段,所以所述中间圆柱段的长度较小则会大大降低所述连接件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端凹槽的凹槽深度大于所述限位圈圈体的直径长度。该设置中所述卡合端凹槽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圈,并通过槽体的侧面挤压所述限位圈,所以槽体的侧面需要足够的深度以支撑被挤压的所述限位圈,若所述凹槽深度不够时,所述限位圈容易从一侧滑出所述卡合端凹槽,因此所述卡合端凹槽的凹槽深度需要大于所述限位圈圈体的直径长度。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金属中心体配合外部消音层,在与金属材质的物件连接时起到消音保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消音效果好,连接强度大以及环保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凸起与限位端凹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合凸起与卡合端凹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卡合凸起与限位圈配合卡合端凹槽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的限位圈为卡合后的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中心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6以及附图7所示,一种连接件,包括限位圈1,还包括金属中心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中心体2外环面上用于减少摩擦噪音的消音层3,所述消音层3上设有用于与限位凸起4进行限位的限位端凹槽5以及与卡合凸起6进行卡合的卡合端凹槽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圈1设置在所述卡合端凹槽7内,为设有缺口的圆环,所述限位凸起4配合所述限位端凹槽5,完成万向轮与所述连接件的限位连接和相对转动,所述卡合凸起6配合所述卡合端凹槽7,完成支脚与所述连接件的卡合连接的相对转动,其中万向轮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转动在实际使用中更为主要,这也体现在其限位而非是卡合的结构关系,相对的所述连接件与支脚之间的相对转动就较为困难,万向轮的360°转向主要依靠轮子和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转动。

另一方面消音作用主要是体现在所述连接件和金属材料的支脚之间,而万向轮的材质因为大多为非金属,所以所述连接件的消音功能主要用于其和支脚的连接部位。

所述金属中心体2包括中间圆柱段20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圆柱段201两端的用于与万向轮连接腔8进行插接的第一收缩段202和用于与支脚连接腔9进行插接的第二收缩段203,所述第一收缩段202以及第二收缩段203均为圆台状的收缩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缩段202以及第二收缩段203为均匀收缩的圆台状缩小段,基本作用是在保证整个所述连接件的直径尺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厚所述消音层3的厚度,保证所述消音层3在使用磨损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所述第一收缩段202和所述第二收缩段203的收缩角度和轴向长度不同,这也是适应于一个主要起限位作用和一个主要起卡合作用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所述连接件通过一端的限位作用以及另一端的卡合作用,完成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目的,所述第一收缩段202以及第二收缩段203用于分别保证和强化限位和卡合作用,所述消音层3在所述连接件与金属材质的支脚连接时,用于分隔两个金属部位,大大减少摩擦噪音,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连接件的使用效果。

所述消音层3设有与所述第一收缩段202相对应的通过受压变形以用于所述限位凸起4安装并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部301,用于通过分隔开所述限位凸起4与所述第一收缩段202以减少所述限位凸起4磨损的保护部3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301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所述限位凸起4进入所述限位端凹槽5时,通过被挤压变形的方式完成所述限位凸起4的进入动作,而是回弹后对所述限位凸起4进行轴向限位,防止所述万向轮从所述连接件上意外滑落。所述保护部302在所述万向轮的使用过程中与所述限位凸起4主要呈分离状态,即没有环向挤压情况,只是在滑动过程中会有部分位置的碰触挤压,所以相当厚度的所述保护部302也是很有必要的,能很好的避免塑料材质的所述限位凸起4直接与所述金属中心体2接触挤压,大大提高了所述限位凸起4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收缩段202具有用于增大所述限位部301形变厚度以降低所述限位凸起4的进入安装强度和用于增大所述保护部302耐磨厚度以延长所述限位凸起4有效保护时间的倾斜的第一收缩段侧面20201,所述第一收缩段侧面20201上的圆台母线与所述金属中心体2的轴向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4.0°-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缩段侧面20201作为圆台侧面,其母线的倾斜角度表示整个所述第一收缩段202的收缩程度,在所述第一收缩段202中,所述保护部302以及限位部301均需要一定的环向厚度以提高这两者各自的使用效果,所以相较于所述第二收缩段203的收缩幅度,所述第一收缩段202就收缩得更明显。

所述消音层3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收缩段203相对应的通过受压变形以用于所述卡合凸起6安装并对所述卡合凸起6以及限位圈1进行轴向卡合的第一卡合部303,用于对所述卡合凸起6以及限位圈1配合所述第一卡合部303进行轴向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04,所述限位圈1相对于所述卡合凸起6更靠近所述第一卡合部30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303用于所述卡合凸起6进入所述卡合端凹槽7前的受挤压安装过程和对所述卡合凸起6配合所述限位圈1的轴向卡合过程,所述第二卡合部304用于所述卡合凸起6进入所述卡合端凹槽7后,配合所述第一卡合部303,完成有效的两侧卡合,该卡合动作主要是轴向卡合,即所述卡合凸起6以及限位圈1与所述卡合端凹槽7槽底的塑料部分很少接触。

所述第二收缩段203具有用于增大所述第一卡合部303厚度以降低所述卡合凸起6的进入安装强度和通过增大所述第一卡合部303以及第二卡合部304厚度以提高卡合力度的第二收缩段侧面20301,所述第二收缩段侧面20301上的圆台母线与所述金属中心体2的轴向之间形成夹角β,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2.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303以及第二卡合部304在分隔开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件,以起到消音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增大轴向长度来提高对所述卡合凸起6以及限位圈1的卡合作用,因为轴向长度越大,受同样压力的情况下形变量就越大,使得卡合动作更加方便和有效,进而增大所述连接件与支脚的连接强度,避免了由于厚度较小,使得所述第一卡合部303以及第二卡合部304的形变较小而让卡合动作很难发生,避免卡合部由于“太硬”而较难进入卡合和卡合固定。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收缩段侧面20301主要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卡合部303以及第二卡合部304的轴向长度变大,所以需要较长的倾斜长度,而不需要很大的倾斜角度,所以这个角度小于所述第一收缩段侧面20201的倾斜角度。所述消音层3的外部侧面305与所述金属中心体2的圆形端面205平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作为接触面整个所述金属中心体2作为承重体,所以所述金属中心体2两个端面的所述消音层3就显得没必要了,因为在很大压力的情况下,很快就被磨损完了,这样设置也减少了所述消音层3的塑料使用量。

所述中间圆柱段201外环面上设有用于在所述金属中心体2进行连接支撑时对支脚进行辅助支撑的环形支撑台20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撑台206用于支撑所述支脚连接腔9的腔体沿,辅助所述支脚连接腔9与所述连接件轴向的主要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连接件的实用性,在所述消音层3中,同样设有与所述环形支撑台206相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用于与所述支脚连接腔9的腔体沿直接接触,作为直接受力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所述消音层3的所述连接件能很好的在连接金属支脚的情况下通过分隔两个金属部位的方式进行消音作用,大大提高了所述连接件的适用范围和使用体验,另外,传统的连接件为金属外层电镀的制造方式,本实施例能省去电镀这一污染大的步骤过程,改为注塑工艺,使得所述连接件的制造更加环保。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