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64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先导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体灭火设备的先导阀。



背景技术:

气体灭火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先导阀,先导阀可以手动操作手柄而下压手动顶杆而让先导阀动作,而通常情况下,为避免误操作,在先导阀的手动顶杆处设置有限位装置,例如限位销,在未拔出限位销的情况下,手柄是无法操作手动顶杆下压的。在拔出限位装置后,如何判断手动顶杆是否已经被局部下压,操作人员是无法通过肉眼只管判断的,并且,传统的限位装置仅仅是但保险,也无法绝对保证出现误拔限位装置而出现误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先导阀,其能够避免误操作,能够利用设置于手动顶杆的参照孔而判断手动顶杆是否已经被局部下压,为操作人员复位提供参照标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先导阀,其包括阀体,阀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气口,阀体下端通过压紧螺母而安装有连接头,阀体内腔安装有活塞,活塞与阀体内腔壁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活塞与阀体内腔形成有进气腔,活塞下部安装有顶刀,顶刀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部抵靠于连接头,弹簧的上端部抵靠于活塞下端部,阀体两侧的进气口均安装有管套,管套通过接头螺母而安装于阀体两侧,连接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顶刀的下半部滑动安装于连接头的通孔内,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活塞配合的手动顶杆,手动顶杆安装有操作手柄,阀体设置有对操作手柄进行限位的限位销,连接头外部套设有保护帽,阀体所设顶刀安装孔的入口位置处的手动顶杆径向设置有带内螺纹结构的参照孔,参照孔中设置有锁定杆,锁定杆的端部轴向设置有六边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先导阀可以利用参照孔而判断手动顶杆是否已被局部下压,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的获知先导阀的工况,并且,利用安装在参照孔处的锁定杆,可以避免第一道保险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对避免误操作设置第二道防线,而该锁定杆通过设置六边形孔,便于操作人员利用配套的六边形开启工具打开此锁定杆,此类锁定杆的开启方式比锁定销更加安全。

进一步,锁定杆的前端由磁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阀体的侧壁设置有备份锁定杆,阀体的侧壁设置有备份锁定杆装配槽。

进一步,手动顶杆的杆身自阀体所设顶刀安装孔的入口位置处向上设置有刻度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导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先导阀,参见图1-2所示,其包括阀体6,阀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气口,阀体下端通过压紧螺母9而安装有连接头10,阀体内腔安装有活塞5,活塞与阀体内腔壁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7,活塞5与阀体内腔形成有进气腔,活塞下部安装有顶刀11,该顶刀套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下端部抵靠于连接头,弹簧的上端部抵靠于活塞下端部,阀体两侧的进气口均安装有管套16,管套通过接头螺母15而安装于阀体两侧,连接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顶刀的下半部滑动安装于连接头的通孔内,顶刀的下端部设有倾斜的锥面,顶刀的下部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呈圆弧状的环形凹槽,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活塞配合的手动顶杆2,阀体设置有手动顶杆安装孔,手动顶杆通过圆柱挡销13而安装有操作手柄1,阀体设置有对操作手柄进行限位的限位销3,限位销的端部安装有销钉14,该手动顶杆与阀体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4,在连接头外部套设有保护帽12。

参见图1,阀体所设顶刀安装孔的入口位置处的手动顶杆径向设置有带内螺纹结构的参照孔,该参照孔为圆形孔,贯通手动顶杆的杆身,参照孔中设置有带外螺纹结构的锁定杆17,该锁定杆为圆柱杆,锁定杆的端部轴向设置有六边形孔,该六边形孔有利于使用配套的六边形开启工具进行开启作业,避免由于锁定销便于拔出而引起误操作的问题。

参见图2,手动顶杆的杆身自阀体所设顶刀安装孔的入口位置处向上设置有刻度结构19,手动顶杆初始位置状态时,刻度结构起始零位置正好与阀体表面齐平,当手动顶杆局部下压(注意,此状态并非顶刀刺破泄压膜片)时能够让操作人员根据刻度变化而获知具体下压距离,便于进行复位获知修正。

参见图1,锁定杆的前端由磁性材料制成,此结构能够保证锁定杆与金属材质的阀身进行吸附,当阀体的侧壁设置有备份锁定杆18的状态下,阀体的侧壁设置有备份锁定杆装配槽,而此时锁定杆以及备份锁定杆的磁性材质制成的前端能够吸附固定在备份锁定杆安装槽中,避免散落于现场而遗失。

打开控制先导阀的气源后,由于阀体的进气腔体内气压升高,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下端的顶刀向下运动,并通过顶刀刺破气瓶阀上的泄压膜片,气瓶阀内气体排出,从而打开气瓶阀,手动操作时,可以手动向下压手动顶杆,通过手动顶杆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下端的顶刀向下运动,并通过顶刀刺破气瓶阀上的泄放膜片,同样可以打开气瓶阀。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