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和具有这类减振装置的扭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59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减振装置和具有这类减振装置的扭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轻在机动车的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的减振装置和一种具有这类减振装置的扭矩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102009013407a1已知构造为双质量飞轮的减振装置。这种双质量飞轮具有带有第一单元的输入件、构造为输出件的法兰件的第二单元和构造为弓形弹簧的储能器。所述第一单元具有两个轴向的侧区域,该第一单元利用所述侧区域在径向外部在两侧搭接所述储能器和该第二单元的径向外部区域。所述第二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逆着所述储能器的作用以能受限地扭转的方式被支承,其中,在该第二单元的径向外部区域中在两个径向向外指向的臂之间构造有两个槽口,所述槽口分别在该第二单元的周向部分区段上延伸。构造为弓形弹簧的储能器布置在这些槽口的径向外侧。这些储能器利用它们的一个端部分别支撑在第一单元的一结构上,并且利用它们的另一端部支撑在构造为法兰的第二单元的各一臂上。

此外,由de102014208471a1已知一种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的第一单元,该第一单元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从至少一侧嵌入到至少一个槽口中或者甚至从一侧穿透所述槽口到另一侧。通过槽口和嵌入或穿透结构的这种布置尤其确保:一旦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撞到该第二单元的限定该槽口的周向端部的棱边上,被驱动的单元就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中的另一单元。即产生紧急运转功能(“跛行回家功能,limp-home-funktion”),在所述紧急运转功能中不再提供减振功能。如果所述减振装置和尤其是该减振装置的储能器损坏,则最晚随着抗扭转的携动在传动系中产生扭矩传递的延续,所述抗扭转的携动通过在嵌入或穿透结构与该槽口的周向端部之间的形状锁合产生。换言之,这样设置所述减振装置:使得一旦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撞到该第二单元的限定该槽口的周向端部的棱边上,被驱动的单元就抗扭转地携动另一单元。构造为压力弹簧或者弓形弹簧的储能器的损坏可能是这个弹簧的或者这些弹簧中的一个弹簧的弹簧断裂,在损坏的情况下这种紧急运转功能起作用。

存在以下持续的需求:保护所述减振装置免受不允许的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下述措施:所述措施能够实现保护所述减振装置免受不允许的负荷。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的解决方案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构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所述从属权利要求能够分别单独或者组合地代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设置一种用于减轻在车辆的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的减振装置,其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至少一个储能器和用于保护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免受不允许的负荷的安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具有两个侧区域,该第一单元利用所述侧区域在两侧搭接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和所述第二单元的径向外部区域,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逆着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的作用以能受限地扭转的方式被支承,其中,所述安全装置设有第一端部止挡和第二端部止挡,所述第一端部止挡紧固在所述第一单元上,所述第二端部止挡紧固在所述第二单元上,其中,这样布置第一端部止挡和第二端部止挡: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达到闭锁状态之前,通过所述第一端部止挡撞到所述第二端部止挡上而阻止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在所述闭锁状态中所述储能器被完全压缩。

减振装置在车辆的传动系中被用于例如摩擦离合器、尤其是双离合器。在此,该减振装置(扭转振动减振装置)的具有所述第一单元的输入件通常能够与内燃机的曲轴连接,并且具有所述第二单元的输出件例如与真正的摩擦离合器单元的对压板连接或者具有构成这个对压板的元件。

由de102014208471a1已知的减振装置具有紧急运转功能,当该减振装置的构造为压力弹簧或者弓形弹簧的储能器损坏时,能够利用所述紧急运转功能延续扭矩传递。换言之,这种已知的减振装置在该减振装置的储能器损坏的情况下提供紧急解决方案。与此相反,根据本发明的减振装置能够实现:阻止例如由于不允许的负荷造成的该减振装置的储能器可能的损坏。该储能器的压缩能够通过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实现。由于在第一和/或第二单元上的不允许的冲撞,该减振装置的构造为压力弹簧或者弓形弹簧的储能器会过载并且被完全压缩,由此不再能够提供该储能器的减振功能。在根据本发明的减振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保护该储能器免受不允许的负荷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设有第一端部止挡和第二端部止挡,所述第一端部止挡紧固在所述第一单元上,所述第二端部止挡紧固在所述第二单元上。这样布置第一端部止挡和第二端部止挡: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达到闭锁状态之前,通过该第一端部止挡撞到第二端部止挡上而防止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在所述闭锁状态中所述储能器被完全压缩。当该第一端部止挡撞到第二端部止挡上时,被驱动的单元在无该储能器的减振作用的情况下抗扭转地携动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而是直接由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能够阻止该储能器的进一步压缩。由此,所述储能器能够在达到其闭锁状态之前受到保护。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不应过早地阻止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储能器在两个单元相互起动扭转之后才被所述两个单元压缩,由此能够提供该储能器的减振功能。在两个单元起动扭转之后并且在达到该储能器的闭锁状态之前,能够开始两个单元的扭转的止动。例如,第一端部止挡能够与第一单元一件式地构造。第二端部止挡同样能够与第二单元一件式地构造。也可行的是,使用另外的弹性元件,所述另外的弹性元件吸收过载的能量。

所述减振装置能够具有借助于轴承互相支承并且逆着构造为弓形弹簧的储能器的作用能够相互相对地扭转的两个部件。所述部件是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能够具有该减振装置的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由两个盘形件构成。所述盘形件能够在径向外部相互贴靠并且彼此固定地连接。一个盘形件能够构造为支承法兰,另一盘形件能够构造为盖件。在该第一单元的盘形件之间能够布置有法兰件。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止挡能够构造为该第一单元的在该减振装置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构造为突起部的第一端部止挡能够例如紧固在该第一单元的面向所述输出件的盘形件上。所述输出件能够构造为第二单元并且能够具有在该第一端部止挡的高度上在轴向方向上突出的隆起。该输出件的隆起能够用作第二端部止挡。一旦第一单元的构造为突起部的第一端部止挡撞到构造为隆起的第二端部止挡,被驱动的单元就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所述储能器、而是直接地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储能器不再被两个单元压缩。由此,能够保护所述储能器。在布置在第一单元的两个盘形件之间的法兰件上能够布置附加元件,例如内减振器和/或离心力摆。

所述储能器能够构型为例如减振弹簧,尤其是弓形弹簧,优选是高容量弓形弹簧(hc弓形弹簧)。优选地,所述减振弹簧能够在两个单元以起动角α起动相互起动扭转之后才与所述两个单元接触并且才被所述两个单元压缩,其中,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被所述安全装置以扭转角α限界,并且α起动+2°≤α≤α起动+12°。

在不使用所述安全装置的情况下,当两个单元以最大扭转角αmax相互扭转时,能够达到该减振弹簧的闭锁状态。为了保护该减振弹簧,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能够被安全装置以扭转角α限界,并且αmax-10°≤α≤αmax-0.1°。

本发明的另一变型可见于:所述安全装置设有布置在第二单元的径向外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槽口和紧固在第一单元上的至少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所述至少一个槽口在第二单元的周向部分区段上延伸,所述第一单元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嵌入到所述至少一个槽口中或者甚至从一侧穿过所述至少一个槽口到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止挡能够构造为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部止挡能够构造为限定该槽口的周向端部的棱边。所述至少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能够例如与第一单元一件式地构造。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第一单元能够从至少一侧嵌入到所述至少一个槽口中或者甚至从一侧穿透所述槽口到另一侧。尤其是,槽口的和嵌入或穿透结构的数量在此是相同的,从而使得正好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嵌入到一个槽口中或者所述槽口的每一个中,和/或从而使得一个槽口或者所述槽口的每一个被正好一个嵌入或穿透结构穿过。通过槽口和嵌入或穿透结构的这样的布置尤其确保:一旦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撞到该第二单元的限定该槽口的周向端部的棱边上,则被驱动的单元就直接抗扭转地携动所述两个单元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而是直接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所述储能器不再被两个单元压缩。由此,所述储能器能够在达到其闭锁状态之前受到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构型设置:这样构造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使得只要在正常运行中不出现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撞到限定槽口的周向端部的棱边上,该储能器就一直限制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这意味着,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在正常运行中不会撞到第二单元的限定槽口的周向端部的棱边上,并且扭矩传递总是减振地通过至少一个储能器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槽口构造为呈长形孔形式的穿口。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在这种长形孔形的穿口中在两侧被导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替代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槽口是在该第二单元的径向外部区域的外周缘上的槽口。根据该减振装置的结构,两个替代方案中的每一个都能够是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槽口能够在长度la上延伸,所述长度相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在未负荷的状态中的总长度leu与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在其闭锁状态中的总长度leb的差。优选地,所述长度la能够比leu与leb的差更短。因此,在所述至少一个储能器达到其闭锁状态之前,就能够防止两个单元的相互扭转。这尤其适用于下述减振装置,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所述储能器构造为弓形弹簧或者其它压力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构造方案,所述第二单元构造为法兰件并且在该第二单元的径向外部区域中具有向外指向的臂,所述臂的数量相应于所述储能器的数量。

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设置:第一单元在每个侧区域各具有一个盘形件,其中,该第一单元的嵌入或穿透结构由两个盘形件中的至少一个盘形件构成。在此有利地设置:所述盘形件在该嵌入或穿透结构的区域中相互连接或者在这个区域中至少相互接触。

此外有利地设置:所述减振装置构造为具有初级飞轮质量和次级飞轮质量的双质量飞轮,其中,一个所述单元是该减振装置的构成所述初级飞轮质量的输入件的部件,另一所述单元是构成所述次级飞轮质量的输出件的部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扭矩传递装置、尤其是摩擦离合器,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具有上述的减振装置。所述摩擦离合器优选地构造为双离合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示例性地阐述本发明,其中,下文所示的特征不仅能够分别单独地而且能够组合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示出了:

图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储能器的减振装置,

图2:在图1中示出的减振装置的第二单元,

图3:第二单元的替代构型,

图4:具有在图3中示出的第二单元的减振装置,

图5:在图1中示出的减振装置的分解图,

图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

图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

图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

图9:在图8的减振装置中的扭矩传递的基本示意图,

图10:能够被用在所述减振装置中的减振弹簧和高容量弓形弹簧(hc弓形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

图11:在减振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中该安全装置的起用点的基本示意图,

图12:在hc弓形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中该安全装置的起用点的基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剖面图中示出构造为双质量飞轮(zms)的减振装置10(扭转振动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用于减轻在扭矩传递系中的扭转振动,其中,仅仅示出了上半部分(在减振装置10的转动轴线12的上方)。所述双质量飞轮具有借助于轴承14相互支承并且逆着构造为弓形弹簧的储能器16(在这里在这个示图中只能够看见所述储能器中的一个)的作用能够相互相对扭转的两个部件。这些部件是输入件18和输出件20,其中,输入件18在双质量飞轮中构成初级飞轮质量22,并且输出件20构成次级飞轮质量24。输入件18具有减振装置10的第一单元26,所述第一单元由两个盘形件28、30构成。所述盘形件28、30在径向外部相互贴靠并且借助于焊缝32彼此固定地连接。一个盘形件28构造为支承法兰,另一盘形件30构造为盖件。输出件20的次级飞轮质量2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未详细示出的摩擦离合器的对压板。减振装置10的第二单元36借助铆钉38与次级飞轮质量24固定地连接,所述第二单元布置在第一单元26的盘形件28、30之间并且构造为法兰件。

第一单元26在径向外部在两侧搭接储能器16和第二单元36的径向外部区域40。为此,布置在一侧42上的一个盘形件28在储能器16的对置的另一侧44上补充了另一盘形件30。在输入件14的一个盘形件(支承法兰)28上还紧固有启动齿圈(anlasserzahnkranz)45。

为了保护储能器16,减振装置10设有安全装置46,所述安全装置具有第一端部止挡47和第二端部止挡49,其中,第一端部止挡47紧固在第一单元26上,第二端部止挡49紧固在第二单元36上。在第二单元36的径向外部区域40中构造有弓形槽口48,然而在图1中只示出了所述槽口中的一个。槽口48构造为呈长形孔形式的穿口50并且以该长形孔的纵长伸展部在第二单元36的周向部分区段上延伸。穿口50在此是从一侧到另一侧42、44的材料穿口。第一单元26本身具有嵌入或穿透结构52,第一单元26利用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从一侧穿过在第二单元36中的槽口48到另一侧42、44。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中的每一个都由两个盘形件28、30共同构成。为此,两个盘形件28、30具有成型部54、56,所述成型部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在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区域中相互连接。连接件58在此是插接连接。在这种插接连接中,一个盘形件28、30的成型部54、56的突起部插入在另一盘形件30、28的成型部56、54的槽口中,或者反过来。在轴向上相互接近的成型部54、56在此有圆形的或者纵长的形状。在该实施例中,嵌入或穿透结构52用作安全装置46的第一端部止挡47。在构造为弓形弹簧的储能器16被两个单元26、36完全压缩之前,构造为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第一端部止挡47会撞到确定槽口48的周向端部的棱边62上。在这个实施例中,确定槽口48的周向端部的棱边62用作第二端部止挡49。根据图2、3和5还将详细地阐述构造为槽口48的棱边62的第二端部止挡49。

图2单独在侧视图中示出构造为法兰件34的第二单元36的原理性示图。第二单元36基本上是环形的并且在该第二单元的径向外部区域40中具有(在当前实施例中两个)向外指向的臂60。这些臂60相互对置地布置。在这些臂60上,构造为弓形弹簧的储能器16在传递扭矩时支撑在第二单元36上。这样的法兰件34的臂60中的一个也能够分别在图1、6和7的剖面示图中看到。在所述第二单元36中,至少一个槽口48是在第二单元36的径向外部区域40的外周缘64上的槽口。在这个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槽口48,所述槽口分别设有两个棱边62。棱边62用作安全装置46的第二端部止挡49。在储能器16被两个单元26、36完全压缩之前,构造为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第一端部止挡47会撞到第二端部止挡49上。一旦嵌入或穿透结构52撞到第二单元36的槽口48的一棱边62,被驱动的单元就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16、而是直接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储能器16不再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由此,储能器16能够在达到其闭锁状态之前受到保护。

图3示出了同样构造为法兰件34、然而以不同方式构型的第二单元36。在这种第二单元36中,所述至少一个槽口48长形孔形地构造。在这个实施例中也设有两个槽口48,所述槽口分别设有两个棱边62。棱边62用作安全装置46的第二端部止挡49。在储能器16被两个单元26、36完全压缩之前,构造为嵌入和穿透结构52的第一端部止挡47会撞到第二端部止挡49上。一旦嵌入或穿透结构52撞到第二单元36的槽口48的一棱边62上,被驱动的单元就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16、而是直接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储能器16不再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由此,储能器16能够在达到其闭锁状态之前受到保护。

图4示出具有在图2中示出的这种第二单元36的减振装置10。在此能够清晰地看出,槽口48构造为在第二单元36的外周缘64上的材料槽口,其中,第一单元26在图4的示图中显示出嵌入或穿透结构52,第一单元26利用所述嵌入或穿透结构从一侧42穿过所述至少一个槽口48到另一侧44。在这个示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出,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周向伸展明显小于在第二单元36、即法兰件34中的槽口48的周向伸展。

图5在分解图中示出图1的减振装置。在外部布置有构成第一单元26的盘形件28、30,第一单元26利用所述盘形件在两侧搭接构造为弓形弹簧的两个储能器16和第二单元36的至少一个径向外部区域40。在此,一个盘形件28构造为支承法兰,另一盘形件30构造为盖件,并且第二单元36(除了它的臂60之外)布置在储能器16的径向内部。

能够清楚地看到盘形件28、30中的每一个的各两个成型部54、56,所述盘形件共同构成两个嵌入或穿透结构52。在储能器16的径向高度上,盘形件28、30具有另外的成型部,储能器16在其静止状态中支撑在所述另外的成型部上。由两个成型部54、56构造而成的嵌入或穿透结构52能够沿着槽口48被移动。在储能器16被两个单元26、36完全压缩之前,第一单元26的嵌入和穿透结构52会撞到第二单元36的槽口48的一棱边62上。一旦嵌入或穿透结构52撞到第二单元36的槽口48的一棱边62上,被驱动的单元就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16、而是直接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储能器16不再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由此,储能器16能够在达到其闭锁状态之前受到保护。

在图6和7中示出的减振装置10基本上相应于图1的所述减震装置,因此在这里只讨论区别。这些区别在于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构型。

在用于构成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盘形件28、30的、在图6中示出的构型的情况下,在嵌入或穿透结构52的区域中没有给出这些部件30、28之间的连接件。部件28、30的成型部能够按照应用情况而正好相互接触或者略微隔开间距或者利用轴向预紧(力锁合)相互接触。替代地,所述成型部也能够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形状锁合地相互配合,或者如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借助于突缘、铆钉、螺钉、焊接等等形状锁合地或者材料锁合地相互连接。

当成型部54、56形状锁合地相互嵌接到其中时,这些成型部能够同时承担盖的装配对中的功能,并且能够取消在构造为盖的盘形件30的外直径上的常见的对中突缘。

此外,尤其是两个盘形件28、30的(即飞轮和盖的)形状和/或材料锁合的连接58能够产生储能器16的特别坚固的接合并且从而产生特别牢固的实施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引起储能器16的密封装置相对于现今标准的替代的布置——例如,如图所示的那样,与储能器16的密封装置连接。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0。在图8中示出的减振装置10基本上相应于图1的减震装置,因此这里只讨论区别。这些区别在于两个端部止挡47、49的构型。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端部止挡47构造为第一单元26的在减振装置10的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66。如在图8a)中所示,构造为突起部66的第一端部止挡47紧固在第一单元26的面向输出件20的盘形件30上。在这个实施例中,输出件20构造为第二单元36。如在图8b)中所示,输出件20具有在第一端部止挡47的径向高度上在轴向方向上突出的隆起68。输出件20的这个隆起68在这个实施例中用作第二端部止挡49。一旦第一单元26的构造为突起部66的第一端部止挡47撞到第二单元36的构造为隆起68的第二端部止挡49上,被驱动的单元就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26、36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16、而是直接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储能器16不再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由此,储能器16能够在达到其闭锁状态之前受到保护。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二端部止挡49没有布置在位于第一单元26的两个盘形件28、30之间的法兰件34上,而是紧固在位于第一单元26之外的输出件20上。这使得能够:获得在法兰件34与第一单元26的两个盘形件28、30之间的安装空间,由此,附加的元件、例如内减振器和/或离心力摆能够布置在法兰件34上。

图9示出在图8的减振装置10中的扭矩传递的原理性示图。箭头70示出在无安全装置46的作用的情况下的扭矩传递。在正常运行中,扭矩从输入件18经过储能器16传递到法兰件34上,所述法兰件抗扭转地紧固在输出件20上。一旦第一单元26的构造为突起部66的第一端部止挡47撞到第二单元36的构造为隆起68的第二端部止挡49上,被驱动的单元就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26、36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16、而是直接从第一单元26传递到第二单元36。箭头72示出从第一单元26直接到第二单元36上的扭矩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储能器16不再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由此能够保护储能器16。

图10示出减振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74和高容量弓形弹簧(hc弓形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76,所述减振弹簧和所述高容量弓形弹簧能够被用在减振装置10中。在图表中,在垂直轴上绘制了以牛米[nm]为单位的扭矩。在水平轴上绘制了以度[°]为单位的扭转角。在这个图表中示出了用x标记的范围。这个范围x示出了所述减振弹簧以及hc弓形弹簧的作用范围。在所述作用范围中提供所述减振弹簧以及hc弓形弹簧的减振功能。如在图10中所示的那样,所述作用范围x在水平轴上位于接触点kp与闭锁状态的点bp之间。接触点kp和闭锁状态的点bp还将分别根据图11和12详细阐述。

图11示出了在减振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78中安全装置46的起用点的原理性示图。在图表中,在垂直轴上绘制了扭矩。在水平轴上绘制了扭转角。在水平轴上示出了接触点kp。减振弹簧在两个单元26、36起动扭转之后才在接触点kp上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相应的起动角在水平轴上用α起动标明。在水平轴上还原理性地示出了安全装置46的起用点ep。在这个起用点ep上,安全装置46的第一端部止挡47会撞到安全装置46的第二端部止挡49上,使得被驱动的单元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26、36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16、而是直接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储能器16不再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相应于安全装置46的起用点ep的扭转角在水平轴上用α标明。为了在达到该储能器的闭锁状态之前就保护储能器16,这样确定该起用点ep,使得α起动+2°≤α≤α起动+12°。

图12示出在hc弓形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80中安全装置46的起用点的原理性示图。在图表中,在垂直轴上绘制了扭矩。在水平轴上绘制了扭转角。在水平轴上示出了该hc弓形弹簧的闭锁状态的点bp。在这个点bp上,所述hc弓形弹簧被完全压缩,并且从这个点bp起不再能够提供该hc弓形弹簧的减振功能。相应于所述闭锁状态的扭转角在水平轴上用αmax标明。在水平轴上还原理性地示出了安全装置46的起用点ep。在这个起用点ep上,安全装置46的第一端部止挡47会撞到安全装置46的第二端部止挡49上,使得被驱动的单元直接抗扭转地携动两个单元26、36中的另一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扭矩不再通过储能器16、而是直接从被驱动的单元传递到另一单元,由此,储能器16不再被两个单元26、36压缩。相应于安全装置46的起用点ep的扭转角在水平轴上用α标明。为了在达到该储能器的闭锁状态之前就保护储能器16,这样确定所述起用点ep,使得αmax-10°≤α≤αmax-0.1°。

附图标记列表

10减振装置

12转动轴线

14轴承

16储能器

18输入件

20输出件

22初级飞轮质量

24次级飞轮质量

26第一单元

28一个盘形件

30另一盘形件

32焊缝

34法兰件

36第二单元

38铆钉

40径向外部区域

42一侧

44另一侧

45启动齿圈

46安全装置

47第一端部止挡

48槽口

49第二端部止挡

50穿口

52嵌入或穿透结构

54成型部

56成型部

58连接件

60臂

62棱边

64外周缘

66第一单元的突起部

68第二单元的隆起

70在无安全装置作用的情况下的扭矩传递

72在有安全装置作用的情况下的扭矩传递

74减振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

76hc弓形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

78减振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

80hc弓形弹簧的扭转角-扭矩-特性曲线

x减振弹簧和hc弓形弹簧的作用范围

kp接触点

ep安全装置的起用点

bp闭锁状态的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