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除尘的刹车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098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除尘的刹车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除尘的刹车片。



背景技术:

刹车片也叫刹车皮。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好的刹车片是人和汽车的保护神。

刹车片(brakelining)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钢板要经过涂装来防锈,涂装过程用smt-4炉温跟踪仪来检测涂装过程的温度分布来保证质量。其中隔热层是由不传热的材料组成,目的是隔热。摩擦块由摩擦材料、粘合剂组成,刹车时被挤压在刹车盘或刹车鼓上产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刹车的目的。由于摩擦作用,摩擦块会逐渐被磨损,一般来讲成本越低的刹车片磨损得越快。

由于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摩擦的过程中,使得轮胎上的一些细小的灰尘卡与摩擦片和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导致摩擦片和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减小使得制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所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除尘的刹车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除尘的刹车片,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吸水性摩擦片、第一固定片、连接件、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和第二固定片;

所述第一固定片与第一吸水性摩擦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下端面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深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加;

贯穿所述第一吸水性摩擦片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一透风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片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二透风孔;

贯穿所述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三透风孔,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片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四透风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和第一固定片均与连接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吸水性摩擦片的下端和第一吸水性摩擦片的下端均向外凸出形成若干凸点。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吸水性摩擦片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的厚度均为2~3厘米。

进一步限定,每一个所述第一透风孔的孔径、每一个第二透风孔的孔径、每一个第三透风孔的孔径以及每一个第四透风孔的孔径均为8毫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当第一吸水性摩擦片或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向刹车盘或刹车鼓靠近时,由于轮胎旋转的过程中产生气体依次通过第二透风孔和第一透风孔或是依次通过第四透风孔和第三透风孔,最终将第一吸水性摩擦片或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和刹车盘或刹车鼓上的灰尘吹落,从而减小第一吸水性摩擦片或第二吸水性摩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的相对滑动而达到快速制动的效果;在第一固定片的下端面开设导流槽,用于下雨天制动时,第一吸水性摩擦片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将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接触的面上的水快速吸收,当第一吸水性摩擦片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制动时被挤压出的水通过导流槽流出刹车片且不流回刹车盘或刹车鼓的制动面上。

2.在刹车片使用的过程中,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和第二固定片构成上层刹车片,第一吸水性摩擦片和第一固定片构成下层刹车片,若下层的刹车片出现故障或是磨损过快导致刹车失灵,可以将连接件去掉,上层刹车片进行刹车,用于应急情况的处理且避免车辆行驶于偏僻的路段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等到救援的到达,浪费时间;第二吸水性摩擦片和第一固定片均与连接件螺纹连接,便于下层的刹车片的取下和更换。

3.凸点用于增加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快速制动的效果。

4.第一吸水性摩擦片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的厚度均为2~3厘米,控制刹车片的使用寿命,避免因第一吸水性摩擦片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的厚度过厚而使得刹车片使用时间过长,由于第一吸水性摩擦片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长时间的暴露于空气中而被空气中的物质氧化从而在刹车的过程中出现突然的刹车失灵。

5.每一个第一透风孔的孔径、每一个第二透风孔的孔径、每一个第三透风孔的孔径以及每一个第四透风孔的孔径为8毫米时,风通过时既不会差生太大的噪音也能够将摩擦面上的灰尘吹落,达到快速制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吸水性摩擦片;2-第一固定片;21-导流槽;3-连接件;4-第二吸水性摩擦片;5-第二固定片;6-第四透风孔;7-第三透风孔;8-第二透风孔;9-第一透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除尘的刹车片,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第一固定片2、连接件3、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和第二固定片5;

所述第一固定片2与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片2的下端面开设有导流槽21,导流槽21的深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加;

贯穿所述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一透风孔9,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片2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二透风孔8;

贯穿所述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三透风孔7,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片5开设有若干垂直于摩擦面的第四透风孔6。

如图1和图2所示,当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或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向刹车盘或刹车鼓靠近时,由于轮胎旋转的过程中产生气体依次通过第二透风孔8和第一透风孔9或是依次通过第四透风孔6和第三透风孔7,最终将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或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和刹车盘或刹车鼓上的灰尘吹落,从而减小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或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与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的相对滑动而达到快速制动的效果;在第一固定片2的下端面开设导流槽21,用于下雨天制动时,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将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接触的面上的水快速吸收,当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制动时被挤压出的水通过导流槽21流出刹车片且不流回刹车盘或刹车鼓的制动面上。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和第一固定片2均与连接件3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和第一固定片2均与连接件3螺纹连接,便于下层的刹车片的取下和更换。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的下端和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的下端均向外凸出形成若干凸点。

如图1所示,凸点用于增加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快速制动的效果。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的厚度均为2~3厘米。

如图1所示,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的厚度均为2~3厘米,控制刹车片的使用寿命,避免因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的厚度过厚而使得刹车片使用时间过长,由于第一吸水性摩擦片1的厚度和第二吸水性摩擦片4长时间的暴露于空气中而被空气中的物质氧化从而在刹车的过程中出现突然的刹车失灵。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每一个所述第一透风孔9的孔径、每一个第二透风孔8的孔径、每一个第三透风孔7的孔径以及每一个第四透风孔6的孔径均为8毫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