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联接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8713发布日期:2018-06-15 23:5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联接轴领域,具体为一种滚轮联接轴。



背景技术:

滚轮联接轴是在摩配,汽配,船舶,工业缝纫机配件中的常用的重要零件,对于滚轮联接轴受力和摩擦力要求高,变形量大,要求零件强度和精度均高,工艺复杂程度也较高,目前,一般采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来制作联接轴,其存在废料费工、产品容易磨损或断裂。

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电机传动联接轴,不但能够满足目前先进的精密冷锻制造,而且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滚轮联接轴,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滚轮联接轴由于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而出现的异常磨损、烧蚀和断裂等问题,同时起结构也解决了拆卸困难,使用麻烦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轮联接轴,分为圆柱轴,锥体,球体,中心孔,所述连接轴整体长为45.1mm-45.3mm,一端为圆柱轴,圆柱轴端面有0.65mm-0.75mm的45°倒角,圆柱轴的直径为9.65mm-9.67mm,且表面粗糙度为1.6,连接轴另一端为球体,球体的直径为8.2mm-8.3mm,且表面粗糙度为3.2,圆柱轴与球体之间的过度形状为锥体,锥体斜度为13°-17°,连接处为半径为2.5mm的圆弧倒角,表面粗糙度为3.2,所述球体顶部有直径1.95mm-2.05mm的中心孔。

优选的,所述联接轴材料为20CrMo。

优选地,所述其他为详细说明的粗糙度均为6.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滚轮联接轴的材料为20CrMo且经渗碳淬火处理,其表面硬而耐磨,内部坚韧,提高了滚轮联接轴的耐磨性和抗冲击韧性;且由于其结构,所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且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易于加工,成本低,成品率高,快速结合、拆卸及兼具联接定位与夹制双重功效上确有明显的增进,极富产业上利用价值,生产和加工方便,易于批量生产及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一种滚轮联接轴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圆柱轴,2为椎体,3为球体,4为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发明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

实施例:一种滚轮联接轴,分为圆柱轴1,锥体2,球体3,中心孔4,连接轴整体长为45.1mm-45.3mm,一端为圆柱轴1,圆柱轴端面0.65mm-0.75mm的45°倒角,圆柱轴1的直径为9.65mm-9.67mm,且表面粗糙度为1.6,连接轴另一端为球体3,球体3的直径为8.2mm-8.3mm,且表面粗糙度为3.2,圆柱轴1与球体3之间的过度形状为锥体2,锥体2斜度为13°-17°,连接处为半径为2.5mm的圆弧倒角,表面粗糙度为3.2,所述球体3顶部设有直径1.95mm-2.05mm的中心孔4;球头面中心孔用A1.5中心钻加工;同时也需要进行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

综上所述:由于其结构的特性使用方便,所以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易于加工,成本低,成品率高,快速结合、拆卸及兼具联接定位与夹制双重功效上确有明显的增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