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油泵上的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924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黄油泵上的动力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泵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黄油泵上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黄油泵的动力部分基本都是采用配气滑块控制的拨片式气缸,这种黄油泵的配气滑块部分需要频繁往复滑动,十分容易磨损,从而需要定期更换配气滑块,使用寿命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1884914 U,“气动黄油泵”,包括配气体、气室盖组件,配气体的顶部连接气管的一端,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室盖组件;气室盖组件包括气室盖,气室盖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配气纸垫、配气阀座、限位板,限位板内设置配气滑块;限位板的一侧设置阻尼弹簧片,通过六角一字螺钉将阻尼弹簧片及限位板、配气阀座、配气纸垫固定设置于气室盖内;阻尼弹簧片套设于配气滑块上;通过内六角螺钉将气室盖固定连接于配气体的上部,使气室盖组件与配气体固定连接。该专利的配气滑块部分在工作时就需要频繁来回滑动,十分容易磨损,导致黄油泵经常出故障,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黄油泵的配气滑块容易磨损导致黄油泵不能正常工作的弊端,提供一种用于黄油泵上的动力装置,该装置将活塞部分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堵头对排气孔开启闭合的方式来控制气缸内气体的排放,堵头几乎不发生磨损,黄油泵不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黄油泵上的动力装置,包括气缸外壳、活塞杆以及设置在气缸外壳内控制活塞杆做往复运动的活塞座,气缸外壳上设有位于活塞座上方的进气口和位于活塞座下方的出气口,还包括上端与气缸外壳上端连接的行程限位杆,行程限位杆的截面为倒T形结构,行程限位杆上套接有横向压杆和控制横向压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滑座,所述横向压杆上设有堵头,所述滑座的上下两端都设有能推动横向压杆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横梁,横向压杆设置在两横梁之间,所述滑座侧面铰接有对滑座施加弹力的助力器,助力器下端与活塞座铰接,所述活塞座上设有连通活塞座的上下两端的排气孔,排气孔位于堵头正下方,所述活塞座上设有夹持横向压杆的弹簧限位片,活塞座下端与气缸外壳下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座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限位杆,横向压杆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横向压杆通过第一导向孔套接在导向限位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限位杆为T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行程限位杆的上端贯穿气缸外壳上端部并与气缸上端部螺接。

作为优选,所述助力器包括导柱、盘绕在导柱周围的助力弹簧以及安装在活塞座上能自转的转轴,导柱上端与滑座铰接,转轴上设有贯穿转轴两侧面的第二导向孔,导柱下端套接在第二导向孔内,导柱垂直于转轴,所述助力弹簧上端与导柱上端连接,助力弹簧下端与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座外侧面设有橡胶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座上外侧面设有的环形凹槽,所述橡胶密封圈嵌入环形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限位片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弹簧限位片的两侧壁向内侧倾斜,弹簧限位片的两侧壁的顶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托片,托片与弹簧限位片为整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滑座为“回”字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外壳上端内侧面还设有防止气缸外壳受到滑座撞击的防撞块。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压杆与滑座垂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外壳内的排气是由堵头与活塞座上的排气孔的配合来控制的,整个过程中堵头只是不断以贴合的方式堵住排气孔,堵头与活塞座之间不存在滑动摩擦,所以堵头不易发生磨损,有效提升堵头的使用寿命,无需频繁更换堵头,所以黄油泵不易发生故障,避免频繁维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图2中B-B处截面图;

图4为图1中A-A处截面图;

图5为图3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4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弹簧限位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缸外壳,2、活塞杆,3、活塞座,4、进气口,5、出气口,6、行程限位杆,7、横向压杆,8、滑座,9、堵头,10、横梁,11、助力器,12、排气孔,13、弹簧限位片,14、复位弹簧,15、导向限位杆,16、第一导向孔,17、导柱,18、助力弹簧,19、转轴,20、橡胶密封圈,21、环形凹槽,22、托片,23、防撞块,24、第二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黄油泵上的动力装置,包括气缸外壳1、活塞杆2以及设置在气缸外壳1内控制活塞杆2做往复运动的活塞座3,气缸外壳1上设有位于活塞座3上方的进气口4和位于活塞座3下方的出气口,还包括上端与气缸外壳1上端部螺接的行程限位杆6,行程限位杆6的上端贯穿气缸外壳1上端部,行程限位杆6的截面为倒T形结构,行程限位杆6上套接有横向压杆7和控制横向压杆7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滑座8,所述横向压杆7两端各设有一个堵头9,堵头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滑座8为“回”字形结构,横向压杆7与滑座8垂直,所述滑座8的上下两端为能推动横向压杆7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横梁10,横向压杆7设置在两横梁10之间,所述滑座8两侧铰接有对滑座8施加弹力的助力器11,所述助力器11包括导柱17、盘绕在导柱17周围的助力弹簧18以及安装在活塞座3上能自转的转轴19,导柱17上端与滑座8铰接,转轴19上设有贯穿转轴19两侧面的第二导向孔24,导柱17下端套接在第二导向孔24内,导柱17垂直于转轴19,所述助力弹簧18上端与导柱17上端连接,助力弹簧18下端与转轴19连接,助力弹簧18对导柱17有指向滑座8的弹力。

所述活塞座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T形结构的导向限位杆15,横向压杆7上设有第一导向孔16,横向压杆7通过第一导向孔16套接在导向限位杆15上。

所述活塞座3上还设有连通活塞座3的上下两端的排气孔12,排气孔12位于堵头9正下方,所述活塞座3上设有夹持横向压杆7的弹簧限位片13,所述弹簧限位片13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弹簧限位片13的两侧壁向内侧倾斜,弹簧限位片13的两侧壁的顶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托片22,托片22与弹簧限位片13为整体结构。活塞座3下端与气缸外壳1下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4。

所述活塞座3上外侧面设有的环形凹槽21,环形凹槽21内设有橡胶密封圈20。

所述气缸外壳1上端内侧面还固定连接有防止气缸外壳1受到滑座8撞击的防撞块23,防撞块23为螺接在行程限位杆6上端的螺帽。

本实用新型在用在黄油泵上的,在使用时需要在进气口4位置连接一个进气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活塞座3位于气缸外壳1内部上端,堵头9将排气孔12堵住,此时活塞座3将气缸外壳1的上下两端完全隔断,进气装置通过进气口4向气缸外壳1内充气时,气缸外壳1上端的气压增大,当气缸外壳1上端的气压大于复位弹簧14的弹力时,活塞座3受到气缸外壳1上端的气压压力作用向下移动,因滑座8通过助力器11与活塞座3连接,所以滑座8会与活塞座3一起往下移动,当滑座8下端碰触到行程限位杆6底部时,因行程限位杆6为倒T形结构,所以行程限位杆6下端会阻止滑座8继续下移,当滑座8受到行程限位杆6下端阻挡时,活塞座3和横向压杆7继续下滑,助力器11上端不动,下端与活塞座3继续下移,当横向压杆7碰触到滑座8底部的横梁10时,横梁10会推动横向压杆7向上移动,使堵头9脱离排气孔12,此时助力器11对滑座8的产生向上推力会使横向压杆7瞬间上移一小段距离,同时堵头9瞬间上移一小段距离,使排气孔12打开,活塞座3上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孔12进入活塞座3下方并从出气孔5排出气缸外壳1外,活塞座3上部的气压对活塞座3的推力小于复位弹簧14的弹力,活塞座3就会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弹簧限位片13夹住横向压杆7防止横向压杆7受到自身重力下落,防止堵头9自行封堵住排气孔12,当滑座8上端碰撞到防撞块23时,活塞座3和横向压杆7继续上移,当横向压杆7碰到滑座8上端的横梁10时横梁10会压迫横向压杆7向下移动,此时助力器11对滑座8的产生向下推力会使横向压杆7瞬间向下移一小段距离,同时堵头9瞬间下移一小段距离,堵住排气孔12,气缸外壳1上端的气压可以继续增大,又会使活塞座3下滑,进行下一次往复运动,在整个过程中,活塞杆2是随着活塞座3一起运动的,即控制了活塞杆2的运行,在此过程中,堵头9与排气孔12周围的活塞座3之间不存在滑动摩擦,所以堵头9几乎不发生磨损,避免因堵头9发生磨损频繁更换堵头9,黄油泵不易发生故障,避免频繁维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说明及附图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