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90°保温弯头的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4825阅读:5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90°保温弯头的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90°保温弯头的保护壳。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低温地区,需要对水管或暖管进行保温处理,以防止水管或暖管内的流体受寒冷天气的影响,导致其不能正常输送流体。而目前对水管的保温处理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水管外围包覆上保温棉,在弯头处也采取同样处理,但是由于弯头的特殊形状原因,一般都是通过胶带或其他紧箍件将保温棉固定在水管或暖管弯头外围,以达到对水管或暖管的保温作用。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导致弯头处的保温棉裸露在外,其外围的低温、腐蚀、氧化、紫外线等恶劣环境容易对保温棉造成伤害,大大缩短保温棉的使用寿命,影响水管或暖管的保温效果;另一个,也有小部分通过保护壳将保温棉包覆在水管或暖管弯头的外围,由于水管或暖管等振动或其它原因,极易使保温棉从保护壳内移出,降低了保护壳的实用性能。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将保温棉快捷的固定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不但能够对保温棉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还能够将保温棉牢牢的压紧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上的90°保温弯头的保护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将保温棉快捷的固定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不但能够对保温棉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还能够将保温棉牢牢的压紧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上的90°保温弯头的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90°保温弯头的保护壳,包括整体呈90°弯头形状的保护壳本体,所述保护壳本体由第一哈夫半管夹具和扣合在其上部的第二哈夫半管夹具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哈夫半管夹具与第二哈夫半管夹具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将保温棉牢牢的压紧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上的压紧针,在所述第一哈夫半管夹具与第二哈夫半管夹具的外壁上分别涂覆有抗氧化腐蚀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哈夫半管夹具包括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所述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的轴线呈90°相交,所述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的连接处为第一圆弧过渡结构,在所述第一哈夫半管夹具的两边缘上沿其边缘轮廓线间隔设有多个卡脚;

所述第二哈夫半管夹具包括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所述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的轴线呈90°相交,所述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过渡结构,在所述第二哈夫半管夹具的两边缘上沿其边缘轮廓线间隔设有与多个卡脚一一对应的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结构一体成型;所述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与所述第二圆弧过渡结构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抗氧化腐蚀层的外侧涂覆有耐磨层。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当保温棉包覆在水管或暖管的弯头外围后,第一哈夫半管夹具和第二哈夫半管夹具通过卡脚和卡槽配合连接在一起,以将保温棉包覆在其内,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保温棉快捷的固定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能够对保温棉起到保护作用;另一个,在第一哈夫半管夹具与第二哈夫半管夹具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压紧针,通过压紧针能够将保温棉牢牢的压紧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上,避免保温棉从保护壳内移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哈夫半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哈夫半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所示,图中给出了一种90°保温弯头的保护壳,包括整体呈90°弯头形状的保护壳本体100,保护壳本体100由第一哈夫半管夹具110和扣合在其上部的第二哈夫半管夹具120组成。

在第一哈夫半管夹具110与第二哈夫半管夹具120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将保温棉牢牢的压紧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上的压紧针130,通过压紧针130能够将保温棉牢牢的压紧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上,避免保温棉从保护壳内移出。

在第一哈夫半管夹具110与第二哈夫半管夹具120的外壁上分别涂覆有抗氧化腐蚀层(图中未示出),抗氧化腐蚀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该保护壳的抗氧化以及抗腐蚀性能,有效的提高了该保护壳的使用寿命。

第一哈夫半管夹具110包括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111、112,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111、112的轴线O1、O2呈90°相交,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111、112的连接处为第一圆弧过渡结构113,在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111、112的两边缘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脚114。

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111、112与第一圆弧过渡结构113一体注塑成型,一对第一直形半管段111、112的外端处理为扩口结构111a、112a,方便与水管或暖管连接,且可以配置密封圈,增加密封性。

第二哈夫半管夹具120包括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121、122,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121、122的轴线(图中未示出)呈90°相交,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121、122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过渡结构123,在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121、122的两边缘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多个卡脚114一一对应的卡槽124。

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121、122与第二圆弧过渡结构123一体注塑成型,一对第二直形半管段121、122的外端处理为扩口结构121a、122a,方便与水管或暖管连接,且可以配置密封圈,增加密封性。

在抗氧化腐蚀层的外侧涂覆有耐磨层(图中未示出),耐磨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该保护壳的耐磨性能,能够有效的避免该保护壳在安装以及拆卸过程中被磨损,进一步提高了该保护壳的使用寿命。

当然,为了提高水管或暖管的保温效果,还可以在第一哈夫半管夹具110和第二哈夫半管夹具120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涂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哈夫半管夹具和第二哈夫半管夹具通过卡脚和卡槽配合连接在一起组成保护壳本体,以将保温棉包覆在其内,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保温棉快捷的固定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能够对保温棉起到保护作用;另一个,在第一哈夫半管夹具与第二哈夫半管夹具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压紧针,通过压紧针能够将保温棉牢牢的压紧在水管或暖管的外围上,避免保温棉从保护壳内移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