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三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2447阅读:2594来源:国知局
挤压三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挤压三通。



背景技术:

挤压三通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挤压三通均是带有三个直管的联通件,结构简单,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在流体转向过程中,流体对挤压三通的转角接缝摩擦冲击力很大,在一些需要承受较大压力的环境下使用时,现有挤压三通的三管连接处极易开缝,挤压三通的耐用性仍然难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开裂,耐用性强的挤压三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挤压三通,包括横管1和竖管2,所述竖管2垂直连接在横管1的中部,且竖管2和横管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横管1和竖管2的内腔直径比入口开口直径大,横管1和竖管2每个腔室内壁具有向外弯曲的弧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所述挤压三通还设有管接头3,所述管接头3一端与挤压三通任意一个支管内腔吻合,所述管接头3另一端与所接管的管口吻合。

进一步优化:横管1和竖管2外壁为方形。

进一步优化:横管1和竖管2外壁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底部为外突出的弧形,弧形弧度与横管1和竖管2每个腔室内表面对应弧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横管和竖管每个腔室为水流缓冲空腔,对水流流速起到缓冲作用,对挤压三通的转角接缝摩擦冲击力减少,降低了水流对挤压三通接缝的损坏,降低了三管连接处开缝风险,提高了挤压三通的耐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三通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三通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接头的挤压三通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挤压三通,包括横管1和竖管2,所述竖管2垂直连接在横管1的中部,且竖管2和横管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横管1和竖管2的内腔直径比入口开口直径大,横管1和竖管2每个腔室内壁具有向外弯曲的弧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横管和竖管每个腔室为水流缓冲空腔,对水流流速起到缓冲作用,对挤压三通的转角接缝摩擦冲击力减少,降低了水流对挤压三通接缝的损坏,降低了三管连接处开缝风险,提高了挤压三通的耐用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取如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说明书附图3所示,所述挤压三通还设有管接头3,所述管接头3一端与挤压三通任意一个支管内腔吻合,所述管接头3另一端与所接管的管口吻合。通过更换管接头可将挤压三通与任意口径的管子连接。

进一步优化:横管1和竖管2外壁为方形。方形结构可提高挤压三通的耐压能力。横管1和竖管2外壁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底部为外突出的弧形,弧形弧度与横管1和竖管2每个腔室内表面对应弧度一致。此结构可在不影响挤压三通耐压能力的情况下降低挤压三通重量,减少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