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无极控制制动扭矩的失电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81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无极控制制动扭矩的失电制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失电制动器。



背景技术:

失电制动器是利用弹簧和电源作为动力源的对制动盘进行制动和释放的机械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内极、外极与底板组合形成了一个以内极、外极分别为磁场两极的磁铁,在线圈未接通电源时,所述的弹簧将衔铁压紧于摩擦片上,在摩擦片上形成摩擦阻力,从而使摩擦盘被制动,使连接在摩擦盘上的设备被制动;当线圈通电时,所产生的磁力与弹簧产生的压力相反,大于弹簧压力的电磁力将衔铁吸引到内极与外极一边,在衔铁与摩擦片之间分离,这样在衔铁与摩擦片之间就产生了间隙而使得作用于摩擦片上的摩擦阻力消失,制动被解除。

专利号为200610041043.X,名称为失电制动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失电制动器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磁轭,磁轭的腔体中央延设有凸台,凸台中央具弹簧孔,基部配设调整螺钉,磁轭的腔壁偏下部有衔铁座圈,偏上部有一组定位突缘,定位突缘与衔铁座圈间构成有电磁线圈座腔;一电磁线圈,设在电磁线圈座腔中,电磁线圈的出线端与电源电路连接;一弹簧,一端容纳于弹簧孔中,与调整螺钉接触,另端伸展于弹簧孔外;一衔铁,于磁轭的腔体内,与弹簧接触,衔铁的一侧中央具凹腔,四周设凹槽,凹槽与定位突缘配合;一摩擦片,叠置于衔铁上,中央具连轴块孔;一连轴块,置于连轴块孔中,中央和侧部分别开设有轴孔和固定螺钉孔,固定螺钉孔上配设固定螺钉。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在对制动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种无极控制的失电制动器,针对上述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控制线圈电流,调节磁场强度,即可控制制动扭矩的大小,使制动扭矩在一定的范围内无级控制的失电制动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无极控制的制动扭矩的失电制动器,其由与设备支架连接的固定部分和安装在固定部分中间的活动部分组成;所述固定部分由磁轭、线圈、套、夹板和螺栓组成;所述活动部分由花键套、摩擦盘、衔铁、和弹簧组成;所述套设在夹板与磁轭之间,通过螺栓将磁轭与夹板锁紧,所述线圈设置在磁轭内;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磁轭上,另一端压在衔铁上,所述衔铁能在气隙的范围内作轴向移动;摩擦盘设于衔铁与夹板之间,所述摩擦盘与花键套的配合;花键套的内径设有键槽,用于与运动的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控制线圈电流,调节磁场强度,控制衔铁向摩擦盘的轴向移动,制动器的制动扭矩在一定的范围内无级调控;随着线圈电流的增大,制动器的制动扭矩逐渐减小。

在额定电压下,线圈电流在磁轭和衔铁间产生磁场,吸动衔铁向磁轭运动,衔铁离开摩擦盘,不产生制动扭矩,摩擦盘随花键套转动;此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无电情况下,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衔铁压向摩擦盘,产生制动扭矩。使运动件在该扭矩的作用下逐步停下来。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良好的制动效果,尤其是通过调节线圈的电流,调节磁场强度,衔铁向摩擦盘方向移动,实现了制动扭矩的无极控制,满足了对制动的多样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无极控制的制动扭矩的失电制动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电流与制动扭矩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与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失电制动器由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组成。

其中固定部分与设备支架连接,由磁轭1、线圈2、套3、夹板4和螺栓5组成。套3设在夹板4与磁轭1之间,夹板4与磁轭1用套3隔开,通过螺栓5将磁轭1与夹板4锁紧,线圈2设置在磁轭1内。

活动部分装在固定部分中间,由花键套6、摩擦盘7、衔铁8、弹簧9组成。摩擦盘7与花键套6的配合,摩擦盘7与花键套6由六槽花键连接,可轴向移动。在花键套6的内径,设有有键槽,键槽用于与需要制动的运动的轴连接。

衔铁8装于摩擦盘7与磁轭1之间,并能在气隙δ的范围内作轴向移动,弹簧9一端压在磁轭1,另一端连接衔铁8。

当在额定电压下,线圈电流在磁轭1和衔铁8间产生磁场,吸动衔铁8向磁轭1运动,衔铁8离开摩擦盘7,不产生制动扭矩,摩擦盘7即可随花键套6转动,此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无电情况下,在弹簧9的作用下,衔铁8压向摩擦盘7,产生的正压力通过摩擦盘7产生约100N·m的制动扭矩。使运动件在该扭矩的作用下逐步停下来。

如图2所示是电流与制动扭矩关系的曲线图,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线圈电流,可以调节磁场强度,即可控制制动扭矩的大小,使制动扭矩在一定的范围内无级控制。电流为0时,制动扭矩为110N·m,随着电流的增大,制动扭矩逐渐减小,电流为0.75A时,制动扭矩为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