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摩擦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818阅读:1047来源:国知局
湿式摩擦制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领域,特别是一种湿式摩擦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在制动器上通常选择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通过利用制动钳将制动盘加紧的方式制动,而鼓式制动器则采用利用制动块与制动鼓的摩擦来制动。鼓式制动器为早期的设计,在传递制动产生的热量时为单面传热,内外两面温差较大,导致制动鼓容易变形,同时长时间制动后,制动鼓因高温而膨胀,制动效能减弱。而盘式制动器虽然散热效果和制动效果要优于鼓式制动器,但是在极端条件下如重型载重货车在下坡时仍存在容易过热制动力不足的问题。

因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在长时间工作后仍然可以保持充足制动力的制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式摩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摩擦制动器位于汽车差速器从动齿轮的外侧,与从动齿轮相邻,环绕在输出轴上,所述湿式摩擦制动器包括壳体、摩擦组件、活塞、散热装置和活塞控制装置;其中摩擦组件和活塞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容纳有冷却油,所述摩擦组件浸于冷却油中;所述活塞控制装置与活塞相连,可以控制活塞在输出轴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压紧摩擦组件或放松。

优选的,所述摩擦组件由若干片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交替叠加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摩擦片构造于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为空气冷却器或水冷散热器。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通过一冷却油循环系统与外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油循环系统上设有一油泵以及与之对应的油泵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湿式摩擦制动器安装于汽车前轴或后轴上,或同时安装在前后轴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所述的湿式摩擦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式摩擦制动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摩擦组件浸于冷却油中,接触的面积大,冷却效果好,摩擦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的散发出去;采用活塞控制装置控制活塞的移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控制活塞对于摩擦组件的压紧程度;此外,由于具有冷却系统,能够避免零部件发生高温热膨胀,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湿式摩擦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湿式摩擦制动器的冷却油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差速器 2.从动齿轮 3.输出轴 4.外壳 5.摩擦组件 51.内摩擦片 52.外摩擦片 6.活塞 7.活塞控制装置 8.散热装置 9.冷却油循环系统 10.油泵 11.油泵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式摩擦制动器。

该湿式摩擦制动器设于汽车差速器1从动齿轮2的外侧,与从动齿轮2相邻并环绕在输出轴3上。

湿式摩擦制动器包括外壳4、摩擦组件5、活塞6、活塞控制装置7和散热装置8。

摩擦组件5和活塞6被安装于外壳4内,外壳4内充有冷却油,使摩擦组件5浸于冷却油中。冷却油可以使摩擦组件5更快的得到冷却,避免摩擦组件5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制动效果减弱。

摩擦组件5为多片式设计,由内摩擦片51和外摩擦片52交替叠加而成,内摩擦片51为圆形摩擦片并构造于输出轴3上,外摩擦片52为环形摩擦片,输出轴3从环形中间穿过。制动时,内外摩擦片被压紧,产生摩擦啮合,由于内摩擦片51被构造在输出轴3上,摩擦啮合使内摩擦片51停止旋转,从而使输出轴3停止旋转,达到制动的目的。多片式设计可以使摩擦组件在被压紧时产生更大的制动力,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

活塞6也环绕于输出轴3,并可以沿输出轴3轴向方向移动。活塞控制装置7与活塞6连接,例如通过一油缸控制活塞6的移动。

活塞控制装置7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控制活塞6的位置,调节活塞6对摩擦组件5的压紧程度,来控制制动力或车速,实现定速巡航或非定速巡航模式。活塞控制装置7除了可以采用油缸之外,还可以采用气缸、电动推杆等公知的驱动机构来实现。

散热装置8设于外壳4外侧,通过冷却油循环系统9与外壳4连接。散热装置8可以为空气冷却器或水冷散热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空气冷却器。散热装置8可以将通过冷却油循环系统9进入到散热装置8内部的冷却油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油通过冷却油循环系统通入到外壳4内进行摩擦组件5的冷却。

冷却油循环系统9除了连通于外壳4内部和散热装置8的管路外还包括一个油泵10和油泵控制系统11。油泵10可以使冷却油在冷却油循环系统9中循环流动,而油泵控制系统11包括控制器和设置在冷却油循环管路中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可以独立设置在油泵10外,也可以集成在油泵10内实现控制(如变频油泵)。控制器可以根据冷却油循环系统9中冷却油的温度以及用户的需求控制油泵10的运行速度,实时的调节冷却油循环的速率,更好的提升整体制动器的冷却效果。

该湿式摩擦制动器可根据实际需要设于车辆的前轴或后轴或同时设于前后轴。

进一步的,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该湿式摩擦制动器,还可以实现上坡辅助的功能:通过设于车辆中的电子元件感应车辆的行驶状态,当车辆进入到上坡路段时自动切换到上坡辅助模式,车辆在提供动力爬坡时,车辆中的电子元件控制活塞控制装置7移动活塞6,使活塞6放松,制动器不工作;当车辆不提供动力或速度为0时,车辆中的电子元件控制活塞控制装置7移动活塞6,使活塞6压紧摩擦装置5,制动器起制动作用,防止车辆沿斜坡下滑。

类似的,采用与上文上坡辅助近似的技术,通过连接外部的GPS系统或摄像装置,本制动器还可实现根据道路自动限速以及遇到紧急情况自动刹车的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湿式摩擦制动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