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管旁通压力平衡型膨胀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480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直管旁通压力平衡型膨胀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管旁通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背景技术:

膨胀节用于调整相邻管道连接时的角度、距离偏差对管道连接的影响,传统的直管膨胀节平衡效果差,不能提供良好的内部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管旁通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管旁通压力平衡型膨胀节,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右端密封连接有右封头,所述中间管左端密封连接第二波纹软管,所述第二波纹软管左端密封连接左封头;

所述外壳左端设置有第一接管,所述第一接管左端连接第一波纹软管,所述第一波纹软管左端连接第二接管; 所述外壳右端密封设置有第三接管,所述第三接管左端伸入外壳内并与右封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接管左端外壁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

所述左封头左端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右端与左封头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右端开设有出口孔,所述内管左端伸入第一波纹软管内;所述第二接管内孔壁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左端与第二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右端位于第一波纹软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管上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从外壳伸出,所述气管与外壳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面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上连接有丝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管上设置有环板,所述环板与外壳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螺栓组件;

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杆,所述螺栓杆两端分别形成螺纹段,所述螺栓杆左端螺纹段与环板螺旋连接,所述螺栓杆右端螺纹段与外壳螺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气管控制由中间管、第二波纹软管、左封头以及右封头所组成的内壳气压,可以控制内管向左左端伸出的长短,进而控制左侧第二接管的调整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膨胀节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剖视图;

其中,1、外壳,2、中间管,3、气管,4、内管,5、第二接管,6、导流筒,7、第一波纹软管,8、第二波纹软管,9、第三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直管旁通压力平衡型膨胀节,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中间管2,中间管2的右端密封连接有右封头,中间管2左端密封连接第二波纹软管8,第二波纹软管8左端密封连接左封头。右封头、第二波纹软管8、中间管2以及左封头连接形成密封的内壳。

外壳1左端设置有第一接管,第一接管左端连接第一波纹软管7,第一波纹软管7左端连接第二接管5;外壳1右端密封设置有第三接管9,第三接管9左端伸入外壳1内并与右封头密封固定连接,第三接管9左端外壁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

左封头左端设置有内管4,内管4右端与左封头固定连接,内管4右端开设有出口孔,内管4左端伸入第一波纹软管7内;内管4与第一接管内孔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接管5内孔壁设置有导流筒6,导流筒6左端与第二接管5固定连接,导流筒6右端位于第一波纹软管7内。

中间管2上设置有气管3,气管3从外壳1伸出,气管3与外壳1之间密封连接。气管3与外部气源连通,通过气管3向内壳中充气可以控制内壳的大小。即可控制内管4伸出的长短。

外壳1底面开设有排渣口,排渣口上连接有丝堵。

第二接管5上设置有环板,环板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螺栓组件;螺栓组件包括螺栓杆,螺栓杆两端分别形成螺纹段,螺栓杆左端螺纹段与环板螺旋连接,螺栓杆右端螺纹段与外壳1螺旋连接。在需要运输膨胀节的时候,通过螺栓组件固定第二接管5和外壳1,防止两者因震动而损坏第一波纹软管7。

作业的时候,气管3充气控制内壳中第二波纹软管8的鼓起状态,控制内管4从外壳1中伸出的长度,调节第二接管5在膨胀节轴向的调节距离,调节第二接管5作业时的平稳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