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密封管夹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760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密封管夹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密封管夹阀。



背景技术:

夹管阀(Pinch Valve),在国内又称为管夹阀、气囊阀、箍断阀等。套管是任何夹管阀最重要的零件,是夹管阀的核心,提供抗腐蚀、抗磨损和承压能力。夹管阀的质量取决于套管的质量。用气动、电动、手动或者液动等驱动方式挤压套管,达到开关/调节的作用。

在当代工业中,常有一些含有颗粒、粉末、纤维、粘浆等磨损性物质的固体或液体产品经由管道输送,或者一些化学过程中带有腐蚀性的介质时,夹管阀就是最佳选择。

可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沙砾清理、原污水、石灰、炭泥);电厂(FGD系统、除灰系统、煤输送);采矿(尾矿、浮选控制、排泥管线、尾矿充填、各种其他浆液);化学过程(腐蚀性和磨损性介质、粉末、颗粒);以及造纸厂、纸浆厂、电子工业、食品工业、水泥、沙子、玻璃和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很多领域。

传统管夹阀在关闭时是利用阀杆转动使上压条和下压条彼此相互靠近夹紧套管从而阻断流经套管的介质,因此在套管受到挤压时,其内壁相互之间的接触应力决定了密封效果,由于要经受住长期的挤压密封,往往会导致套管内壁出现磨损,目前现有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提高套管橡胶材质及配方,或者改变内部帘布加强层纤维的方式实现,但这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成本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多重密封管夹阀。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重密封管夹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套管,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位于套管上下两侧呈彼此平行设置的上压条和下压条,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上压条及下压条开合挤压夹紧套管的阀杆,所述套管与上压条对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沿套管轴向方向等距设置的上密封条,所述上密封条沿套管内壁呈180度铺设;所述套管与下压条对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沿套管轴向方向等距设置的下密封条,所述下密封条沿套管内壁呈180度铺设,所述套管被上压条及下压条夹紧时,上密封条卡入相邻下密封条之间。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套管内壁设置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在上压条及下压条夹紧时使上密封条与下密封条相互凹凸卡合,从而实现密封,同时由于套管在挤压时,会导致套管水平方向的两个象限点的位置发生对折,因此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只设置成180度,从而避免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在节点位置a处发生对折影响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上密封条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上密封条的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下密封条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下密封条的宽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密封条与下密封条等宽。

上述结构中,方便上密封条与下密封条相互扣合挤压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内均设有压缩空腔,所述压缩空腔更截断面呈圆形,所述压缩空腔跟随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的弧度铺设。

上述结构中,压缩空腔可为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相互挤压时提供一定的弹性收缩空间,使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相互更加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套管内壁设置上密封条及下密封条,在上压条及下压条夹紧时使上密封条与下密封条相互凹凸卡合,从而实现密封,具有密封效果佳的优点,由于设置了上密封条与下密封条,因此在套管挤压时能保证其水平方向节点位置a处的对折点折叠变形弧度增大,减少局部对折的应力集中,从而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方向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10-阀体;11-套管;111-上密封条;112-下密封条;113-压缩空腔;12-上压条;13-下压条;14-阀杆;a-节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多重密封管夹阀,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设有套管11,所述阀体10内还设有位于套管11上下两侧呈彼此平行设置的上压条12和下压条13,所述阀体10上还设有用于控制上压条12及下压条13开合以此挤压夹紧套管11的阀杆14,所述套管11与上压条12对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沿套管11轴向方向等距设置的上密封条111,所述上密封条111沿套管11内壁呈180度铺设;所述套管11与下压条13对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沿套管11轴向方向等距设置的下密封条112,所述下密封条112沿套管10内壁呈180度铺设,所述套管11被上压条12及下压条13夹紧时,上密封条111卡入相邻下密封条112之间。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套管11内壁设置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在上压条12及下压条13夹紧时使上密封条111与下密封条112相互凹凸卡合,从而实现密封,同时由于套管11在挤压时,会导致套管11水平方向的两个象限点的位置发生对折,因此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只设置成180度,从而避免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在节点位置a处发生对折影响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上密封条1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上密封条111的宽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下密封条1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下密封条112的宽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密封条111与下密封条112等宽。

上述结构中,方便上密封条111与下密封条112相互扣合挤压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内均设有压缩空腔113,所述压缩空腔113更截断面呈圆形,所述压缩空腔113跟随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的弧度铺设。

上述结构中,压缩空腔113可为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相互挤压时提供一定的弹性收缩空间,使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相互更加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套管11内壁设置上密封条111及下密封条112,在上压条12及下压条13夹紧时使上密封条111与下密封条112相互凹凸卡合,从而实现密封,具有密封效果佳的优点,由于设置了上密封条111与下密封条112,因此在套管11挤压时能保证其水平方向节点位置a处的对折点折叠变形弧度增大,减少局部对折的应力集中,从而增加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