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袋式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78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袋式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气垫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袋式充气泵。



背景技术:

充气垫是充气后的气床垫,在人们休闲度假时非常实用。目前市面上的气床垫是人工吹气跟打气筒打气,充气速度慢,而且费劲,特别是人工吹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缺氧,打气筒进气量太小,使用费劲。如何设计一款充气速度快、使用不费劲的充气泵已成为相关企业急于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袋式充气泵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包括气袋,所述气袋上设置充气嘴和进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嘴包括第一阀芯和与第一阀芯旋接的第一阀盖,第一阀芯设有第一出气孔,第一阀盖上设有第一挡块,第一阀盖开设第一通气部,所述第一通气部与第一出气孔连通,当第一阀芯与第一阀盖旋紧时,所述第一挡块堵住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通气部与第一出气孔不连通。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盖盖面的边沿设置第一卡接部。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底部设置第一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一阀盖内壁设置第二螺纹连接部,第一螺纹连接部与第二螺纹连接部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顶端外沿设置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阀盖内壁设置第三卡接部,第三卡接部限位第二卡接部。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嘴包括第二阀芯和与第二阀芯旋接的第二阀盖,第二阀芯设有第二出气孔,第二阀盖上设有第二挡块,第二阀盖盖面开设第二通气部,第二出气孔与第二通气部连通,当第二阀芯与第二阀盖旋紧时,所述第二挡块堵住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通气部与第二出气孔不连通。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盖表面设置防滑层。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内设置软质复位体。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复位体为海绵。

所述的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为枕头状。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气袋内填充了海绵,能够气袋快速恢复形状,使气体自动进入气袋,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充气嘴与充气垫的进气口无缝连接,保障气体快速进入充气垫,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阀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阀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一种气袋式充气泵,包括气袋,所述气袋1上设置充气嘴2和进气嘴3,所述充气嘴2包括第一阀芯200和与第一阀芯200旋接的第一阀盖201,第一阀芯200与第一阀盖201具体旋接方式为:第一阀芯200底部设置第一螺纹连接部2002,第一阀盖201内壁设置第二螺纹连接部2014,第一螺纹连接部2002与第二螺纹连接部2014配合连接,同时,第一阀芯200顶端外沿设置第二卡接部2001,所述第一阀盖201内壁设置第三卡接部2013,当第一阀芯200插入第一阀盖201时,第三卡接部2013限位第二卡接部2001,使第一阀盖201不易从第一阀芯200上脱落,第二卡接部2001和第三卡接部2013的形状较小,阻力不大,在需要的时候第一阀盖201可从第一阀芯200上卸下。

第一阀芯200设有第一出气孔2000,第一阀盖201上设有第一挡块2010,第一阀盖201开设第一通气部2011,所述第一通气部2011与第一出气孔2000连通。当第一阀芯200与第一阀盖201旋紧时,所述第一挡块2010堵住第一出气孔2000,所述第一通气部2011与第一出气孔2000不连通。

第一阀盖201盖面的边沿还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012,第一卡接部2012具体为环形凸条,与充气垫进气口内开设的环形凹槽相配合,以达到充气嘴2与进气口无缝连接、不易脱落的目的。第一阀盖201与盖面相反的一端端面上设置6个三角形卡槽2015,用于与第一阀芯200的第一螺纹连接部2002配合,起到紧固的作用。

如图5所示,进气嘴3包括第二阀芯300和与第二阀芯300螺纹旋接的第二阀盖301,第二阀芯300设有第二出气孔3000,第二阀盖301上设有第二挡块3010,第二阀盖301盖面开设第二通气部3011,当第二阀芯300与第二阀盖301旋紧时,所述第二挡块3010堵住第二出气孔3000,所述第二通气部3011与第二出气孔3000连通;当第二阀芯300与第二阀盖301没有旋紧时,所述第二通气部3011与第二出气孔3000连通。

进气嘴3与充气嘴2结构原理大致相同,只要区别在于:

1、第二阀盖301表面设置防滑层,方便拧动阀盖,加快换气速度。

2、第二阀盖301无法从第二阀芯300拧下,这点具体可通过在第二阀芯300顶端外沿设置第四卡接部3001来实现,第四卡接部3001也是环形凸条,第二阀盖301内壁设置第五卡接部3012,第五卡接部3012为一环形凹槽,第五卡接部3012限位第四卡接部3001并且第四卡接部3001可在第五卡接部3012内做一定距离的滑动,由于第四卡接部3001和第五卡接部3012形状较大,使第二阀盖301难以从第二阀芯300上拧下,这样在换气的时候可以不用将第二阀盖301拧上去拧下来,加快换气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袋1为枕头状,内设置软质复位体4,所述软质复位体4为海绵。

在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嘴2和进气嘴3均通过固定在气袋1上下层缝接处的基座固定在气袋1上。

使用时,先将进气嘴3拧开,使气袋1进气,再将进气嘴3拧紧,充气嘴2拧到半开,按进充气垫的进气口,确定第一卡接部2012卡进进气口后通过卷压气袋1进行打气,中间通过拧开进气嘴3换气,如此冲入4、5袋气,足以充满充气垫。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气袋1内填充了海绵,能够气袋快速恢复形状,使气体自动进入气袋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充气嘴2与充气垫的进气口无缝连接,保障气体快速进入充气垫,省时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