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199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



背景技术:

核电厂核级双卡套管接头适用于核电厂仪表管路安装系统中,也是核电站关键配套设备之一,通过本产品实现现场各类仪表与管路之间的机械连接,既方便施工,免除了现场焊接作业的烦恼,又连接牢固,密封性能可靠,在核安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管道与接头的连接在核安全上要求耐高温、高压,无泄漏,安全可靠,技术性能要求十分严苛,导致我国核电站的此类管接头全部依赖国外进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具有双密封、双紧固支撑的双保险高强度耐压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紧固螺母、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通孔为圆台形结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第二通孔的直径为d2,d2>d1,第二通孔的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厚度为d3,第一凹槽的高度为d4,2*d4>d3>d4,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为d5,第二凹槽的高度为d6,2*d6>d5>d6,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缓冲圈为圆台形中空结构,缓冲圈的外侧面与第一通孔的壁通过胶粘相连,缓冲圈包括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第一缓冲圈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二缓冲圈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结构,第一缓冲圈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上表面的形状、大小一致,第一缓冲圈的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为一体设计,第二缓冲圈的钝角为a,第一缓冲圈的钝角为b,140°<b=a<160°;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之间设有接头螺母,接头螺母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中空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连接管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壁相接触,连接管与接头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槽,第一空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前卡套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前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一空槽中,前卡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第二空槽,第二空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后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二空槽中,紧固螺母的截面为L形,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压迫面,压迫面的形状与后卡套后端部的形状相契合。

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为d7,连接管的外径为d8,d7<d1<d2=d8。

所述后卡套包括内层、外层,外层的厚度为0.025-0.06mm,外层的硬度为HV410-650。

所述后卡套的内层为不锈钢材质,后卡套的外层处理为氮铬离子低温共渗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第三通孔壁上设有缓冲区,第三通孔壁是管接头的关键部位之一,它在与连接管连接安装过程中承担着连接管端和前、后卡套的定位,后卡套在紧固螺母的推动下进行机械运动,并使前、后卡套的前端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收缩变形的任务,最终使前、后卡套前端分别咬进连接管的表面,起到密封、紧固的作用;后卡套的表面硬度为HV410-650,不会形成表面裂纹和表面爆裂现象,有利于后卡套受力时的弧形拱起,突出前端卡入管子的能力和耐受力,使其牢固地抱紧管子;

(2)本实用新型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用于插接连接管,第二通孔与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双重密封防止传输介质泄漏,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当前卡套对接头本体挤压时,能有效防止接头本体出现裂痕,影响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头本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连接管示意图;

图5为后卡套内外层示意图;

图中:1-接头本体,2-前卡套,3-后卡套,4-紧固螺母,5-连接管,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缓冲圈,14-第一缓冲圈,15-第二缓冲圈,16-第一外螺纹,17-第二外螺纹,18-内螺纹,19-第一凸台,20-接头螺母,21-第四通孔,22-第一空槽,23-第二空槽,24-压迫面,25-内层、26-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核级双卡套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前卡套、后卡套、紧固螺母、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通孔为圆台形结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d1,第二通孔的直径为d2,d2>d1,第二通孔的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截面均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厚度为d3,第一凹槽的高度为d4,2*d4>d3>d4,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为d5,第二凹槽的高度为d6,2*d6>d5>d6,第三通孔的壁上设有缓冲圈,缓冲圈为圆台形中空结构,缓冲圈的外侧面与第一通孔的壁通过胶粘相连,缓冲圈包括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第一缓冲圈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二缓冲圈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结构,第一缓冲圈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上表面的形状、大小一致,第一缓冲圈的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圈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为一体设计,第二缓冲圈的钝角为a,第一缓冲圈的钝角为b,140°<b=a<160°;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之间设有接头螺母,接头螺母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中空结构,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连接管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壁相接触,连接管与接头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槽,第一空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前卡套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前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一空槽中,前卡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第二空槽,第二空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后卡套的前端位于第二空槽中,紧固螺母的截面为L形,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紧固螺母的内壁上设有压迫面,压迫面的形状与后卡套后端部的形状相契合。

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为d7,连接管的外径为d8,d7<d1<d2=d8。

所述后卡套包括内层、外层,外层的厚度为0.025-0.06mm,外层的硬度为HV410-650。

所述后卡套的内层为不锈钢材质,后卡套的外层处理为氮铬离子低温共渗工艺。

使用过程如下:将连接管插入接头本体中,插到底,前卡套的前端放入第一空槽中,后卡套的前端插入第二空槽中,旋入紧固螺母,用扳手拧紧紧固螺母,螺母推进后卡套向前运动,同时后卡套推动前卡套向前、向内运动,使前卡套消除它的内径与连接管外径之间的间隙,随着紧固螺母推力的增大,前卡套的前端压入管子表面,形成第一级紧固密封的支撑,同时迫使后卡套的前端向内压入管子,从而在管子上形成了第二级紧固密封的支撑,在用扳手拧紧1-1/4圈时,螺母前进了约2mm的运动过程中,完成了密封和紧固支撑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