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用波纹管仪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158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用波纹管仪表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用波纹管仪表阀。



背景技术:

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核大国,目前共有在运、在建及拟建的核电机组52台,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总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核电阀门是核电站中量大面广的水压设备,它连接整个核电站的300余个系统,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附件。据相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现有核电机组500余座,总装机容量达4亿KW以上,其反应堆类型主要有压水堆、沸水堆、石墨堆、快中子堆、高温气冷、重水堆。其中,压水堆占整个堆型的50%以上。核电阀门,在核电站设备中虽为附件,但至关重要。核电用阀门比常规的大型火力发电站用阀门其技术特点和要求要高,截止阀主要用在辅助管线上,多采用波纹管密封结构的,波纹管只能承受轴向载荷,不能承受周向载荷,这就要求波纹管截止阀的阀杆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能产生转动,以保证波纹管的密封性能;另外波纹管截止阀在输送石油等液体介质时需要过滤,过滤后就会出现杂质,杂质积累后会影响整个管道内介质的流通,而现有技术中,阀杆防转采用外置式的限位块来实现,结构复杂,且在长期使用后防转效果不佳,很难保证阀杆不转动,从而也不能保证波纹管处的密封性能,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用波纹管仪表阀,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杂质过滤易清除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电用波纹管仪表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杆、驱动装置、波纹管,进液挡板、出液挡板、排污口,阀杆包括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第一阀杆为圆柱体,第一阀杆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位于第一阀杆端面的中心位置;第二阀杆为圆柱体,第二阀杆一端端面上设有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位于第二阀杆端面的中心位置,第二阀杆杆身设有多个导向件,导向件围绕第二阀杆环形阵列,导向件在水平面的投影为“T”形;第一阀杆设有圆形凹槽的一端与第二阀杆设有圆形凸台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相连,第一阀杆位于第二阀杆的上方;

阀盖在第二阀杆上下运动的行程段相对应部分设有“T”形凹槽;

阀体底部设有排污口,阀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出液口,阀体内设有进液区、出液区,进液区设有进液挡板,进液挡板上沿着进液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进液挡板的下方;出液区设有出液挡板,出液挡板上沿着出液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进液挡板的下方,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出液挡板的上方;

第一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一过滤板包括齿形板、连接板,多个齿形板、连接板交替分布,相邻两个齿形板中间设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均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第一过滤孔在连接板、齿形板上均匀分布呈多行多列矩阵结构;第一过滤孔包括弧形孔、圆孔,六个弧形孔围绕圆孔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弧形孔之间的夹角均为60°;齿形板上设有多列“I”形过滤孔,相邻两列“I”形过滤孔之间距离相等,每列中相邻两个“I”形过滤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第二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二过滤板包括多个弧形板,弧形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每个弧形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在弧形板板均匀分布呈多行多列矩阵结构;第二过滤孔包括菱形孔、六边形孔,四个六边形孔围绕菱形孔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六边形孔之间的夹角均为90°;

阀盖位于阀体上方,阀盖与阀体顶端相连,驱动装置固定在阀盖顶端;阀杆位于阀体内,阀杆中心轴与阀体中心轴重合,阀杆杆身套装有波纹管;第一阀杆未设有圆形凹槽的一端伸出阀盖,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二阀杆未设有圆形凸台的一端与阀芯相连,第二阀杆上的导向件与“T”形槽相配合;阀体底部的排污口内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与排污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材料为柔性石墨。

所述阀芯为不锈钢材料。

所述阀芯与阀盖之间为堆焊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进液区、出液区均设置过滤板,对介质起到了过滤作用,杂质沿阀体底部的弧形凹面滑落到排污口,由排污口排出;通过四层过滤板结构的设置,第一过滤板采用齿形板与连接板交替结构,第二过滤板采用弧形板结构,加大了过滤面积,延长了过滤时间,保证了过滤的有效性与清除效率;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在第二阀杆上设置导向件,限制了第二阀杆的转动,保护了波纹管,从而保证了波纹管处额密封性,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板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板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滤板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滤板未开有第二过滤孔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阀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阀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盖,3-阀芯,4-阀杆,5-第一阀杆,6-第二阀杆,7-驱动装置,8-波纹管,9-进液挡板,10-出液挡板,11-进液区,12-出液区,13-第一过滤板,14-第二过滤板,15-排污口,16-密封塞,17-圆形凹槽,18-圆形凸台,19-导向件,20-进液口,21-出液口,22-齿形板,23-连接板,24-第一过滤孔,25-弧形孔,26-圆孔,27-“I”形孔,28-弧形板,29-第二过滤孔,30-菱形孔,31-六边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核电用波纹管仪表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杆、驱动装置、波纹管,进液挡板、出液挡板、排污口,阀杆包括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第一阀杆为圆柱体,第一阀杆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位于第一阀杆端面的中心位置;第二阀杆为圆柱体,第二阀杆一端端面上设有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位于第二阀杆端面的中心位置,第二阀杆杆身设有多个导向件,导向件围绕第二阀杆环形阵列,导向件在水平面的投影为“T”形;第一阀杆设有圆形凹槽的一端与第二阀杆设有圆形凸台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相连,第一阀杆位于第二阀杆的上方;

阀盖在第二阀杆上下运动的行程段相对应部分设有“T”形凹槽;

阀体底部设有排污口,阀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出液口,阀体内设有进液区、出液区,进液区设有进液挡板,进液挡板上沿着进液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进液挡板的下方;出液区设有出液挡板,出液挡板上沿着出液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进液挡板的下方,沿着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出液挡板的上方;

第一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一过滤板包括齿形板、连接板,多个齿形板、连接板交替分布,相邻两个齿形板中间设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均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第一过滤孔在连接板、齿形板上均匀分布呈多行多列矩阵结构;第一过滤孔包括弧形孔、圆孔,六个弧形孔围绕圆孔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弧形孔之间的夹角均为60°;齿形板上设有多列“I”形过滤孔,相邻两列“I”形过滤孔之间距离相等,每列中相邻两个“I”形过滤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第二过滤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第二过滤板包括多个弧形板,弧形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每个弧形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在弧形板板均匀分布呈多行多列矩阵结构;第二过滤孔包括菱形孔、六边形孔,四个六边形孔围绕菱形孔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六边形孔之间的夹角均为90°;

阀盖位于阀体上方,阀盖与阀体顶端相连,驱动装置固定在阀盖顶端;阀杆位于阀体内,阀杆中心轴与阀体中心轴重合,阀杆杆身套装有波纹管;第一阀杆未设有圆形凹槽的一端伸出阀盖,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第二阀杆未设有圆形凸台的一端与阀芯相连,第二阀杆上的导向件与“T”形槽相配合;阀体底部的排污口内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与排污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材料为柔性石墨。

所述阀芯为不锈钢材料。

所述阀芯与阀盖之间为堆焊焊接。

驱动装置带动阀杆上下运动,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之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第二阀杆上的导向件与“T”形槽相配合,保证了当第二阀杆只做上下运动,不发生转动;阀体内进液区、出液区内设置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对介质充分过滤,过滤出来的杂质沿阀体底部的弧形凹面滑落到排污口,由排污口排出。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