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47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容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该安全保护装置可用于工业废液处理中化学镍废液集成处理系统中。



背景技术:

化学镍表面处理在线路板行业和电镀行业的使用较为广泛。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镍原液搁置时间久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达不到生产需求导致废弃(俗称老化),废弃的化学镍镀槽用浓硝酸进行泡洗又产生大量泡槽清洗废液。这两种废液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危险系数大,处理难度也大。此两种废液均含有一定量的镍,但其中镍含量较低,没有资源利用价值;化学镍废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镍、次亚磷酸钠、氨水、有机酸等污染物,大量的磷、氮、高COD和一定量的重金属镍对处置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硝酸洗槽废液中含大量的硝态氮,经过常规处理办法无法大量消耗,如排入废水中,则会对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经调研目前针对上述废液的处理手段较少,一般常规方法为化学方法,即将此高浓度废液分批滴加入浓度较低的废水中,通过芬顿氧化反应将部分可氧化的物质进行氧化,使镍离子完全裸露,后用氢氧化钙溶液调节pH为碱性、使镍离子沉淀,加入聚丙烯酰胺使产生的沉淀沉降,经压滤机压滤成污泥,成为无回收价值的固体废弃物,上清液经过调节pH后进入生化系统。此类方法为一般企业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这类常规废水处理方式并不能完全去除化学镍废液中氮、磷及COD的污染;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会产生氨气、酸挥发等有害气体;产生很多的污泥不仅危险,而且占据场地,运输不便;此外,化学处理要求有污水处置设施(例如加药系统、调节系统、泵)及场地、污泥压滤系统及存放位置,还要配置操作人员;化学处理方法也存在着化学反应时间较慢、废液存放委外运输问题。现各企业将此类废液归入固体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固废处置企业进行处置,处置费用较高。随着社会环境容量的日益减少,对固体废物处置企业的日益规范,委外处理的费用日益增大,企业已很难负担此废液委外处置的费用。

目前,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化学镍废液集成处理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化学镍废液处理方式不能去除化学镍废液中氮、磷、COD的污染以及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该化学镍废液集成处理系统包括蒸发设备、导热油循环设备、电控箱以及自动化控制单元。能够有效地化学镍废液进行固液分离。上述化学镍废液处理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因为:在使用运行过程中发现,正常情况下设备内保持负压无任何危险,但当处理的物料不符合要求(人为的不可控因素)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急剧产生大量气体,设备内的压力会急剧升高,造成设备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安全隐患发生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适用于化学镍废液处理系统中的汽液分离器上,以保证该密封容器内压力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的顶部;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爆破片安全结构、安全报警装置、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及PLC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爆破片安全结构经一短管与所述压力容器连接;所述爆破片安全结构包括爆破片和夹持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短管的分支上;所述电磁阀设置在压力容器顶部所述短管的旁侧,并经由一连通管与所述压力容器连通;所述爆破片安全结构、安全报警装置、压力传感器及电磁阀均与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夹持器包括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所述爆破片被所述上夹持器和所述下夹持器夹持在两者之间。

2、上述方案中,所述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报警灯均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的上部。

3、上述方案中,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与一水管连通。

4、上述方案中,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与压力容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合并。

5、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法兰,所述法兰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配合将所述爆破片和所述夹持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安全保护装置设置在压力容器设备的顶部,作用于压力容器设备,当压力容器内的压力大于安全保护装置设定的压力、但还在爆破片可承受的压力范围内时,安全报警装置立即打开报警灯并经蜂鸣器发出警报声,同时强制压力容器设备关机,电磁阀自动打开,连接的水管使自来水进入对设备内进行喷淋降温。

而当设备内压力超过爆破片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则爆破片将立即破坏,使压力容器内部与外界连通,将压力释放,杜绝了压力容器设备爆炸的危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安全保护装置,需要做到提前预知设备内的压力变化,反馈到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程序中,当压力容器内压力达到设置的安全压力后,系统会自动关机停止,并打开警灯和蜂鸣器提醒操作人员,自动对设备进行冷却降温。

2、本实用新型可集成于密闭容器的罐体上,安装要求低,空间占用小;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安全性能好;以爆破片作为确保安全的措施,即使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动喷淋降温举措没能解决设备内产生高压问题,也可确保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爆破片在破坏后,直接更换便可继续使用,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上法兰;2、上夹持器;3、爆破片;4下夹持器;5下法兰;6、压力传感器;7、电磁阀;8、压力容器;9、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8的顶部;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爆破片安全结构、安全报警装置、压力传感器6、电磁阀7及PLC自动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爆破片安全结构经一短管9与所述压力容器8连接;所述爆破片安全结构包括爆破片3和夹持器;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短管9的分支91上;所述电磁阀7设置在压力容器8顶部所述短管9的旁侧,并经由一连通管10与所述压力容器8连通;所述爆破片安全结构、安全报警装置、压力传感器6及电磁阀7均与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夹持器包括上夹持器2和下夹持器4,所述爆破片3被所述上夹持器2和所述下夹持器4夹持在两者之间。

所述安全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11和报警灯12,所述蜂鸣器11和报警灯12均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8的上部。

所述电磁阀7的另一端与一水管13连通。

所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与压力容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合并。

还包括法兰,所述法兰包括上法兰1和下法兰5,所述上法兰1和所述下法兰5配合将所述爆破片3和所述夹持器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保护装置用于某公司的全自动化学镍废液处理系统上:

在某公司的全自动化学镍废液处理设备的分离室(压力容器8)顶部安装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破片安装结构通过短管9设置在分离室(压力容器8)的顶部,在短管9的支路上安装上压力传感器6,此外,在分离室(压力容器8)的顶部短管9的旁侧,安装一连通管10,该连通管10与电磁阀7相连,压力传感器6与电磁阀7的信号接入全自动化学镍废液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将安全自动设备的PLC自动控制与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合并。

由于全自动化学镍废液处理设备本身的工作压力是负压,正常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安全保护装置无法触发,故现以全自动化学镍废液处理设备安装结束后人为调控设备内压力的实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安全保护装置在此套全自动化学镍废液处理设备上的表现。

将全自动化学镍废液处理设备停止真空泵并放空后,分离室内压力为常压,然后往设备内部注入压缩空气,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设备内压力开始上升,压力值通过压力传感器6探测出来,当分离室内的压力升高至设置的安全压力后,可以观察到:系统所有开关立即关闭,同时报警灯也立即打开,蜂鸣器响起,且电磁阀7也自动打开,自来水经水管直接通过电磁阀7进入设备内部,开始对设备内进行降温。

而爆破片3在购买时,已有厂家对其进行测试,符合设计要求。

由此可见,此套安全自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达到原来的设计要求,大大增加了密闭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可集成于密闭容器的罐体上,安装要求低,空间占用小;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安全性能好;以爆破片作为确保安全的措施,即使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动喷淋降温举措没能解决设备内产生高压问题,也可确保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爆破片在破坏后,直接更换便可继续使用,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