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剪切功能的注聚流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54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剪切功能的注聚流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量控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剪切功能的注聚流量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技术中,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作为我国东部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正在被大规模的工业化推广应用。由于聚合物驱具有高投入、高经济风险的特点,为了减少投入、降低风险、提高聚合物驱的整体经济效益,就要优化注聚工艺流程,而实现优化注聚工艺流程,聚合物溶液流量分配调节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聚合物流量调节器因结构原因,对聚合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降粘作用,而且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造成成本升高,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剪切功能的注聚流量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剪切功能的注聚流量控制器,包括阀体、阀杆和阀芯,阀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阀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通过驱动阀杆旋转使阀芯沿阀体的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流量的调节,所述的阀杆由电动执行机构驱动,所述的阀芯的外侧面和阀体的内侧面为一对相互匹配且锥度均为1:4.5的锥面,通过锥面配合实现所述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关,阀芯的下端为椭球体结构,椭球体的长轴与阀芯的轴线重合,所述的进液口通过斜管连接在阀体的侧面,斜管的轴线与阀体的轴线的夹角为70°,在斜管的末端,所述的进液口的轴线与阀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的斜管上与阀体的连接端为扁口结构,扁口结构沿切向连接在阀体的锥形外壁上。

所述的椭球体的长轴与短轴的长度比不小于2:1,不大于3: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注聚流量控制装置进行了改进,有效避免了聚合物液通过进入阀体前后产生流速和流向激变,进而避免了对聚合物分子链的破坏,解决了聚合物粘度损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向视图。

图中,1-出液口,2-阀体,3-阀芯,4-阀杆,5-电动执行机构,6-进液口,7-斜管,8-椭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阀体2、阀杆4和阀芯3,阀体2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6,阀体2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通过驱动阀杆4旋转使阀芯3沿阀体2的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流量的调节。以上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阀杆4由电动执行机构5驱动,通过设置电动执行机构5可轻易地将本实用新型整合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实现对流量的自动控制。

所述的阀芯3的外侧面和阀体2的内侧面为一对相互匹配且锥度均为1:4.5的锥面,通过锥面配合实现所述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关。

阀芯3的下端为椭球体8结构,椭球体8的长轴与阀芯3的轴线重合,所述的椭球体8的长轴与短轴的长度比不小于2:1,不大于3:1。与现有技术中的阀芯3下端采用的球体结构不同,椭球体8结构对聚合物液的粘滞作用更小,并且可进一步减少对液流的扰动,降低流动阻力。

所述的进液口6通过斜管7连接在阀体2的侧面,斜管7的轴线与阀体2的轴线的夹角为70°,该角度值与上述的内容中所述的锥面的锥度值相匹配,使得聚合物液流入阀芯3和阀体2的间隙时更顺畅,减少对液流的扰动,进一步降低流动阻力

在斜管7的末端,所述的进液口6的轴线与阀体2的轴线垂直,便于安装时布置管道位置,降低安装难度。

所述的斜管7上与阀体2的连接端为扁口结构,扁口结构沿切向连接在阀对阀芯3的正向冲击,从而有效降低阀芯3的磨损速度,同时进一步减少流动阻力也液流扰动。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注聚流量控制装置进行了改进,有效避免了聚合物液通过进入阀体前后产生流速和流向激变,进而避免了对聚合物分子链的破坏,解决了聚合物粘度损失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