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用隔振块、减振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143发布日期:2018-06-15 23:3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减振器用隔振块、减振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用隔振块、减振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减振器(Absorber),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上隔振块的主要功能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隔振块承受各种路况和驾驶工况下来自缓冲块和减振器的活塞杆等的动态和静态载荷,进而减少车身所受到的冲击。

图1是现有技术中隔振块与活塞杆1a及缓冲块2a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缓冲块2a套设在活塞杆1a外侧,活塞杆1a可带动缓冲块2a运动,活塞杆1a穿入橡胶块3a的内部通孔中,在橡胶块3a与活塞杆1a之间具有套管4a,车身被夹设在橡胶块3a内部,当汽车受到路面冲击时,施加给缓冲块2a和活塞杆1a的作用力全部向上传递到橡胶块3a和套管4a上,减振器的活塞杆1a和缓冲块2a的所受到的作用力只能由减振器上的单一通道(图示箭头F所示)传递,由此会导致在路况较差时,车身所受到的瞬时冲击较大,影响车内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用隔振块、减振器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实现将缓冲块和减振器的活塞杆的作用力分别通过隔振块的两个不同的通道传递,能够减小车身所受冲击,提高整车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减振器用隔振块,包括:

外支撑支架,所述外支撑支架与车身连接,所述外支撑支架上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沿所述外支撑支架的厚度方向相互背离;

弹性缓冲装置,所述弹性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弹性缓冲装置用于与减振器的活塞杆连接,以使所述减振器的活塞杆的振动传递给弹性缓冲装置;

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减振器的缓冲块,以使所述缓冲块所施加的作用力通过第二容纳腔传递给所述外支撑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内组件;

所述内组件包括:内弹性件和内刚性支撑件,所述内刚性支撑件与所述内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内刚性支撑件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减振器的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刚性支撑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装置还包括:外组件;

所述外组件包括:外弹性件和外刚性支撑件;所述外弹性件与所述外刚性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外刚性支撑件形成于所述弹性缓冲装置的最外侧,所述外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组件外侧,所述内组件与所述外弹性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弹性件为环形,在所述外弹性件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形成有凹槽,所述内组件的一部分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内组件的另一部分供所述减振器的活塞杆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内弹性件为橡胶件,所述内弹性件与所述内刚性支撑件硫化在一起;及/或,所述外弹性件为橡胶件,所述外弹性件与所述外刚性支撑件硫化在一起。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支撑支架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车身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支撑支架上开设有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减振器,包括活塞杆、缓冲块以及如上所述的减振器用隔振块,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的减振器用隔振块的弹性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缓冲块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减振器,包括活塞杆、缓冲块以及如上所述的减振器用隔振块;

在所述活塞杆上还螺接有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位于所述内刚性支撑件的一侧,在所述内刚性支撑件上背离所述螺母所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台阶,所述活塞杆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台阶配合的凸缘,以阻碍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内刚性支撑件运动;所述缓冲块容纳在所述减振器用隔振块的第二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用隔振块、减振器及汽车,隔振块包括外支撑支架和弹性缓冲装置,外支撑支架上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沿外支撑支架的厚度方向相互背离;而弹性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弹性缓冲装置用于与减振器的活塞杆连接,以使减振器的活塞杆的振动传递给弹性缓冲装置;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减振器的缓冲块,以使缓冲块所施加的作用力通过第二容纳腔传递给外支撑支架,由此,通过弹性缓冲装置和外支撑支架形成两个通道传递活塞杆和缓冲块的作用力,能够有效地减小车身冲击,提高整车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隔振块与活塞杆及缓冲块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用隔振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用隔振块中的内弹性件与内刚性支撑件所形成的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组件的内刚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用隔振块中的外支撑支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外支撑支架; 20-弹性缓冲装置; 30-活塞杆;

40-缓冲块; 50-安装螺母; 11-第一容纳腔;

12-第二容纳腔; 13-减重孔; 14-连接件;

21-内组件; 22-外组件; 211-内弹性件;

212-内刚性支撑件; 221-外弹性件; 222-外刚性支撑件;

2121-通孔; 2122-台阶; 2123-开孔;

2211-凹槽; 31-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振器用隔振块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的结构剖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振器用隔振块,下面结合图2和图7详细论述减振器用隔振块的结构以及效果,减振器用隔振块包括:外支撑支架10和弹性缓冲装置20。

其中,外支撑支架10与车身连接,在外支撑支架10上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沿外支撑支架10的厚度方向(图示箭头“H”方向)相互背离;弹性缓冲装置20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内,弹性缓冲装置20用于与减振器的活塞杆30连接,以使减振器的活塞杆30的振动传递给弹性缓冲装置20;第二容纳腔12用于容纳减振器的缓冲块40,以使缓冲块40所施加的作用力通过第二容纳腔12传递给外支撑支架10。

具体的,在外支撑支架10上可以设有连接件14,连接件14用于与车身可拆卸地连接。例如,连接件可以为螺栓,通过螺栓将外支撑支架10与车身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外支撑支架10与车身可拆卸连接,便于隔振块的拆装,以更进一步地方便维修与更换。

弹性缓冲装置20可以与第一容纳腔11的腔壁过盈配合,由此保证弹性缓冲装置20不会与外支撑支架10产生相对运动。弹性缓冲装置20可以至少包括有橡胶件,橡胶件能够均匀稳定地传递作用力,并减小冲击。

另外,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用隔振块中的外支撑支架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在外支撑支架10上还可以开设有减重孔13,可以在外支撑支架10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13,在本实施例中,减重孔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减重孔可以两两对称排布于第一容纳腔11旁,以便于外支撑支架10均匀受力,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减重孔13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不受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减重孔13的深度可以为10mm,当然,也可以为其它深度尺寸,具体可根据外支撑支架10的尺寸而设计。

通过减重孔1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外支撑支架10的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弹性缓冲装置20压入第一容纳腔11的过程中压入力的波动。

对于减振器而言,缓冲块40与活塞杆30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在活塞杆30运动过程中,缓冲块40与活塞杆30一起运动,如图7中粗实线箭头所示,但缓冲块40的作用力通过外支撑支架10传递至车身上,如图7中粗虚线箭头所示,活塞杆30传递的高低频振动及扭转力矩通过与之固定连接的弹性缓冲装置20传递,而不传递给车身,两个传力通道相互独立,由此实现了两个通道分别进行力的传递。

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用隔振块,包括外支撑支架和弹性缓冲装置,外支撑支架上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沿外支撑支架的厚度方向相互背离;而弹性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弹性缓冲装置用于与减振器的活塞杆连接,以使减振器的活塞杆的振动传递给弹性缓冲装置;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减振器的缓冲块,以使缓冲块所施加的作用力通过第二容纳腔传递给外支撑支架,由此,通过弹性缓冲装置和外支撑支架形成两个通道传递活塞杆和缓冲块的作用力,能够有效地减小车身冲击,提高整车舒适性。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用隔振块中的内弹性件与内刚性支撑件所形成的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组件的内刚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向剖视图。如图3-图5、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弹性缓冲装置20可以包括:内组件21,内组件21可以包括:内弹性件211和内刚性支撑件212,内刚性支撑件212与内弹性件211固定连接,内刚性支撑件212上形成有用于供减振器的活塞杆30穿过的通孔2121,活塞杆30与刚性支撑件212固定连接。

其中,内弹性件211可以为橡胶件,进而,内弹性件211可以与内刚性支撑件212硫化在一起,并且,在内刚性支撑件212上可以设有开孔2123,开孔2123的设置可以帮助熔化的内弹性件211流入开孔2123中,有助于提高内刚性支撑件212与内弹性件211硫化后的稳固性,当然,开孔2123还可以替换为凹槽等,只要能增加内弹性件211与内刚性支撑件212的接触面积均可提高内刚性支撑件212与内弹性件211硫化后的稳固性,在此,本实施例不作特别限定。

内刚性支撑件212与内弹性件211的固定连接方式还可以是例如采用粘结剂粘接在一起,或者采用其他连接件连接,本实施例也不限于上述的硫化方式。

优选的,活塞杆30与内刚性支撑件212可拆卸地连接,当活塞杆30运动时,带动刚性支撑件212和内弹性件211运动,从而通过内弹性件211对活塞杆30的作用力来达到缓冲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隔振块,与普通隔振块一样可以调整内部橡胶硬度及形状外,还可通过改变内刚性支撑件212的尺寸(如:厚度、形状)及硫化在其上面的内弹性件211(橡胶)的硬度及形状增加隔振块上支撑各向线刚度及扭转刚度的调整范围,并提高刚度调整精度,同时在底盘调校过程中,可实现各向静刚度(线刚度、扭转刚度)及动刚度的快速调节。

进一步的,弹性缓冲装置20还可以包括:外组件22,外组件22可以包括:外弹性件221和外刚性支撑件222;外弹性件221与外刚性支撑件222可以固定连接,外刚性支撑件222形成于弹性缓冲装置20的最外侧,外弹性件221设置于内组件21外侧,内组件21与外弹性件221固定连接。当然,本实施例中外弹性件221与外刚性支撑件22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与上述内弹性件211和内刚性支撑件212的连接方式类似,即,采用硫化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使得内组件21和外组件22形成一个整体,在装配过程中,内组件21和外组件22所形成的整体可以压入第一容纳腔11内,活塞杆30所传递的作用力传递至内组件21与外组件22所形成的整体上,内组件21和外组件22对活塞杆30的作用力能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外弹性件221优选为环形,在外弹性件221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形成有凹槽2211,内组件21的一部分嵌入凹槽2211内,内组件21的另一部分供减振器的活塞杆30穿过。内组件21与外弹性件221通过嵌设的方式相对固定,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其他连接件,不增加弹性缓冲装置20的重量,同时,也可保证内组件21能够均匀地将作用力传递给外弹性件22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7所示部件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所提及到的部件,本实施例中所未提及到的部件以及图中未示出的部件并不表示不属于减振器的组成。下面请参照图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进行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包括活塞杆30、缓冲块40以及如上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用隔振块,活塞杆30与减振器用隔振块的弹性缓冲装置20连接,缓冲块40容纳在减振器用隔振块的第二容纳腔12内。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中的隔振块的结构、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振器,与上述实施例类似,该减振器包括活塞杆30、缓冲块40以及如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器用隔振块。

更进一步的,请继续参照图5以及图7,在活塞杆30上还可以螺接有安装螺母50,安装螺母50位于内刚性支撑件212的一侧,在内刚性支撑件212上背离螺母50所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台阶2122(如图4),活塞杆30上形成有用于与台阶2122配合的凸缘31,以阻碍活塞杆30相对于内刚性支撑件212运动;缓冲块40容纳在减振器用隔振块的第二容纳腔12内。

其中,优选的,台阶2122的高度及宽度可以均为1.1mm,当然,台阶2122的尺寸可以根据内刚性支撑件212的尺寸而设计,而内刚性支撑件212的尺寸可根据隔振块刚度的需要而选用,本实施例也不做限定。

具体的,在安装过程中,活塞杆30先按照图示方位,从下至上穿入至内刚性支撑件212的通孔2121中直至凸缘31抵顶到台阶212,然后再拧紧活塞杆30上的安装螺母50,直至安装螺母50压住内刚性支撑件212上表面,如此,活塞杆30便完成了与内刚性支撑件212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当需要将活塞杆30从隔振块上拆卸下来时,只需要拧出安装螺母50,并将活塞杆30沿反方向退出即可,拆装方便,另外,台阶212和安装螺母50的设置还可以防止活塞杆30与内刚性支撑片212沿轴向相对运动而造成异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具体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能够有效地减小车内的冲击,整车的舒适度较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