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3687阅读:5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气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气阀。



背景技术:

真空包装是将包装容器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密封,维持袋内处于高度减压状态,使微生物没有生存条件,达到长时间保鲜、防腐的目的。为方便抽气,往往在真空袋体上设置一个抽气口,并在抽气口上设置单向阀以方便抽气和密封。

现有的真空包装袋,多是在抽气口外设置一个四周与袋体密封粘结、且开口于抽气口错位设置的薄膜。抽气时,需先将薄膜与袋体抽离以使其开口与抽气口连通,抽气操作比较困难,且其开口较小,单位抽气量小,抽气速度慢;抽完气后,需要抹平薄膜使薄膜与袋体贴合封住抽气口,才能避免漏气;同时,因单向阀是粘贴在袋体上的,在温度比较低或装好食物放冰箱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粘连失效漏气,导致真空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向气阀,其抽气量大,抽气操作简单,密封性好,能长时间保证真空的有效性。

一种单向气阀,包括:阀体、阀盖和密封片,所述阀体和阀盖上均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阀体的一面设置有呈环形向外延伸的管状部,所述管状部的内腔与阀体的中心通孔连通形成阀腔,所述密封片为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腔内的柔性材料片,所述阀盖盖设在所述阀体的管状部上,阀盖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多个交叉布置的导流筋,两相邻所述导流筋之间形成有与阀盖的中心通孔连通的导流槽。

抽气时,阀腔内的密封片会随着外部抽吸力的牵引向阀盖的内腔底部移动,使阀体的中心通孔、阀腔、导流槽以及阀盖的中心通孔依次连通形成抽气的流道,方便、快速的抽取真空袋体内的气体;抽气完成后,撤销外部抽吸力,无需其他附加操作,密封片会在真空袋体内部负压的吸引下,自动紧贴到阀腔的底部从而堵住阀体的中心通孔,密封性好;同时,阀体和阀盖的连接固定有效,能长时间保证真空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片为形状与阀腔相适配的硅胶片;硅胶片的弹性和柔性俱佳,能很好的适应活动过程中的形变,并有效封闭阀体的中心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筋的外缘呈外凸的弧形;密封片被吸引靠近导流筋之后,会随着导流筋形状而外沿变形,使密封片与阀腔之间出现较大的环状间隙,进而导通阀盖的中心通孔,进一步保证抽气的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管状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并在阀盖的与管状部连接的周面上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适配以将阀盖固定到阀体上;结构简单、安装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背离管状部的一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支撑筋;支撑真空袋体两面不让其相互贴合,保持抽气通道的通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筋呈米字型排布,阀体的中心通孔的外端与支撑筋的侧边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气阀周边密封的设置在真空袋体的抽气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口周边的真空袋体热压密封连接到管状部外侧的阀体上;密封性好,连接牢固,避免出现因单向气阀与真空袋体连接不牢固而出现漏气的情况,能长时间保证真空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向气阀,抽气量大,抽气操作简单,密封性好,能长时间保证真空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抽气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阀体;11-管状部;12-阀腔;13-环形凸起;14-支撑筋;2-阀盖;21-导流筋;22-导流槽;23-环形凹槽;3-密封片;4-中心通孔;5-真空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单向气阀,包括:阀体1、阀盖2和密封片3,阀体1和阀盖2上均设置有中心通孔4,阀体1的一面设置有呈环形向外延伸的管状部11,该管状部11的内腔与阀体1上的中心通孔4连通形成阀腔12,密封片3为活动设置在阀腔12内的柔性材料片;阀体1的管状部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13,并在阀盖2的与管状部11连接的周面上设置环形凹槽23,阀盖2通过环形凸起13与环形凹槽23配合固定到阀体1上;阀盖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多个交叉布置的导流筋21,两相邻导流筋21之间形成有与阀盖2上的中心通孔4连通的导流槽22。

上述的单向气阀周边密封的设置在真空袋体5的抽气口上,具体的,本实施中,抽气口周边的真空袋体5热压密封连接到管状部11外侧的阀体1上;,保证二者连接牢固,具有极佳的密封性,避免在温度比较低或装好食物放冰箱的情况下,出现单向气阀与真空袋体5连接不牢固,进而而出现漏气的情况,能长时间保证真空的有效性。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密封片3为形状与阀腔12相适配的硅胶片,弹性和柔性俱佳,能很好的适应活动过程中的形变,并有效封闭阀体1上的中心通孔4,保持长时间密封。阀盖2的导流筋21的外缘呈外凸的弧形,使密封片3被吸引靠近导流筋21之后,会随着导流筋21形状而外沿变形,使密封片3与阀腔12之间出现较大的环状间隙,进而导通到阀盖2上的中心通孔4,保证抽气的顺畅。同时,在阀体1的背离管状部11的一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支撑筋14,以使真空袋体5两面不会相互贴合,保持抽气通道的通畅;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筋14呈米字型排布,阀体1上的中心通孔4的外端与支撑筋14的侧边导通。

参见图3,抽气时,阀腔12内的密封片3会随着外部抽吸力的牵引向阀盖2的内腔底部移动,使阀体1上的中心通孔4、阀腔12、导流槽22以及阀盖2上的中心通孔4依次连通形成抽气的流道,方便、快速的抽取真空袋体5内的气体。参见图4,抽气完成后,撤销外部抽吸力,无需进行其他附加操作,密封片3会在真空袋体5内部负压的吸引下,自动紧贴到阀腔12的底部而堵住阀体1上的中心通孔4,能长时间保证真空的有效性,操作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