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和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768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和拖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拖拉机等作业车辆上一般均会安装后配重,通过后配重来调节车辆的平衡、重增加车辆的自重,以防止翘头、打滑等问题出现,而现有的后配重通过螺栓安装,在使用扳手拧紧螺母时,扳手的操作空较小,不容易操纵,同时也存在螺杆转动、打滑的问题,影响安装效率,导致后配重装配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一)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后配重转配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包括配重块、双头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幅板,所述双头螺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幅板和所述配重块上对应设有通孔,所述双头螺母穿过所述幅板和所述配重块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幅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栓靠近幅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栓靠近配重块的一端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包括配重块、双头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幅板,所述双头螺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幅板和所述配重块上对应设有通孔,所述双头螺母穿过所述幅板和所述配重块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幅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栓靠近幅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栓靠近配重块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装配时,将双头螺栓穿过幅板上的通孔,然后将后配重块套在双头螺栓上,使限位部抵靠在配重块的一端,将第二螺母与位于后配重安装槽内的双头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然后使用扳手卡住限位部的两侧相对的侧面,再将第一螺母与双头螺栓螺纹连接,将配重块固定在幅板上,然后依次挂接其他的配重块。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申请中所述双头螺栓的中部设有限位部,可通过扳手夹持限位部来对整个双头螺栓进行限位,这样在旋合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时,不会出现双头螺栓转动、打滑的情况,后配重拆装更加简单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幅板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相对的两侧为对称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板通过安装孔套在所述双头螺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双头螺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双头螺栓为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设有多个,其中一个配重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双头螺母穿过所述幅板和该配重块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部位于该配重块和所述幅板之间,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栓靠近该配重块的一端螺纹连接;其他的配重块依次连接在该配重块远离所述幅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配重块之间相互挂接。

进一步地,与所述幅板连接的配重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中所述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后配重,11、通孔,12、限位部,13、安装槽,2、幅板,3、双头螺栓,4、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包括配重块1、双头螺栓3、第一螺母4、第二螺母5和幅板2,所述双头螺栓3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幅板2和所述配重块1上对应设有通孔11,所述双头螺母穿过所述幅板2和所述配重块1对应设置的通孔11,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配重块1和所述幅板2之间,所述第一螺母4与所述双头螺栓3靠近幅板2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5与所述双头螺栓3靠近配重块1的一端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将双头螺栓3穿过所述幅板2上的通孔11,然后将后配重块1套在双头螺栓3上,使所述限位部抵靠在所述配重块1的一端,将第二螺母与5位于后配重安装槽12内的双头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然后使用扳手卡住限位部的两侧相对的侧面,再将第一螺母4与双头螺栓3螺纹连接,将配重块1固定在所述幅板2上,然后依次挂接其他的配重块1。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申请中所述双头螺栓3的中部设有限位部,可通过扳手夹持限位部来对整个双头螺栓3进行限位,这样在旋合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时,不会出现双头螺栓3转动、打滑的情况,后配重拆装更加简单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螺母4与所述幅板2之间设有垫片6,通过设置垫片6能够使第一螺母4与幅板2之间固定的更加牢靠,其中所述垫片6能够缓冲作用,防止对幅板2造成损坏,优选地,所述垫片6为硅胶垫片6,当然所述垫片6也可以是橡皮片、铜片或者塑料片,其同样也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相对的两侧为对称的平面,这样在使用扳手夹持限位部时,可以将扳手夹持在所述限位部两侧的平面上,来防止双头螺栓3转动、打滑,能够对双头螺栓3更好地进行固定,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具体地,所述限位部呈跑道状,即所述限位部一相对的两侧为平面,另一个相对的两侧为圆弧面。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板通过安装孔套在所述双头螺栓3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双头螺栓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双头螺栓3一体成型,当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双头螺栓3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即所述限位板套接在所述双头螺栓3上,或者所述限位板焊接在所述双头螺栓3上,其同样能够实现通过限位部限制双头螺栓3转动、打滑,以更好对配重块1进行连接固定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配重块1设有多个,其中一个配重块1上设有通孔11,所述双头螺母穿过所述幅板2和该配重块1对应设置的通孔11,所述限位部位于该配重块1和所述幅板2之间,所述第二螺母5与所述双头螺栓3靠近该配重块1的一端螺纹连接;其他的配重块1依次连接在该配重块1远离所述幅板2的一侧,具体地,多个所述配重块1之间相互挂接,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配重块1设有三个,其中一个配重块1通过双头螺栓3和螺母与幅板2连接固定,另外两个配重块1依次挂接在该配重块1上,当然,所述配重块1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如选择四个配重块1、五个配重块1等,其同样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与所述幅板2连接的配重块1上设有安装槽12,所述第二螺母5位于所述安装槽12内。

下面结合附图1来具体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的安装过程。

在装配时,将双头螺栓3穿过所述幅板2上的通孔11,然后将后配重块1套在双头螺栓3上,使所述限位部抵靠在所述配重块1的一端,将第二螺母与5位于后配重安装槽12内的双头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然后使用扳手卡住限位部的两侧相对的侧面,再将第一螺母4与双头螺栓3螺纹连接,将配重块1固定在所述幅板2上,然后依次挂接其他的配重块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由于双头螺栓3上设有限位部,可通过扳手夹持限位部来对整个双头螺栓3进行限位,这样在旋合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时,不会出现双头螺栓3转动、打滑的情况,后配重拆装更加简单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拉机后配重固定连接机构,包括配重块、双头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幅板,所述双头螺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幅板和所述配重块上对应设有通孔,所述双头螺母穿过所述幅板和所述配重块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幅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栓靠近幅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双头螺栓靠近配重块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装配时,将双头螺栓穿过幅板上的通孔,然后将后配重块套在双头螺栓上,使限位部抵靠在配重块的一端,将第二螺母与位于后配重安装槽内的双头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然后使用扳手卡住限位部的两侧相对的侧面,再将第一螺母与双头螺栓螺纹连接,将配重块固定在幅板上,然后依次挂接其他的配重块。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申请中所述双头螺栓的中部设有限位部,可通过扳手夹持限位部来对整个双头螺栓进行限位,这样在旋合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时,不会出现双头螺栓转动、打滑的情况,后配重拆装更加简单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