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994阅读:1189来源:国知局
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给排水的管路中,主要分为直管和螺旋管(缠绕管)两种,其中螺旋管因其能够承受相对较大的压力,在市政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常其通过管路进行螺旋缠绕而成,使其具有一个环形的内壁。

现有技术中的螺旋管,在生产过程中,在折弯部位容易出现老化,导致受力不均,在受到内外压力的情形下,容易出现变形,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螺旋管重量较重,在安装过程中较为费时,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缠绕管,由管路螺旋缠绕而成,在管路上均匀地设有柔性连接部,所述柔性连接部在形成的缠绕管的管径上相对分布,在柔性连接部内部具有椭圆形截面结构的树脂层;在缠绕管还具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外壁与管路的内壁之间通过粘结层相粘结,内壁粘附有树脂膜;缠绕管之间通过止动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止动环包括环状结构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内壁具有卡块;在所述缠绕管上设有与卡块对应的通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特定设置的柔性连接部,方便管路螺旋缠绕,且通过加强层与树脂层配合,在保证承压效果的同时,保证高弹性和吸能效果,而且密封性好,管路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缠绕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止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柔性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管路;2、柔性连接部;3、树脂层;4、加强层;5、止动环;51、卡块;6、树脂膜;7、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缠绕管,其通过管路螺旋缠绕而成,在管路1上均匀地设有柔性连接部2,所述柔性连接部2在形成的缠绕管的管径上相对分布,即在管路1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具有一个柔性连接部2,当管路1被螺旋缠绕后,在相对的位置形成相对应的柔性连接部2。

在柔性连接部2内部具有椭圆形截面结构的树脂层3,通过利用所述柔性连接部2能够使管路1在缠绕过程中容易被卷曲,由于缠绕管具有一定的弧度,通过在柔性连接部2上设置树脂层3,能够起到缓冲和承压的作用,通过实践,尤其是采用椭圆形截面结构的树脂层3,当管路1受到垂直压力时,所述树脂层3能够向两边伸长,扩大吸能区域,提升承压效果,而且吸能空间大。

所述缠绕管还具有加强层4,所述加强层4的外壁与管路1的内壁之间通过粘结层7相粘结,通过利用所述加强层4能够增加刚度,这样能够降低对于管路1的性能要求,而且所述加强层4能够与树脂层3共同配合,在满足承压需求的同时,保证具有需求的弹性。

在所述加强层4的内壁粘附有树脂膜6,通过利用所述树脂膜6,能够起到密封效果,同时能够保护加强层4,防止长使用时间后出现腐蚀现象。

在安装过程中,相邻的缠绕管之间通过止动环5相连接,所述止动环5包括环状结构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内壁具有卡块51;在所述缠绕管上设有与卡块对应的通孔。

通过利用所述卡块与所述通孔的配合,能够将缠绕管相连接,而且连接方便快捷。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缠绕管,其承压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弹性需求,方便安装,而且安装过程中通过采用止动环,能够提升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