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调节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789发布日期:2018-06-28 03:4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双座调节减压阀。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输送介质的压力,通常在输送管道上采用可调减压阀进行控制。而现在常用的调节减压阀结构一般为套筒式,而套筒式减压阀的套筒与阀瓣为间隙配合,套筒上开有多个节流窗口,窗口的形状决定了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窗口的面积大小影响调节阀的流量系数,起到了很好的控制出口压力的作用,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套筒容易开裂或龟裂,阀轴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现象,大大减低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座调节减压阀,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其不存在套筒劳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结构实现的,其包括:阀体,阀体上部连接上端盖,阀体的底部连接下端盖,所述阀体内上、下各设置一套阀座和阀芯,分别为上阀座和上阀芯,以及下阀座和下阀芯,上阀芯和下阀芯串联在阀杆上。

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压力平衡孔。

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压力平衡孔。

所述上端盖上也设有压力平衡孔。

所述伸出阀体外的阀杆上设有阀杆套,阀杆套上设有散热翅片。

所述上阀座的内径要大于下阀芯的外径。

所述上阀芯为线性或等百分比形,下阀芯为线性或等百分比形。

所述下端盖和阀杆间设有轴套,端盖和阀杆间也设有轴套。

所述轴套和阀杆不能采用同种型号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两套阀芯和阀座的配合,起到了两级减压的作用,其结构相对于套筒式调节减压阀更简单,阀芯和阀座不易变形,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且阀门的调节压差大。其次通过增加压力平衡孔,降低了阀门启闭的阻力。其三、通过设置散热翅片,降低了阀杆部分的温度传导,保障了执行机构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阀体1,阀体1上部连接上端盖2,阀体1的底部连接下端盖3,所述阀体内上、下各设置一套阀座和阀芯,分别为上阀座4和上阀芯5,以及下阀座6和下阀芯7,上阀芯5和下阀芯7串联在阀杆8上,上阀座4与上阀芯5配合,下阀座6与下阀芯7配合。所述下端盖3上设有压力平衡孔9,上端盖2上也设有压力平衡孔。当阀杆8下移到下端盖3的压力平衡孔9处时,受阀杆8的挤压使其内的气体或介质可以通过压力平衡孔9排到阀体1内腔,不会出现阻挡阀杆下移的现象。而上端盖2上的压力平衡孔可将溢出的介质导流回阀体1内腔。阀杆8的顶端连接执行机构12,由执行机构12控制阀门的启闭。所述伸出阀体1外的阀杆8上设有阀杆套10,阀杆套10上设有散热翅片11,散热翅片11增大了阀杆套1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便于阀杆8部分的散热,降低了通过阀杆8传导给执行机构12的热量,保证执行机构12的工作温度正常。所述上阀座4的内径要大于下阀芯7的外径,使下阀芯7在阀门安装时能从上阀座4中穿过,从而便于阀门的组装。所述上阀芯5为线性或等百分比形,下阀芯7为线性或等百分比形。所述下端盖3和阀杆8间设有轴套13,上端盖2和阀杆8间也设有轴套。为了防止上端盖2与轴套13、下端盖3与轴套采用同样型号的钢材,而发生因材质相同发生的相粘情况,轴套13与上端盖2和下端盖3必须采用不同型号的材料,从而方便阀门的启闭。

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方式的多种修改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实现。因此,凡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