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独出口的三通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319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单独出口的三通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单独出口的三通阀。



背景技术:

由于市面上普遍的三通阀结构都是一进两出(通过结构切换),两个出口会导致操作者连接出口时误操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单独出口的三通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单独出口的三通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单独出口的三通阀,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阀体和推杆,所述推杆活动设置在阀体的中空腔内,所述阀体的上端开设主体进口通道,所述阀体的下端开设主体出口通道和主体回口通道,所述主体进口通道、主体出口通道和主体回口通道均与阀体的中空腔连通;所述推杆内部横向开设推杆出口通道,所述推杆的外部围绕推杆开设推杆进口通道A和推杆进口通道B,所述推杆进口通道A与推杆出口通道连通,所述推杆进口通道B与主体出口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进口通道A的左侧、推杆进口通道B的右侧及推杆进口通道A和推杆进口通道B之间分别固定设置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单独出口的结构设计避免了连接不同出口所导致的误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11主体进口通道、12主体出口通道、13主体回口通道、2推杆、21推杆出口通道、22推杆进口通道A、23推杆进口通道B、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看图1-2,一种具有单独出口的三通阀,包括阀体1和推杆2,推杆2活动设置在阀体的中空腔内,阀体1的上端开设主体进口通道11,阀体1的下端开设主体出口通道12和主体回口通道13,主体进口通道11、主体出口通道12和主体回口通道13均与阀体1的中空腔连通;推杆2内部横向开设推杆出口通道21,推杆2的外部围绕推杆开设推杆进口通道A 22和推杆进口通道B 23,推杆进口通道A 22与推杆出口通道21连通,推杆进口通道B 23与主体出口通道12连通。通过对推杆2的位置进行切换,来满足不同单独出口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推杆进口通道A 22的左侧、推杆进口通道B 23的右侧及推杆进口通道A 22和推杆进口通道B 23之间分别固定设置密封圈3。密封圈3可以防止各出口通道之间的气体相互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通过阀体和推杆上面有异性的孔位,然后是通过切换推杆位置来控制进出通道的流向,密封圈有密封流动空间的作用,从而达到单独出口的三通结构的功能。具体的,如图1所示,气体从主体进口通道11进入,到推杆进口通道A 22,最后从推杆出口通道21排出;如图2所示,气体从主体进口通道11进入,到推杆进口通道B 23,再到主体出口通道12,再到主体回口通道13,然后通过推杆进口通道A 22,最后从推杆出口通道21排出。

实施例2

参看图3,出口通道位于阀体上,推杆内设置空腔,推杆上开设左右两个环形进气孔和左右两个与空腔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口与进气通道间隔分布,气体从主体进口通道进入,并右侧的环形进气孔,再到主体出口通道,再到左侧的环形进气孔,最终从阀体的出口通道排出;参看图4,推杆左移,气体从主体进口通道进入,再到右侧的进气通道,再到空腔中,再到左侧的进气通道,最终从阀体的出口通道并排出。

实施例3

参看图5,出口通道位于阀体上,推杆上开设左右两个环形结构的进气口,气体从主体进口通道进入并经过右侧的进气口,再到主体出口通道,再到主体回口通道,然后通过左侧的进气口,最后从阀体上的出口通道排出;参看图6,推杆右移,气体从主体进口通道进入并经过左侧的进气口流向阀体上的出口通道排出。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