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7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把手的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的水龙头把手包括杯体和手柄,手柄和杯体连接,杯体与龙头的阀芯连接,但现有技术的把手杯体与龙头阀芯的连接存在问题是: 结构复杂,装配不方便。

为解决水龙头把手安装拆卸不方便的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 CN2435600Y 中公开了一种水龙头把手,在阀杆上固定连接一连接衬套,连接衬套上方形成弹性卡钩,水龙头把手下方对应阀杆和连接衬套形成连接孔,连接孔内侧对应连接衬套上的弹性卡钩形成卡槽。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卡钩与卡槽的配合将水龙头的把手固定在水龙头本体上,但是由于所述弹性卡钩在安装和拆卸时通过导入角、导出角来实现,拆卸和安装时挤压过程中摩擦力较大,拆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该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与阀芯安装时,阀芯插入把手的阀芯杆安装孔内,然后通过螺栓从压盖部螺孔穿入和穿过安装柱螺孔并最终穿入阀芯杆的螺孔内,形成阀芯杆固定安装于把手的安装柱上,将水龙头的阀芯锁固在把手上,简单快捷,且安装牢固稳定,不易松脱,当需要拆卸或者更换水龙头把手时,直接拧开螺栓即可实现拆卸,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有效保证连接的效果,使阀芯杆和所述龙头把手稳固连接,连接效果好、安装简单方便、稳固。

实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把手主体,把手主体分为手柄部和带有空腔的压盖部,手柄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贯通顶面和底面的通孔,压盖部的空腔底面设有凸出的安装柱,安装柱的底部内陷有容许阀芯杆插入并卡紧安装阀芯杆的阀芯杆安装孔,安装柱的侧面设有与阀芯杆安装孔相通的安装柱螺孔,压盖部的侧面设有对应安装柱螺孔位置设置并贯通压盖部侧面的压盖部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为两端呈半圆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自手柄部的顶面向底面方形逐渐倾斜收窄。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柄部呈向上倾斜的形状,压盖部呈上窄下宽的形状,压盖部的底部呈圆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与阀芯安装时,阀芯插入把手的阀芯杆安装孔内,然后通过螺栓从压盖部螺孔穿入和穿过安装柱螺孔并最终穿入阀芯杆的螺孔内,形成阀芯杆固定安装于把手的安装柱上,将水龙头的阀芯锁固在把手上,简单快捷,且安装牢固稳定,不易松脱,当需要拆卸或者更换水龙头把手时,直接拧开螺栓即可实现拆卸,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有效保证连接的效果,使阀芯杆和所述龙头把手稳固连接,连接效果好、安装简单方便、稳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感应式水龙头用把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把手主体1,把手主体分为手柄部2和带有空腔3的压盖部4,手柄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贯通顶面和底面的通孔5,压盖部的空腔底面设有凸出的安装柱6,安装柱的底部内陷有容许阀芯杆插入并卡紧安装阀芯杆的阀芯杆安装孔7,安装柱的侧面设有与阀芯杆安装孔相通的安装柱螺孔8,压盖部的侧面设有对应安装柱螺孔位置设置并贯通压盖部侧面的压盖部螺孔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为两端呈半圆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自手柄部的顶面向底面方形逐渐倾斜收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部呈向上倾斜的形状,压盖部呈上窄下宽的形状,压盖部的底部呈圆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