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高韧性塑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821发布日期:2018-06-15 23:4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高韧性塑料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高韧性塑料管。



背景技术:

在非金属管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塑料管。塑料管种类很多,分为热塑性塑料管和热固性塑料管两大类。属于热塑性的有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甲醛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等;属于热固性的有酚塑料管等。塑料管的主要优点是耐蚀性能好、质量轻、成型方便、加工容易、缺点是强度较低,韧性差,耐热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韧性塑料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高韧性塑料管,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管体,管体由内至外依次为支撑层、隔热层、降温层、保温层和加固层,隔热层通过胶黏剂分别与支撑层和降温层连接,保温层通过胶黏剂分别与降温层和加固层连接。

作为优选的,支撑层由塑料制成,其中支撑层内设有加强件。

作为优选的,加强件由2-3层加强网制成,且加强件由玻璃纤维或竹纤维或金属或PU(可改为碳纤维)制成。

作为优选的,加强件由加强绳缠绕制成,且加强件由玻璃纤维或竹纤维或金属或PU(可改为碳纤维)制成。

作为优选的,隔热层内设有凝胶或冰砂或冰泥。

作为优选的,降温层为塑料制成的通管,其中通管缠绕在隔热层的外侧,且通管的两端均贯穿保温层和加固层。

作为优选的,通管内设有数个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支撑网体。

作为优选的,支撑网体的长度与通管的长度相同。

作为优选的,保温层由缠绕在降温层外侧的保温条制成,且保温条由保温棉或铝箔或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的,加固层由塑料或金属制成,且加固层的外侧设有分别与通管的两端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了塑料管的耐热性和韧性,不易弯折,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降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支撑层,3-隔热层,4-降温层,5-保温层,6-加固层,7-加强件,8-通管,9-支撑网体,10-保温条,11-进液口,12-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高韧性塑料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由内至外依次为支撑层2、隔热层3、降温层4、保温层5和加固层6,所述的隔热层3通过胶黏剂分别与支撑层2和降温层4连接,所述的保温层5通过胶黏剂分别与降温层4和加固层6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层2由塑料制成,其中支撑层2内设有加强件7,且加强件由玻璃纤维或竹纤维或金属或PU制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件7由2-3层加强网制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件7由加强绳缠绕制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层3内设有凝胶或冰砂或冰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降温层4为塑料制成的通管8,其中通管8缠绕在隔热层3的外侧,且通管8的两端均贯穿保温层5和加固层6。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通管8内设有数个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支撑网体9。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网体9的长度与通管8的长度相同。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温层5由缠绕在降温层4外侧的保温条10制成,且保温条10由保温棉或铝箔或橡胶制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固层6由塑料或金属制成,且加固层6的外侧设有分别与通管8的两端相连通的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支撑层2内设有加强件7,有效提高了整体强度和韧性,隔热层3、降温层4和保温层5配合使用,有效的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其中隔热层3内设有凝胶或冰砂或冰泥,吸热速度快,吸热效果好;降温层4可通入降温液体,带走管体1的热量,同时通管8内设有支撑网体9,既起到支撑作用,又可以避免通管堵塞;保温层5由缠绕在降温层4外侧的保温条10制成,其中保温条10通过沿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线上的胶黏剂与通管8相连接,既起到保温高温作用,又可以进一步提高韧性,加固层6有效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了塑料管的耐热性和韧性,不易弯折,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