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9284发布日期:2018-06-08 21:28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圆柱滚子轴承,是圆柱滚子与滚道为线接触轴承。负荷能力大,主要承受径向负荷,滚动体与套圈挡边摩擦小。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呈线接触,径向载荷能力大。既适用于承受重载荷与冲击载荷,也适用于高速旋转,同时改善了滚子端面与挡边接触区域的润滑条件,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性能。一般适用于大中型电动机、机车车辆、机床主轴、内燃机、发电机、燃气涡轮机、减速箱、轧钢机、振动筛以及起重运输机械等。

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齿轮与轴承需要通过轴承外圈装配,虽然保证了灵活转动,但增加了装配零件数量,耗费了材料,也有少量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但齿轮高速旋转时不容易散热,限制了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的极限转速,降低了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支撑圈、啮合齿、支撑轴,所述支撑圈上设置有所述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支撑圈侧面设置有平衡孔,所述支撑圈内表面中间设置有滚动道,所述滚动道两侧设置有防尘槽,所述防尘槽内设置有防尘板,所述支撑圈内设置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内设置有所述支撑轴,所述轴承内圈侧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旁设置有黄油杯,所述黄油杯后设置有输油道,所述轴承内圈表面中间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旁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旁设置有阻油槽,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支撑圈之间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中间设置有保持槽,所述保持槽内设置有滚动体,所述保持架两侧设置有聚油环,所述保持架下设置有储油腔。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支撑轴压入所述轴承内圈,将所述滚动体放入所述保持槽内,并将所述滚动体压入所述轴承内圈的所述滚动槽内,将所述支撑圈的所述滚动道压在所述滚动体的外圆周上,将所述防尘板压入所述防尘槽与所述阻油槽之间,利用所述防尘板的弹性卡紧,调整所述支撑轴将所述啮合齿与所述传动齿啮合,从所述黄油杯将润滑脂压入所述输油道,润滑脂从所述出油口进入所述储油腔内,所述聚油环防止润滑脂外漏。

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所述保持架采用铜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滚动体呈圆柱体,所述滚动体与所述保持槽使用间隙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储油腔内,所述滚动体设置在所述滚动道和所述滚动槽之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所述支撑圈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所述啮合齿采用范成法加工制作,所述支撑圈内表面采用渗氮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支撑轴使用过盈配合,所述散热孔穿过所述轴承内圈,所述黄油杯与所述轴承内圈使用螺纹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所述啮合齿和所述传动齿都采用渐开线齿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所述防尘板分别卡在所述防尘槽和所述阻油槽内,所述防尘板采用弹簧钢材料制作。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取消轴承外圈,将齿轮内壁用作轴承外圈,在保证灵活转动的同时减少了装配零件,节省了材料,同时在齿轮上增加平衡孔,在轴承内圈上增加散热孔,提高了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的极限转速,增加了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的轴承内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圈;2、啮合齿;3、支撑轴;4、防尘板;5、传动齿;6、平衡孔;7、防尘槽;8、阻油槽;9、轴承内圈;10、散热孔;11、滚动体;12、保持架;13、滚动道;14、黄油杯;15、输油道;16、聚油环;17、保持槽;18、出油口;19、滚动槽;20、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支撑圈1、啮合齿2、支撑轴3,支撑圈1上设置有啮合齿2,用于传递动力,啮合齿2上设置有传动齿5,将动力传给啮合齿2,支撑圈1侧面设置有平衡孔6,支撑圈1内表面中间设置有滚动道13,滚动体11行进的外轨道,滚动道13两侧设置有防尘槽7,固定防尘板4,防尘槽7内设置有防尘板4,防止灰尘进入,支撑圈1内设置有轴承内圈9,与支撑轴3连接,轴承内圈9内设置有支撑轴3,支撑整体,轴承内圈9侧面设置有散热孔10,散发热量,避免轴承卡死,散热孔10旁设置有黄油杯14,加注润滑脂的入口,黄油杯14后设置有输油道15,输送润滑脂,轴承内圈9表面中间设置有滚动槽19,滚动体11行进的内轨道,滚动槽19旁设置有出油口18,润滑脂进入储油腔20的通道,出油口18旁设置有阻油槽8,防止润滑脂外泄,轴承内圈9与支撑圈1之间设置有保持架12,保持滚动体11之间的间隔,保持架12中间设置有保持槽17,放置滚动体11,保持槽17内设置有滚动体11,减小转动摩擦力,保持架12两侧设置有聚油环16,汇聚润滑脂,保持架12下设置有储油腔20,储存润滑脂。

上述结构中,将支撑轴3压入轴承内圈9,将滚动体11放入保持槽17内,并将滚动体11压入轴承内圈9的滚动槽19内,将支撑圈1的滚动道13压在滚动体11的外圆周上,将防尘板4压入防尘槽7与阻油槽8之间,利用防尘板4的弹性卡紧,调整支撑轴3将啮合齿2与传动齿5啮合,从黄油杯14将润滑脂压入输油道15,润滑脂从出油口18进入储油腔20内,聚油环16防止润滑脂外漏。

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轴承使用的可靠性,保持架12采用铜金属材料制作,减小与滚动体11之间的摩擦力,滚动体11呈圆柱体,保证轴承内圈9与支撑圈1之间距离均匀,滚动体11与保持槽17使用间隙配合,便于灵活滚动,出油口18设置在储油腔20内,保证润滑脂进入储油腔20,滚动体11设置在滚动道13和滚动槽19之间,保证滚动体11转动时不会脱出,支撑圈1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保证啮合齿2强度和耐磨性,啮合齿2采用范成法加工制作,便于齿形制作,支撑圈1内表面采用渗氮处理,增加硬度,延长使用寿命,轴承内圈9与支撑轴3使用过盈配合,保证牢固可靠,散热孔10穿过轴承内圈9,增加整体散热,黄油杯14与轴承内圈9使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更换,啮合齿2和传动齿5都采用渐开线齿形,传动稳定可靠,防尘板4分别卡在防尘槽7和阻油槽8内,便于安装,防尘板4采用弹簧钢材料制作,增加卡制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